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这是“恋小爱”写的,人物齐妙刘文彧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出来了,而且还净身出户。那些东西……是县太爷给的银子,如果您不信,咱们去衙门问,您看还不成吗?”简短的一席话,更加证实了村民们的猜测。魏氏朝地上吐了下口水,狠呲呲的说:“我说大奶啊,你是不是太过分了。县太爷给银子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昨天衙门里的孙师爷过来找里正,您不知道吗?不能啊,从你们家走的啊!”“就是,说来说去还不是老生常谈,她猜逢自己儿媳妇藏私呢......
《文章全文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精彩片段
“啪——”
毫无预警,齐妙直接甩了梁敏霞一巴掌。
太突然,让大家都没反应过来。挨打了的梁敏霞单手捂脸,怒气冲冲的说低吼道:
“你——你敢打我?我抽死你。”说完伸手,直奔她就过去。
曹氏见状,急忙把女儿拉到身边,让她扑了个空。梁敏霞因为失去重心,直接摔了个狗啃泥。
王氏本身疼的不行,如今老闺女又这般,管都没管就出去了。
这样的举动让大家都很意外,要知道梁敏霞是她的眼珠子,不可能不管。就在大家都不明白王氏要做什么的时候,只听到院子里传来——
“哎呀妈呀……活不起了啊……丫崽子要打死人了啊!天啊……快救救我们母女俩啊……活不下去了啊……”
撕心裂肺的吼声,强词夺理的言语,让齐妙火的不行。正巧梁敏霞在从地上爬起,还没有站稳。齐妙冲过去,狠狠地照她腿弯儿处踹了一脚——
“哎哟——”
梁敏霞惊呼出声,再次倒在地上。曹氏看着喊疼的小姑子,冷“哼”一声,又瞧了一眼当家的,便拉着齐妙走了。
梁安也没理会自己那个不懂事儿的妹子,忙跟在身后,怕一会儿再有什么乱子。
院子里,因为王氏的这番哭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手上有伤,再加上头发乱糟糟,任谁看了都会认为刚刚被打了一般。
梁金宝离得最近,况且弟弟也交代了,若是听到这边有风吹草动得过来看一眼。进到院子,瞅着王氏的样子,纳闷的道:
“大娘,你这咋地了?快起啦,这地太凉,多冷啊。”
“哎哟宝子啊……呜呜……大娘……大娘快被香姐儿那丫崽子打死了啊,呜呜……呜呜呜……”王氏抓着梁金宝的胳膊就开哭,那个样子要多惨烈有多惨烈。
不过一个村儿住着,大家对彼此都很了解,尤其是梁宿友他们家。要说梁桂芳打人还能信,可是这梁桂香……梁金宝的媳妇儿吕氏听了翻个白眼,不悦地说:
“大娘,你说旁人我还能信,你说香姐儿……人家被你卖进窑子都只能灰溜溜的分家,不敢言语。怎么可能打你呢?说破大天我也不信啊!”
“可不是咋地,还当自己多委屈呢?把人卖进窑子,闹出人命,县太爷都知道了,还在这儿装啥啊!”魏氏不知道何时到的,正义愤填膺的说着。
“就是就是,差不多得了,别没完没了的折腾。”
“不要脸呗,肯定是看人买东西多了,想拿一些了。”
“嗯,说的有道理……”
今儿去镇上的那几个都来了,一个个嘴里没有好话,全都是数落王氏跟梁敏霞的。梁敏霞从屋里急急忙忙跑出来,看着大家伙泼辣的说道:
“你们懂什么?谁说我娘把她卖去窑子了?我娘那是……”
“那是什么啊?妙姐儿脖子下的勒痕难道是假的?县太爷夫人给衣服难道也是假的?”刘栓子媳妇儿心有愧疚,如今有机会,自然要好好替曹氏母女说道说道。
原本哭闹的王氏顿时懵了,估计怎么都想不到家里的事情,竟然全村都知道了。而且还是知道的这么彻底,连卖窑子的事情都……
怎么回事儿?谁说的!
梁敏霞想开口反驳,可是话到嘴边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再不懂事儿,也知道亲奶奶把亲孙女卖去窑子这事儿,不能提。
曹氏强忍着泪,吸了吸鼻子走上前,轻柔的道:“娘,儿媳扶您起来。这地凉,不管怎么样您都别冻着。”
说完,手刚要碰到其胳膊,不想王氏突然一甩,直接把曹氏甩了一个跟头。齐妙跟梁安忙过去扶人,人群中一声低吼——
“奶,你又打我娘。我娘又怎么你了。今儿早上闹得还不够?你怎么还打我娘。”
梁汉森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两捆柴禾。将柴放在院子里,急忙去到曹氏跟前,把人扶起来,关心的问:“娘怎么样?可有哪里不舒服吗?”
