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全章节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

全章节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

情绪的面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朱烨朱元璋,由作者“情绪的面具”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朱允炆突然像是受了刺激一般,疯癫的又哭又笑。“儿呀,你别吓母亲,到底怎么了。”吕氏赶紧拉住拳打脚踢的朱允炆。“母后,大哥,大哥他回来了……他回来了,母亲,儿臣怎么办,儿臣要怎么办呀。”朱允炆颓废的跪在吕氏面前,痛哭流涕。“怎么会,我儿是怎么了?你大哥,早就……死了呀。”吕氏自然知道能被朱允炆称之为大......

主角:朱烨朱元璋   更新:2024-05-14 02: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朱烨朱元璋,由作者“情绪的面具”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朱允炆突然像是受了刺激一般,疯癫的又哭又笑。“儿呀,你别吓母亲,到底怎么了。”吕氏赶紧拉住拳打脚踢的朱允炆。“母后,大哥,大哥他回来了……他回来了,母亲,儿臣怎么办,儿臣要怎么办呀。”朱允炆颓废的跪在吕氏面前,痛哭流涕。“怎么会,我儿是怎么了?你大哥,早就……死了呀。”吕氏自然知道能被朱允炆称之为大......

《全章节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精彩片段


“爷爷,弟弟年纪小,不懂事。你别吓着他了。”朱烨适时的帮朱允炆开脱。

随后,朱烨转向朱允炆:“就算是国库空虚,这些流民也不得不安置。”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水灾过后,各地的防疫工作要做好,谁都不知道这些流民身上会不会携带病毒疾病。”

“若是这些疾病一旦扩散开来,预防不到位,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我将这些流民安置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可以将他们控制起来,避免他们身上携带的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到更多的人身上去。”

“而且,原本这钱,我就没打算让皇上出。身为大明子民,为了国家安稳,为了皇上分忧解难,是每个大明子民应当做的事情。”

朱烨正色说道。

朱元璋闻言泪目,这就是自己的孙子,国家大义面前,义不容辞。

跟朱允炆比起来,心胸之开阔,丝毫没有可比性。

这才是一个帝王应该拥有的胸襟。

十分赞许朱烨的一番言辞,朱元璋朗声笑道:“好,说的好,这才是我大明儿孙该说的话。”

“可是……”朱允炆此时面色红白交加,还想反驳。

“闭嘴。你那些诗书学问都学了喂狗了,还不快给咱滚回去反思。”朱元璋看向朱允炆,面色不善。

朱允炆面色惨白,见朱元璋是真的怒了,还想张嘴解释些什么。

可是朱元璋并没给他开口的机会,只是吩咐蒋瓛道:“将他送回去,让他母亲严加看管。”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允炆顿时面如死灰,任由蒋瓛拉着他离开了此地。

朱烨还想替朱允炆说话,只是朱元璋看出了朱烨的意图,出口说道:“你不必替他说话。”

“这么多年,他父亲教导给他的东西,他一样都没记住。”

“他愧为他父亲的儿子。”

朱元璋双拳紧攥,神情肃穆。

“哎,孩子还小,慢慢教。”朱烨看着自己爷爷难受的样子,也不忍心多说。

“爷爷,目前这些流民,我还有把握能安置,但是照目前的样子下去,可能还会有大批的流民入城,事不容缓,这件事,您得立刻上报给朝廷。”

朱元璋眼神陡然一遍:“是要赶紧上报。”

两人又站在雨中商讨了许久,终是决定由朱烨制定计划,朱元璋负责上报朝廷安排各地进行预防和安置的问题。

两手准备,挣取尽快去安置流民,以免引起连锁效应,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就当两人协商好,准备分开着手各自的事情之时,朱烨突然看到爷爷鬓角的银丝。

拉住了朱元璋,朱烨有些感慨,声音哽咽的说道:“爷爷,大明的百姓有您这样的好官,真好。”

“臭小子,身为老朱家的种,你也不差。”

两人相视一笑,便默契的分开而来,各自忙碌去了……

此时回到了宫中的朱允炆,已经疯了一般,将殿中的一切砸了个稀碎。

原本听到朱允炆回宫,兴致冲冲前来的吕氏刚进门,就被落在脚下碎裂开来的花瓶砸了个正着。

惊魂未定的吕氏在丫鬟的搀扶下,惊慌的看向屋内的朱允炆。

此时的朱允炆披头散发的瘫坐在地上,看上去分外憔悴。

“我的儿,这……这是怎么了?怎么出去一趟便成了这般模样?”

