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长篇小说惊!我的军队能横推大唐

长篇小说惊!我的军队能横推大唐

云里雾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惊!我的军队能横推大唐》是“云里雾里”的小说。内容精选:,他从小也饱读诗书。十八岁的他就是隋朝进士了。对于魏征他的确不怎么看得上。魏征是参加瓦岗起义然后归降的,而后又入了李建成阵营。要知道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主策划,魏征本应该下狱不得录用的。如今陛下不计前嫌,才让魏征得以出入朝堂。现在一副天天跟陛下反着来的作态,真不知道他还能跳多久。......

主角:李二李预   更新:2024-02-09 14: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二李预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惊!我的军队能横推大唐》,由网络作家“云里雾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惊!我的军队能横推大唐》是“云里雾里”的小说。内容精选:,他从小也饱读诗书。十八岁的他就是隋朝进士了。对于魏征他的确不怎么看得上。魏征是参加瓦岗起义然后归降的,而后又入了李建成阵营。要知道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主策划,魏征本应该下狱不得录用的。如今陛下不计前嫌,才让魏征得以出入朝堂。现在一副天天跟陛下反着来的作态,真不知道他还能跳多久。......

《长篇小说惊!我的军队能横推大唐》精彩片段


杜如晦叹息一声,“此战,不能败啊!”

先前军容齐备,将士士气也不错。

可怎么说也是四万对十七万,谁心里都没有底。

魏征也是一副痛心神色,陛下昏聩啊。

这四万大好男儿,忠君爱国,本可以避免的战乱,却因为自己一心之私将要葬送了。

“若是败了,我魏征便第一个持剑出城,抵挡突厥,以死报国!”

看着魏征这作态,房玄龄眉心隐隐作痛。

要知道房玄龄可是泾阳出生的,陛下要守泾阳,其实他是很赞同的。

说起来在前朝大隋时期,他父亲是泾阳令,他从小也饱读诗书。

十八岁的他就是隋朝进士了。

对于魏征他的确不怎么看得上。

魏征是参加瓦岗起义然后归降的,而后又入了李建成阵营。

要知道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主策划,魏征本应该下狱不得录用的。

如今陛下不计前嫌,才让魏征得以出入朝堂。

现在一副天天跟陛下反着来的作态,真不知道他还能跳多久。

“魏征,你还是先回去吧,没准明天就能收到捷报了!”

魏征叹息一声,独自离去。

看着身边只有秦叔宝等一众凌烟阁名臣,杜如晦开口了。

“玄龄,我本想随尉迟一同去见陛下,你为何非要阻拦!”

杜如晦将心中藏了一夜的疑惑说了出来。

“克明,叔宝,你说陛下为何要连夜离开长安?”

两人一齐摇头,陛下的这个举动,至今他们都没想明白,不过现在让尉迟给点明了,但依旧让人摸不着头脑。

“玄龄,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房玄龄揣起了手,扫了眼长安的各大街坊。

“克明,叔宝,我想你们从如今的四万大军出征就想明白了,陛下出城,只为与突厥一战。”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今长安守备空虚,仅五千兵马,若你对陛下有他想,你当如何?”

此话一出,杜如晦和秦叔宝皆是一惊。

一刹那,长安城似乎就危机四伏。

是啊,陛下是玄武门兵变上台。

不少世族和遗老遗少都心怀不轨,太极宫里,还有太上皇。

如今内忧外患,长安又守备空虚。

两人瞬间惊醒。

“你是说,陛下想借此次危机,前有抵御贼寇长安之外,内有扫除潜伏之敌,一石二鸟之计?”

房玄龄点点头。

杜如晦和身后的几位大臣都冷汗连连。

陛下这次,玩的也太大了吧!

“五千人马,守护长安,叔宝,李靖,克明,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房玄龄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我以将密信给了尉迟,向陛下表明我等誓死守卫长安,诸位,有劳了!”

众臣顿时惊醒,而后逐一返回职位。

房玄龄仰头望天,长叹道:“希望陛下能胜,不然长安,纵使我身首异处,也难挽回危机啊,天佑陛下,天佑大唐!”

……

房玄龄的感叹,要是被李预听到,定然觉得又多了一个神经病。

而此刻李预身前,他正面对着三个神经病。

“李预,我真摊牌了,我是大唐皇帝,我命你马上撤回长安!”

李预挠挠头,“不是,你们三个咋又犯病了!”

犯病?