曹氏看着儿子,摇摇头,道:“没……没有。快,把你奶扶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曹氏仍旧没忘婆婆,村民们见了更加数落王氏的刻薄。齐妙前世开诊所,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曹氏这么做,八成是……
想到这儿,走到王氏跟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态度十分恭敬的道:
“奶,求求您给我一条活路吧。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我都分出来了,而且还净身出户。那些东西……是县太爷给的银子,如果您不信,咱们去衙门问,您看还不成吗?”
简短的一席话,更加证实了村民们的猜测。魏氏朝地上吐了下口水,狠呲呲的说:
“我说大奶啊,你是不是太过分了。县太爷给银子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昨天衙门里的孙师爷过来找里正,您不知道吗?不能啊,从你们家走的啊!”
“就是,说来说去还不是老生常谈,她猜逢自己儿媳妇藏私呢?”
轰——
吕氏阴阳怪气的说完,顿时让大家“啊——”了一声,恍然大悟。
这些年,王氏背地里没少说曹氏坏话。听最多的,就是三儿媳藏私、心狼。说赚的钱不全交,自己偷摸密下了。
农村人不出去,自然不知道在大户人家做工,会有多少工钱。但当年两口子回来,一共拿了三十两银子,这是大家全都知道的事情。
三十两,不是小数目。
这么多年,梁家三房穿的什么样有目共睹。真要是藏私,肯定就不会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了。
王氏语塞,被梁敏霞跟梁汉森扶起来之后,把血呼呼的手拿给大家看着说:
“你们瞅瞅,瞅瞅,这是这个丫崽子给我咬的。老三——你娘受了欺负,你就不知道放个屁,是吗?”
梁安左右为难,跪在地上耷拉着脑袋不吱声。梁金宝见了,重重打了个“唉”声,说:
“大娘啊,你们家三儿多孝顺,你还这么逼他,小心把孩子逼急了想不开哟。”
“我……”王氏梗着脖子,一脸“我很委屈”的表情。
曹氏用袖子擦泪,走到大家面前,侧身行礼一下,说:
“今日,乡亲们都在,还请你们给我们母女评评理。我嫁到梁家十多年……”
王氏挥手,怒气冲冲地说:“老三家的你还想怎么的。你嫁到我们梁家十多年,梁家亏你了吗,啊?你……你不孝啊你!”
一个“不孝”的帽子扣下来,任谁都受不了。
齐妙见状,故意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道:“奶,你总说我娘不孝。我娘是打你了还是骂你了?你为啥不让她把话说完?”
“对,为啥不让三婶儿把话说完?”魏氏直接附和的道。
她这么一帮腔,顿时所有人都帮着说话。素日来曹氏待谁都彬彬有礼,今日能有此结果,也是以前待人亲后的缘故。
趁着大家伙说话声减小,曹氏继续开口道:“夫君,你我夫妻近二十年,为何要对我藏私?我……我每天都被婆婆猜逢、我……呜呜……呜呜呜……”
“弟妹啊,安子不可能跟你藏私,这事儿我敢给你打包票啊!”梁金宝苦口婆心的说着。
其他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觉得此事不可能。齐妙来到曹氏身边,用袖口给曹氏擦眼泪,边擦边说:
“金宝大爷,您是不知道。我老姑非说这房子……是我爹出钱给我买的,我爹委屈,我娘还信了我老姑,我家这日子……没法过了!”
“哎哟,弟妹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梁金宝摇头,一脸无奈的开口说,“你那个小姑子什么样你还能不知道?在咱们村儿里说的话,得去镇上听,没准哟。”
“可不是……就爱颠倒是非,说东道西。”魏氏补充,一点都不怕事儿大。
她都开口了,大家又开始议论纷纷,声音还不小。
“哎呀呀,这小姑子是真不懂事儿啊。”
“那还不正常,他娘惯得呗。”
“要我说就这样的谁敢要?招惹是非,尖酸刻薄。”
“我家是不要。谁爱要谁要……”
梁敏霞听得脸色通红,没有主意的看着王氏,王氏见愈演愈烈,忙开口说——
“香姐儿,你咬你亲奶奶这么大的劲儿,都出血了,你说怎么办?看看,看看,你们大家伙儿看看。”
王氏嗓门大,一声吼顿时打断了大家讨论的声音。
齐妙翻了个白眼,低头不说话。曹氏的招数不错,与其自己气的不行,还要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倒不如让舆论的压力收拾他们母女。
梁敏霞见她不吱声,顿时气呼呼的开口带:“你奶问你话呢,你哑巴了?你刚才打人、咬人的劲儿呢,啊?我让你装,让你装——”
说着,怒气冲冲的奔着齐妙过来,伸手怼了好几下。齐妙这次没有躲,就让她怼,第三下的时候,直接摔倒在地,被吕氏跟魏氏扶了起来……
“哟,是香姐儿啊,你咋回来了?跟主家告假了?”杨二乐闲话家常,还以为她是请假回来探亲。
魏氏恰巧过来,听到杨二乐这话砸了下舌,道:“哎哟我说二乐叔,你还真会说。哪有刚去主家就回来探亲的?”