吕氏赶紧挥手将自己带来的丫鬟赶出门去,此时整个大殿中只剩下吕氏与朱允炆母子二人。

朱允炆默不作声,只是如同失了魂魄的木偶一般呆坐在地上。

……

这边的动静把附近的朱允熥吸引了过来,

“大哥……”

朱允熥颤颤巍巍的来到了朱允炆的殿外,小心翼翼的开口。

此番来到殿内,见到屋中的景象,如坐针垫,

朱允熥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可是现在掉头出去已经晚了,吕氏凌厉的目光已经射向了朱允熥:“谁让你进来的。”

朱允熥语塞,殿外守着的人不在,他哪知道该不该进来,如今看来,应该是知道朱允炆母子俩发疯,都跑开去避难了。

都怪自己倒霉,碰到了枪口上:“我,我不知,道,我,什么,什么都没看,没看见。”

说完话,朱允熥就捂着自己的眼睛转过身去。

一紧张就结巴的他,此时说话也是断断续续,吐字不清。

“滚出去!今日之事若是传出去,朱允熥,咱定不会饶过你。”吕氏眼中发狠,看向朱允熥的眼神仿佛毒蛇一般。

“是是是,母后,大哥,儿臣告退。”朱允熥如蒙大赦,赶紧就想往外跑。

“大哥,大哥……哈哈哈哈……滚,不准再提大哥!”

朱允炆突然像是受了刺激一般,疯癫的又哭又笑。

“儿呀,你别吓母亲,到底怎么了。”吕氏赶紧拉住拳打脚踢的朱允炆。

“母后,大哥,大哥他回来了……他回来了,母亲,儿臣怎么办,儿臣要怎么办呀。”

朱允炆颓废的跪在吕氏面前,痛哭流涕。

“怎么会,我儿是怎么了?你大哥,早就……死了呀。”

吕氏自然知道能被朱允炆称之为大哥的人,只有朱雄英一人,可是朱雄英早就在九年前就病逝了呀。

朱允炆抽泣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了吕氏听。

“不可能。朱雄英,是我亲眼看着下葬的。那个人不可能是朱雄英。”

“或许,只是长得像罢了。”


下了碗面条,朱烨安慰自己疲惫的身心,打算明天说什么都得去集市上买些食物回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干活。

蹲在屋里嘬着面条,看着自己提炼出来的精盐,朱烨心中慢慢的自豪感。

就是不知道这些盐能换来多少银子,看来明天一早,去集市上的时候,还得拐去盐使司问问价格才是。

打定了主意,朱烨将精盐细细的收好,这才熄灯熟睡了过去。

第二日,朱烨买了一个大点的牢固的竹筐,又补给了一些粮食蔬菜,这才慢悠悠的来到了盐使司。

“大人,行个方便,我想问问现在的盐价如何?”