“呃……”杨二乐挠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魏氏也不习外,继续开口道:“二乐叔,现在这丫头不叫梁桂香了,叫齐妙。你得叫人家妙姐儿。”
“妙姐儿?齐妙?主家给换的名儿?”杨二乐一脸惊愕的猜测,瞅着齐妙耸肩的样子,不禁小声有嘟囔着,
“这朱家有毛病啊。换名儿就是了,咋还把姓给给换了?”
“二乐叔,你可真逗啊。都说了,没有那个主家在下人去的第二天就让回家探亲,你咋还这么想呢。”
面对魏氏的揶揄,杨二乐撇嘴。这丫头出了名的大喇叭,还是听她说把。
“二乐叔,我跟你说,其实那梁家老奶根本没把妙姐儿送去大户人家。她是趁着三叔、三婶儿不在家,把妙姐儿给卖了。”
“啊?卖了?死契啊!”杨二乐仍旧一根筋的往下问。气的魏氏直跳脚,一副“你别说话”的表情,继续又说,
“梁家老大不是跟人家推牌九嘛,又输银子了。这次,好像老奶把她老闺女的东西动了,没法子就把她卖去了窑子呗。幸好县太爷及时看见了,不然……”
魏氏巴拉巴拉的将昨日曹氏跟她说的话,添油加醋的重新说了一遍。已经坐上骡子车的齐妙,在听到那席话之后心生佩服。
这个魏氏,绝对的人才!
不仅把老宅的人挖苦一番,还把她的遭遇说的贼惨。杨二乐听了魏氏的话,瞅着齐妙,疼惜的道:
“摊上这么个大爷、奶奶,也是倒了血霉。不过好在丫头你分家了,还换了名、改了姓。以后,别搭理他们,都不个是物。”
齐妙听了点点头,把手里的铜板交给他,说:“二乐叔,车钱。”
“哎,二乐叔能要你钱嘛,快收着。”杨二乐拒绝。孩子遭了这么大的罪,怎么能收她的银子。不过齐妙强硬的塞给他,又指了指一旁看着的魏氏。
杨二乐明白她的意思,食指虚点几下,收了。
魏氏拎着一筐鸡蛋,挨着齐妙坐下。把那篮子鸡蛋小心放好之后,兴冲冲地问道:
“昨晚上自己睡得?怎么样,害怕不?我都听了,没啥动静。不然肯定让你睿达哥去看看。”
果然……
齐妙摇摇头,往旁边靠了靠,说:“嫂子放心,我娘过来陪我睡的,没让我一个人。我娘说了,后每天晚上都过来陪我。”
“哟,到底是亲娘啊。既然三婶儿陪你,那我就放心了。”魏氏嘴上虽然这么说,可齐妙怎么看怎么觉得她在盼望出事一般!
这个魏氏,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不一会儿,要去镇上赶集的人都来了。基本上每个人手里都拎着篮子,里面装的跟魏氏一样,全是鸡蛋。农家赶集就是用鸡蛋去换钱。
每次镇上大集,梁家王氏都会派儿媳去镇上,不过今儿倒是没看见。杨二乐又等了一刻钟,便赶着骡子,往太和镇上走。
从七家屯到太和镇,一共十里地,相当于现代的五千米。若是步行,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就可以。齐妙坐在车上,尽量的降低存在感。
即便如此,魏氏这个大喇叭,还是帮她将悲惨遭遇宣传个彻底。农家人虽然爱热闹,不过还都富有正义感。听到王氏将原主卖去窑子,纷纷气的不行。
刘柱子的弟妹刘栓子家的,听到这事儿竟还自责上了。觉得曹氏因为给自家妯娌下奶,才让梁家老太太有机可乘。
看着齐妙,一脸抱歉的表情说:“妙姐儿受苦了。这事儿我们都不知道,真以为你奶把你送大户人家做丫头,像当年你爹那般呢。”
齐妙听了摇头,没有回话。心知要是开口,这话题就没完没了了。倒不如选择沉默,让他们唠叨一会儿、腻烦了,也就没事儿了。
很明显,齐妙想的过于简单。一路上,所有人谈论的话题,全部都围绕着她。小妮子无力扶额,终于明白为何曹氏会跟魏氏说那些话了。
这么多人现在已经知道了,等大家从镇上回去之后,那还不就是……
这样也好,至少让大家都知道,她改名换姓是因为老宅对她不住,而不是因为不孝顺!
铁锤媳妇儿钱氏,突然看着齐妙,纳闷的开口道:“妙姐儿,那你现在去镇上做什么啊?你分出来不是净身出户的吗?怎么三婶儿给你钱了吗?”
这个钱氏,外号包打听,什么都问,跟魏氏一样嘴巴大。但魏氏比她强的地方就是不打听人家事儿。问一嘴你不说就不问了,但这个钱氏不同。
你要是不回答,就自己在那瞎猜,猜来猜去就把自己猜的当成事实往外嘞嘞。齐妙在原主的记忆中搜寻到这点,急忙开口辩解的说:
“看嫂子说的哪里话。我娘跟我爹又没分家,他们怎么可能会有钱给我。”
“那你去镇上干嘛啊?”钱氏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还故意冲她挑了下眉头,又说,“你放心说吧,这车上没外人,不会往外说的。”
呃……
齐妙顿时觉得脑袋上都是乌鸦在飞。钱氏说话……还真是满口胡诌啊!旁人或许不说,但是她自己……
想到这儿,故作无奈的叹口气,看着车里所有人,大大方方的说:
“县太爷夫人看我可怜,所以给了我身上穿的衣服,还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说让我分家之后自己买地,自己生活。他们是父母官,理应为百姓做这些事儿。”
“哎哟哟,咱们县太爷人真好啊。”魏氏由衷地说着。
钱氏听了撇嘴,仔细打量着她的衣服,道:“怪不得这衣服瞅着不一样呢,还以为你穿了你老姑的,没想到是县太爷夫人给的啊。”
“妙姐儿是个有福的啊。县太爷跟夫人这么对她,也是造化啊。”
“是啊,是啊”大家纷纷点头,不停地赞叹李朝阳夫妻俩。
二十两银子,那可不老少啊!县太爷居然给了这么多,看来这丫头日后的生活不用愁了。钱氏兴冲冲的看着齐妙,道:
“妙姐儿,你今年十五了吧。冬月的生日,还没过十五周岁的生日,是不?”
齐妙木然,不理她的话茬。之所以多说了十两银子,主要是因为那副金耳环典当,差不多得有几两,到时候真要有人“帮着”算账,东西银钱冒了,曹氏那边就该有麻烦了。
钱氏见她不回答,又急忙换个话题,问:“那你来镇上干啥啊?买地吗?买地在咱们村儿里正那就可以。”
艾玛,还真是个包打听。
齐妙耸肩,故作委屈的回答着:“分家之后什么都没有,得来镇上买些日常用品。买地……回去再说吧。得先把眼前过明白了。”
“这个梁老憨,外号挺憨厚,办事儿不咋地呢。”
“就是,分家什么都不给,可这情分总得顾忌吧……”
大家议论纷纷,倒是给让这趟车程不寂寞了不到一个小时,骡子车进镇。
一进城门,熙熙攘攘的叫卖声,顿时充实着耳膜。路两旁卖什么的都有。
吃的、用的、观赏的……
刚刚还谈论被卖事情的人们,顿时话锋一转,全都议论鸡蛋是个什么价格。齐妙犹如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一般,看什么都新鲜。
货郎卖的头绳,菜农卖的小菜……
骡子车停在了一个胡同边。杨二乐走到车后,看着大家伙,说:
“咱们还是老规矩啊,未时末回村,过时不候。东西都少买点儿,就这么大的车,买的东西太多可装不下。”
“到时候别说我不拉。那个铁锤家的,说的就是你。上次买那么老多东西,弄得有些人都没地儿坐。”
钱氏听了撇嘴,倒也没吱声。不过面子肯定是挂不住了。
大家纷纷拿着篮子下车,一乌央的朝集市里面走。齐妙没着急走,最后一个下车。来到杨二乐跟前,笑眯眯的说:
“二乐叔,您知道咱这儿镇上哪儿的杂货铺价格便宜、东西还多吗?”