朱烨递给盐使司一个吏目一些碎银,笑呵呵的问道。

“一斤食盐现在在官府的售价是三分五厘,收购的价格是出售价格的三成。”

吏目扒拉着手心里的碎银,漫不经心的回答。

“差那么多?”朱烨诧异。

“嗯?干啥,你是买盐还是卖盐?”吏目不屑的看向朱烨,丝毫没把眼前的小郎君放在眼里。

“我想卖盐。”朱烨如实回答。

“小兄弟,卖盐,你有商籍吗?”吏目换了个慵懒的姿势靠在门边,看向朱烨问道。

“在下是商籍。”朱烨见状,也不在乎。

“是商籍把食盐卖给官府,就不算走私,不过我可提前告诉你,这盐价虽低,但是你也只能卖给官府。”

“若是你私下高价卖盐,被发现了,小心定你个贩卖私盐的罪,到时候,有钱脑袋也保不住了。”

吏目见朱烨犹豫,开口提醒道,语气里多少带些威胁。

“是,是,这个我自然知道,肯定是要卖给官家的。”朱烨赶紧应到,生怕被误会了,无端招惹是非。

告别了吏目,转身离开盐使司。朱烨在回去的路上,心中一直盘算着吏目的话。

就算是少挣些,也比贩卖私盐进大牢要强。

目前虽然自己提炼的精盐少,但是第一次制盐找到了门窍,接下来制盐的工作就会容易许多了。

产量和效率大大提升以后,就算给的钱少,也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收入。

剩下的几天,朱烨旁的事情也无心,一门心思的捡石头回家提炼精盐。

转瞬六天过去了,朱烨整理了一下,粗略的估计自己制造的盐也有六百斤左右。

这是这个数量,单靠人力是别想运到盐使司了,只能出门雇了牛车。

原本车夫看见朱烨要运那么多东西,还想帮忙搭把手装车,结果还没等他上手,就发现朱烨已经如同拎鸡一般,一手一个麻袋将东西装上了车。

一连十多个装满食盐的麻袋装好,朱烨大气都没喘一下。

在得知朱烨是要送六百斤食盐去盐使司,车夫的眼睛都瞪大了,十分佩服这个看起来瘦弱但是却臂力惊人的小郎君。

拉着这些食盐,在车夫小哥崇拜的眼神下,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很快来到了盐使司。

今天还是那日朱烨贿赂的小吏目当差。

看见朱烨前来,小吏目想起那日朱烨给他的碎银,又不由自主的看向朱烨,还想着朱烨能懂事些给他些好处。

这样可能待会称重的时候,自己能多给他报上几斤,让朱烨多赚一些。

见朱烨似乎并没打算对他有所表示,小吏目微微皱眉,暗道这郎君真是没眼力劲。

不耐烦的打开朱烨送来的麻袋,小吏目顺便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是盐?”

小吏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亲眼所见,这白花花的精盐,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精细的食盐如同雪一般,比起周围其他商贩带来的夹杂着各种颜色的粗制盐巴,朱烨的精盐简直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吏目伸手抓起一小撮,放进嘴里,满嘴的咸香溢满口腔。

对于吃惯了粗盐的小吏目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极致的体验。

小吏目眉头微皱,有些后悔自己的品尝了,尝过这种极品精盐之后,那些粗盐还怎么能入口。

不过小吏目也知道自己不能耽误正事,赶紧扭身跑进司内,又叫了几个人过来。

几个人出来之后,看了眼朱烨,这才把目光放在麻袋里的食盐上。

围着朱烨的食盐指指点点,又嘀嘀咕咕一番之后,有个年纪大一些的吏目才站出来

“这盐是你的?”

吏目看着朱烨上下打量了一番。

“回大人,正是在下的。”朱烨恭恭敬敬,并微微侧身让出了身后的几个麻袋。

“小郎君,你的这些好盐,我们全都要了。不过我们没有收过这般精细的食盐,你稍等,我得去问问盐使官,再给你定价。”

得到朱烨的应许,老头这才拿着盐碗盛了些许精盐进了盐使司内。

没多久,一个提着裤子,穿着半个鞋的绿袍官吏急匆匆的从屋内跑了过来。

“郎君,你这盐有多少,我收多少,以后只要有盐,尽管送来。价格我在三成的基础上再给你提上两成。”

绿袍官吏跑的急,头上汗水淋漓,笑的眼都眯成一条缝了。

“好的,那在下就谢过大人了。”

朱烨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最起码,比三成的收价已经高了很多了。

随着吏目取了钱,朱烨看着手中的银票喜上眉梢。

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呀。

也说明了朱烨离着自己构想的商业帝国更近了一步。

临出门的时候绿袍官吏还不忘将朱烨送到盐使司门口,偷偷地问上一句:“郎君,你这盐巴,从哪里得来的?”