杨二乐正在那给骡子喂草,听到声音转头,看着她愣了一下,说:“哟,你没走呢啊!要去杂货铺?去那边,就那儿,那个叫广益斋的。他们家东西全,价格也公道。”
“好,多谢二乐叔。”齐妙道谢之后,美滋滋的朝他指的方向走。
男人看球,百看不厌;
女人逛街,兴趣盎然。
齐妙喜欢逛街,前世闲暇的时候,特别喜欢去街上溜达。能走六个小时不歇气儿,顶多喝杯奶茶。瞅着路两旁卖的东西,很有兴趣。偶尔上去问一嘴,对这个异世的物价,做个了解。
杨二乐值得广益斋在街中,很好找的位置,看架势应该是这个太和镇的CBD。广益斋旁边的铺子,挂了一个“當”字小木牌。风一吹,随风晃动。
这字儿她认识,古装电视剧里经常看到。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杂货铺居然跟当铺在一起。小妮子很高兴,美滋滋的往里面走。
门口的学徒见她进来愣了一下,随后轻咳两声道:“哟,这位姐儿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咱这是万宝轩,广益斋在隔壁呢。”
看得出来,这学徒是以为她要去杂货铺,走错地方了。侧身行礼一下,礼貌有加的说:“多谢小哥儿提醒,我是来当东西的。”
学徒见她礼数有加,忙抱拳一下算作还礼的说:“这样啊,那您里面请。”说着,在前面带路,将齐妙往后堂内领,边走边说……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两个人边说边下楼。齐妙正好是正对着楼梯口坐着,李董扫了一眼,一脚踩空,要不是后面的王安拽着,肯定得摔下楼梯。
王安纳闷,拽了一下李董,说:“咋了你?撞鬼了?”
李董没说话,伸手指着齐妙的方向没有吱声。王安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妈呀——”一声惊呼。
大堂所有的人全都纳闷,纷纷移动视线看着他们俩。齐妙更是蹙眉,不明白这两个人是什么情况。刚刚那个瘦子指的方向……
应该是他们这边吧。
白了一眼,捏起一个丸子送进嘴里。梁汉森瞅了一眼,低头继续吃面。兄妹俩很淡定,另外两个人就不淡定了。
李董哆哆嗦嗦的开口道:“安哥,安哥……我是不是……是不是撞鬼了。”
相较于年轻的李董,王安虚长几岁,听到他这话微微蹙眉,想了一下,说:“兄弟,好像是那天的丫头。”
“真的?”李董听了也站在原地盯盯的瞅着。半晌之后,道,“要是没死的话赞得把人带走啊。闹不好花妈妈还能给咱们赏银呢。”
“嗯嗯,得这么做。”王安说着,迈步朝兄妹俩方向走去。
齐妙正吃东西呢,李董上去就拽了她胳膊,然后厉声呵斥道:“该死的臭丫头,谁让你跑了?赶紧,赶紧,跟我们回去?”
“对,对,跟我们走,跟我们走。”王安也附和着。
他们俩这么一闹腾,梁汉森顿时不愿意了。起身直接抓着李董的胳膊,稍微用力的说:“你干嘛?撒开!”
“我干嘛,这是我们梨香园的姑娘,你说我干嘛。”李董瞪着眼睛,梗着脖子不吱声。
掌柜的、伙计听到争吵,急忙从后面过来。掌柜的算是经历过世面的人,看着这个架势,忙开口说:
“哎哟李爷儿、王爷儿,您们这是干啥啊。”
“干啥?抓我们梨香园跑了的姑娘。”王安理直气壮的说着。那架势,好像他媳妇儿跑了一般。
齐妙一直都没有说话,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想来那日把她扔去后山的,就是这两个败类。
冷“哼”一声,开口道:“你们说我是梨香园的姑娘?有证据吗?”
这话说完,倒是让掌柜的挑了下眉头。此女不简单啊,这样的事情摆在面前,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还这么冷静,居然能质问。
看着穿着跟护着她的小哥儿,应该是农家人才对啊!
李董骂骂咧咧,不过却也抽回了手。不抽没法子,梁汉森会点拳脚功夫,手劲儿较常人大很多。梁汉森见他松开妹妹,忙把齐妙拉倒身后护着。
王安看着齐妙,一脸贱样儿的笑着说:“啥证据不证据的,你卖身契可还在梨香园放着呢。小娃娃,别不自量力,不然就是闹到衙门,你也吃不了兜着走。”
“好啊,那咱们就去衙门。”齐妙反口怼着,正愁没有地方报仇呢,这就送上门了。
王安跟李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不敢吱声了。
掌柜的见状,继续开口又说:“李爷儿、王爷儿,咱们都是来吃饭的,卖我个面子。我冒昧的问下,您们要找的姑娘叫啥啊?”
“叫啥?”
李董重复了一下,然后看着王安眨巴眨巴眼睛。王安蹙眉,想了一下“啊——”的一声,说:“叫梁桂香。你是不是梁桂香?”
掌柜的一听有名字,忙扭头看着齐妙,抱拳行礼一下,说:“这位姐儿,麻烦问您一下,您可叫梁桂香?”
“我叫齐妙。”小妮子侧身还礼一下,说。
王安跟李董听着陌生的名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迟疑了。难道他们……真的认错人了?
一言惊醒梦中人。
李董跟王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消停了。孙玉轩瞅着没有留头的小丫头,突然挑了下眉。随后倒背着手,看着掌柜的说:
“孙乾,送客。”
“是,大少爷。”孙乾说着,来到王安跟李董面前,侧身比划了个“请”的手势,把人送出了店铺。
梁汉森看着眼前的孙玉轩,抱拳行礼一下,礼貌的说:“感谢您的仗义出手,汉森跟妹子……感激不尽。”
孙玉轩见到他的礼数,满意的点点头。不过这丫头……邪魅的上扬嘴角,挑眉道:“你呢?看着好像我坏了你的好事儿一般哦。”
丫还知道?
齐妙不爽,不过却也侧身行礼,淡淡的说:“多谢大少爷。”
“呵呵……”孙玉轩不在意的摆手,看着掌柜的又说,“孙乾,他们兄妹俩的账免了。如此勇敢,得嘉奖才是。”
“知道了,大少爷。”孙乾恭敬地应着。
孙玉轩说完那话,转身大踏步的离开了清泉居。齐妙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多少有些吃瘪。总觉得那小子……话里有话!
“掌柜的,该多少钱您照收。大少爷客气,我们不能没有分寸。”梁汉森虽然节省,但却知道什么该省、什么不该省。
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道理。
孙乾冲梁汉森、齐妙再次抱拳,道:“我们大少爷今儿是来查账,碰巧遇到此事。既然大少爷都说了不收银钱,小的自然就不能收,不然……不好交差啊。”
“这……”梁汉森迟疑了。虽然不想给掌柜的留啰烂,可是这不给钱……他心里过意不去。
齐妙见状,耸耸肩,说:“既然掌柜的这么说,我们也不能再继续坚持。这样吧,那素丸子不错,我再要一份带走,这钱您就得收了。”
孙乾怔了一下,随后秒懂的笑着点头,比划着大拇指,说:“还是姐儿心思细腻,那就这么办吧。”
喊着伙计去后边包一份素丸子,梁汉森接过来,揣在怀里。齐妙把银子付清之后,哥俩出了清泉居。
孙乾回到柜台里算账,走了的孙玉轩又回来了。掌柜的见状,忙出现相迎,恭顺的到:“大少爷,可是忘了什么东西吗?”
“没有。”孙玉轩摇头,来到柜台处瞅着他刚刚记录的东西,上扬下嘴角,出去了……
回家的路上,哥俩走的不快。不赶时间,也填饱了肚子,慢慢溜达往家走挺好。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齐妙贪玩,走一会儿停一下,偶尔还躺在雪地里印下身影。梁汉森见了,好笑的摇摇头,任由她“淘气”。不过却把她手里的中药接过来,以防被雪打湿。
虽然银针跟那个小盒子在做,不过齐妙已经把艾草、暖宫的中药抓回来了。一共当了十六两银子,给铁匠铺留了一两,剩下的几乎都抓药了。
关键也才抓这么几副而已。瞅着手里拎着的中药包,梁汉森多少心里在滴血。十多两银子,就换来了这么点儿东西。就说那艾草吧,无非就是艾蒿。想到这儿,看着齐妙道:
“妹儿,今年咱们自己采些艾蒿,晒干了用。”
“可以啊。端午节前的艾蒿比过冬虫夏草、能吃呢。越来的艾蒿采回来、晒干,冬天泡脚也有好处。”说道中药,齐妙是侃侃而谈。
走一半路的时候,梁汉森看着身边的小丫头,轻声问道:“妙儿,刚才为什么要跟他们说你以前就是香儿?那会儿明明他们就要走了,你不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过去了?我才不能让它过去呢!”齐妙说完,狠狠瞥了两下嘴,继续又道,“老宅卖了我八两银子,我啥啥没捞着,他们凭白得了银子,为什么?凭什么!”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刚才这妇人就是中风前兆,也仗着她年轻,还有便是自己在场。不然肯定这会儿回天无力。等那李紫玫磕完头后,忙伸手将其扶起,笑呵呵地说:
“我这就是碰巧赶上了。夫人、小姐太客气了,真是愧不敢当。不过夫人还是要好生调养身体,不然下一次,您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不能动气,不能熬夜,更加不能费神。”
李夫人听了缓缓点头,再次侧身行礼一下,道:“姑娘说的我都记下了,就是不知……姑娘可否给我开个药方,我好仔细调养一下。”
啊?