朱烨收起手中的银票,看向官吏,只是微笑不语。

绿袍官吏见朱烨不说话,这才恍然大悟:“是我唐突了,郎君莫怪。”

“日后若是还有这般好盐,尽管送来。”

官吏叮嘱了朱烨之后,看着朱烨离开的背影,脸上乐开了花。

这等好盐,若是当做贡品送去宫中,得到赏识,那么自己平步青云便指日可待啊。


身为他的爷爷,更是身为大明的帝王,自然不能将担子都压在自己孙儿的肩头。

“传朕旨意,在城外加盖临时住所,安置流民。”

“户部开仓,每日派专门的官员将士搭建粥棚,为安顿好的流民施粥饱腹。”

“还有你,徐德胜,朕亲命你为赈灾巡抚,前往黄河沿岸考察灾情民情,后应事务,由户部辅佐,务必做到平灾安民。”

一连串的旨意下达,各司其职,众人纷纷领命离去。

朱元璋思索片刻,又拿起圣旨,撰写了起来。

这群不干人事的大臣,是时候该处理处理了。

流民大批的涌进皇城,若不是自己亲眼看见,恐怕一时片刻也不会得到消息。

看来,安生日子过惯了,这群官员都当自己瞎了,蒙起眼睛过起日子来。

就在这时,蒋瓛进来传报:“皇上,淮王殿下,自回宫后,闭门不出。太子妃苦劝无果。”

“皇上,要不要去东宫看看?”

黄狗儿适时的插上一句话,毕竟他是收了吕氏好处的人,也应允了吕氏,多在皇上面前替淮王朱允炆争取机会。

“去看他娘的狗屁,这孩子,在宫里是被惯坏了,朕不过骂了他一句,竟然还耍起脾气来。”

“朕还没问他的责,他倒是摆起了架子。不去!”

想起朱允炆在街上的表现,再听到黄狗儿的话。

朱元璋气的一把将桌上的奏章摔了下去,正砸中了黄狗儿的脑袋。

黄狗儿自知朱元璋是动了怒,不知道朱允炆怎么招惹了朱元璋,竟然能惹得朱元璋如此气愤。

只是苦了自己,帮朱允炆说话,也被牵连。

此时被朱元璋砸的头晕,黄狗儿却不敢再说话,只能默默退到一边,不再言语。

此时在遥远的北平燕王府中。

一身锦袍的燕王朱棣,站在院中看着磅礴的雨色,淡淡道:“大雨不止,黄河泛滥。这天下,是要乱了。”

“王爷,稍安勿躁。”一位身着僧袍的和尚此时端坐在院中的凉亭内。

面无表情的看着桌上冉冉升起的香雾,淡然的说道。

此人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姚广孝。

“我怎能不急,大哥去世多日,但是老爷子一直不提立储之事。”

“放眼望去,他所有的皇子之中,我是最有能力,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广孝,你说,他到底会不会将皇位传给我?”朱棣此时神情狰狞,已然没有了刚才的淡定。

“不会。”姚广孝端起桌上的清茶,微微吹了口气,送入口中。

“不会!难道还有别的人选比本王更合适?”朱棣面目狰狞,语气中满是质疑。

“照我看来,皇上的眼光,并没有放在皇子的身上。”姚广孝并没有将朱棣的激动放在眼中。

依他看来,燕王朱棣的性子,还是有些太过急躁,这点是他最为不满的。

可是因着朱棣的器重,姚广孝也尽量的隐忍朱棣的脾气。

“不放在皇子的身上,难道真的要从大哥那两个窝囊废儿子里面选储君不成?哈哈哈,不可能。”

燕王此时脸上挂着不予置否的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