齐妙懵了,一脸不解的看着她,有点不知所措。刚刚不是……
“不瞒姑娘,您跟那位郎中……我还是比较相信姑娘的医术。”李夫人先她一步说话。
这时,那伙计已经把棉被拿了下来,齐妙听到声响,看着那碧绿色面儿的被子,满意的点点头。指了指一旁,说:
“麻烦您帮我放在一旁,我给这位夫人把了脉,再过来买东西。”
“姑娘请便,小的随时恭候。”伙计的态度比刚才还要好,不禁让齐妙对眼前的这两位身份有了一定判断。
如果猜得不错,他们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女眷,而且还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
瑞蚨祥掌柜走过来,犹如及时雨一般的对齐妙说:“姑娘,这位是咱们镇上李大善人的夫人,这位是李府的大小姐。”
姓李?
齐妙顿了一下,随后侧身行礼,道:“齐妙给李夫人请安,见过李小姐。”
规矩都是曹氏教的,自然没有问题。李紫玫跟她是平辈,忙侧身还礼。李夫人见她规矩如此,再加上身上的衣服,但就是这个姓……
迟疑了一下,伸手把她扶起,说:“齐姑娘客气了,是我们唐突才对。”
掌柜的也没想到她姓齐,可见李夫人对她如此礼待,便指着一旁的桌椅,说:“如果齐姑娘不嫌弃,就在那儿给夫人诊脉吧。”
齐妙听了看李夫人,一动不动。李夫人冲她颔首,侧身比划个“请”的手势。
二人一前一后去了那边,齐妙坐下、静心切脉。
李紫玫则是来到伙计这边,轻声的问:“齐姑娘来这儿要买什么?”
伙计闻言,忙抱拳行礼,说:“回李小姐的话,那位姑娘来买被子。”
李紫玫走到那套绿色被子前,伸手摸了摸,料子一般。抿唇一下看着伙计,道:
“你们这上好的被子可有?”
“有,有。”伙计忙不迭的点头。
去到一旁,拿了条大红色、黄色丝线绣制的缎面被子拿来。将其放下之后,道:“李小姐请看,这是咱们家最好的被子。十二斤棉花,锦缎面。”
李紫玫听了伸手摸了一下,还算不错。虽不如自己在家盖得,但也能拿出手。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就这样的吧,两条。再来一匹今年新品水粉海棠花的锦缎。”
“哎,好嘞。”伙计乐颠颠的去后面张罗。
齐妙给李夫人切完了脉,看着掌柜的,说:“麻烦您了。我不是很会写字,所以我说,您帮写,可好?”
“好,乐意之至。”掌柜的说完,去柜台拿了笔墨过来。
齐妙看着李夫人,微微颔首一下说:“夫人,这药您按时吃。但吃药期间切记生气、睡眠不足。您要记得一点,这药能治的了病,但救不了命。”
“想得多、在意的多,伤的是自己的身子。当人双眼一闭时,再牵挂的东西也无能为力,您明白吗?”
虽然不清楚这位李夫人为何郁结,但大户人家无非就是那些事儿,好猜。
李夫人重重叹口气,看着她,道:“齐姑娘的意思我明白。还请齐姑娘下药吧,我定将姑娘的嘱咐,铭记于心。”
掌柜的这会儿已经铺好纸张,齐妙轻叹口气,缓缓开口说:
“生黄芪,当归,知母,柴胡……三碗水煎一副药,每天晨起空腹,睡前各一碗。中药来得慢,所以还望夫人贵在坚持,”
李夫人闻言愣了一下,不明白他这句“中药来的慢”是什么意思。掌柜的好信儿,把药方吹干之后,交给李夫人的丫头,随口问道:
“齐姑娘,您说的中药来的慢,那什么药来得快?”
呃……
齐妙察觉说多了,忙憨笑一下摇摇头,道:“啥都不快。啥都得慢慢来,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祖宗常说的。”
李夫人听她这么说,“呵呵……”轻笑。看着她,满脸慈爱的问:“不知姑娘的医术……跟谁学的?尊师是……”
“不瞒夫人,我这医术……跟曾祖父学的。学得不好、不精,也就能看些常见的病罢了。”齐妙谦虚的说着。
总不能跟这李夫人说,说她是中医齐家第七十七代传人吧。那都是上一世的身份地位,在这一世用不上啊!
李紫玫从那边走过来,再次行礼一下,说:
“多谢姑娘仗义出手救我母亲。我这没什么可送姑娘的,想来姑娘大气出手,不会收诊金,所以我挑了两床被子还有一匹布料,赠与姑娘。算是我母亲的诊费。”
“使不得,使不得。”齐妙忙摇头,起身还礼一下说,“李小姐客气了,举手之劳罢了,哪能要什么诊费。至于您这东西肯定不止诊费才对。我受之有愧,实在不能收。”
“红白二事,诊病开方。素来都没有不付钱的道理。齐姑娘莫要谦虚,您绝对担当得起。”李紫玫娇滴滴的说着。跟母亲互换了一下眼神,又道。
“姑娘今日救了我母亲,那便是我母亲的救命恩人。这些东西与我母亲的性命来比,绝对是我们占了便宜。所以还望姑娘不要推辞,收下吧。”
李紫玫说的诚恳,李夫人满眼赤诚,弄得齐妙很被动。当时救人,她就没想着要什么回报。如今……
想来两条被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举手之劳。
也罢!
侧身行礼一下,道:“多谢李小姐赠与被子。齐妙感激不尽。愿李夫人早日安康,切莫再有烦心之事。”
正说着,丫头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药。李夫人看她点点头,说:“齐姑娘的再三叮嘱,我记住了。多谢姑娘,我们先走一步。他日有缘,咱们再见。”
齐妙侧身行礼,没有说话。等人出了店铺之后,这才站起身。伙计走过来,把被子跟锦缎放在桌子上,说:
“姑娘,这是李小姐赠与你的。你是现在拿,还是先放在这儿,你去溜达?”
齐妙瞅着那些东西,冲着伙计行礼一下,说:“小哥儿,麻烦您告知一下价格,可以吗?”
“哎哟姑娘这就难为我了。李家结账都是一个月一来,所以我这……”伙计摇头,并没有多说。
齐妙明白,这是不准备告诉她。即便李家一个月结账一次又如何,你店里的东西价格,难道还是李家订的不成。
平白无故拿了人家这些东西,心里真是过意不去。被子、布料,一看就不俗。想来没有十两银子,应该是下不来。
“姑娘也不用这么为难。你救的是李府的当家主母,他们赠与你东西合情合理。每逢初一、十五,李家都会在庙上施粥,所有才有了这‘李大善人’的称号。”
掌柜的说完,冲齐妙抱拳行礼一下,又说:“姑娘,别太计较这东西。东西与人命相比,自然是人命最为重要。”
齐妙闻言,侧身还礼,淡淡的说:“多谢掌柜指点迷津。齐妙受教了。”
掌柜的摆摆手,说了句“请自便”,然后去了后院。伙计看着齐妙,指着东西,小声的说:
“姑娘,这东西在他们李家不足为提,但是在咱们农家,肯定是好东西。”
齐妙心里明白,这伙计是拐着弯的告诉她,这些东西价格对于农家来说不菲。伸手把东西抱起,看着他礼貌的点点头,算作感谢。
出了瑞蚨祥,直接去广益斋将被子、布料送去后院。王五人不错,笑呵呵的让她继续出去逛,午饭之后再送她回村儿。
时间充足,齐妙也就四处闲逛,家里用的、粮食都已经买妥。不过这吃的东西……还得再准备。
冬末春初是最尴尬的季节。
冬菜吃的差不多了,春菜没有,接替补上。所以原本最便宜的大白菜,都涨到了二文钱一斤。土豆更是三文钱二斤。
以前都一文钱好几斤的玩意儿,如今也都身价暴涨。人之常情,急人所需。齐妙瞅着白菜挑了十颗;土豆买了二十斤;大白萝卜买了五根。
姜、蒜……
卖菜的摊贩一看是大客户,很懂事儿的多给了一颗白菜。虽然不大,但也能吃上一顿。
摊贩人不错,听说齐妙的东西都在广益斋后院,便帮忙把东西给送过去。齐妙继续逛集市,从头走到尾,再从尾走到头。
古代没有什么护肤品,顶多就是香胰子、香脂、胭脂水粉这类玩意儿。对于她来说,胭脂水粉倒是次要,主要的是面霜。
挑了一个小摊买了两块香胰子,一盒香脂,又买了三条黄胰子。农家洗衣服惯用皂角粉,但那东西还不如黄胰子。
付过银钱,临近中午,齐妙这肚子也有些饿了。
看过农家类的小说,大部分女主都是拿着东西去酒楼,然后赚了第一桶金。要不……她去瞅瞅?说不定也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打定主意往酒楼方向走,可快到的时候又改变了主意。没法子,实在不觉得自己有那个能耐。
小说嘛,大多都是虚构扯淡的。
她现在……实打实的穿越哟!
与其花个一百文钱去吃顿饭,倒不如在路边摊花二十个铜板吃顿好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