李世民怒不可遏。

看向了一旁的长孙无忌和程咬金。

都是这两个憨货,昨晚明明不能喝酒,都推脱了几次的。

怎料被小小的果汁给喝翻了。

就你一个程咬金,还有脸在长安城呼朋唤友大宴宾客,吹嘘自己千杯不醉?

还有无忌,明明那么稳重,怎么在昨晚也不拦着他一点。


“李二?”

想不到这小小的泾阳校尉敢如此称呼如今的大唐皇帝。

便是程咬金都面色一愣,停下了叫喊。

李预不等这三人说话,直接摆了摆手。

“派人送回泾阳,打发点吃喝银钱,让他们速速回长安吧!”

小薛马上点头,就要带着三人下去。

当中的李二眉头一挑,不怒自威的神色,饶是小薛这些年见惯了诸多奇事,此时手上的动作也微微停顿。

李二如今不过二十八岁。

清俊的脸上带着常年征战的黝黑。

自他少年从军,便一路打遍天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足以见得李二也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如今的他更是一统四海,成为了大唐皇帝。

若说威势,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一个小小的泾阳校尉,既不查证,也无问询,你如何敢断定,我不是大唐皇帝!”

李二振振有词,看到李预微微一愣,心头怒火消了一些。

不知者不怪。

如今军情紧急,若是这小子识相,速速把他们放了,商讨如何带兵回泾阳守城才是要务。

突厥大军还有三两时辰便要杀到。

现在可不是你猜我猜的时候。

若是一直困在这里,他堂堂雄主还未大展宏图便折戟在此,那他得多冤。

到时候,这不长眼小子的罪过可就大了。

就在李二以为唬住了李预的时候。

李预却猛然一拍桌子。

“闹够了没有!”

“你看看你们几个,一个胡人面像,我没把你当细作计较就算了,你还长孙无忌!”

“还有你,你个黑胖子,一把年纪了,跟我装程咬金,要装也装像点,黑是黑了,就不够凶悍,程咬金是谁,瓦岗寨山贼出身,你这样子跟土财主似的!”

长孙无忌气的眼皮都在打颤了。

而程咬金脸色涨红,要不是陛下一直让他多读书,他哪会改变姿态。

“小子,爷爷定饶不了了!”

李预摆摆手,都懒得理会盛怒的程咬金,转向李二。

“你吧,是有点样子了,不过明显没什么阅历,冒充皇帝这种事,你可以花点精力,买块金牌也好……”

李预说的直摇头,三人则是被一阵数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等回了长安,这小子一定要好好收拾一番。

到时候朝堂之上,要看看着小子是何等模样。

“小薛啊,别跟他们废话,大战在即,赶紧送走!”

“且慢!”

李二耐着性子,再度开口。

“小子,朕观你年岁不过十七八九,能为大唐效死足见你忠君爱国之心,临走时朕再劝你一句。”

“如今突厥势大,你出城迎战必落下风,还是速速退回泾阳,朕已经派了尉迟敬德领兵来助,战乱之下,图存性命乃是要事!”

李二已经盘算好了,尉迟敬德在泾阳,到时候回去,身份便能揭开。

若是眼前的小子能识时务,这句话一定会听进去的。

谁知李预呵呵一笑。

“还用上朕了,你这皇帝瘾也太大了。”

李预转身,抓起案牍上的茶杯喝了口水,淡淡道:“你知道我为何笃定你们都是在演戏么?”

“演戏?”

三人一头雾水。

李预喝茶润了润嗓子后才继续开口。

“如今李二才登基不久,朝局都还没稳定,如今突厥也就是趁着这机会才选择南下。”

“你说朝局不稳,李建成李元吉的党羽还没清除干净,李二会无故跑出长安吗?”

“还有,如今大唐便是调兵也来不及守卫长安,李二自然需要向突厥示弱,到时候去渭水边跟突厥签个盟约以图将来,你说,这个时候,你是李二的话,你会跑来我这受气?”

李预说完,三人脸上都浮现了震惊神色。

朝堂之上,李二是力主跟突厥一决高下的。

只不过长孙无忌和魏征一再以保全长安为重,劝他以盟约来平息这场纷争。

这乃是三大相邦和他李二在御书房定下的策略。

眼前的小子居然直接就说了出来。

有这等眼见谋略,真的是泾阳县的一个校尉?

看到三人呆住了,李预懒散的靠在椅子上,看看他们怎么装。

便在此时,一声呼喊从军营里传来。

“报,突厥先锋部队距离只有五里,敌袭!”

李预听闻,马上起身,将一身甲胄套在了身上。

看到神情骤变的三人,李预绑着臂甲。

“三位还是速速回长安吧,大战要来了!”

小薛明白李预的意思,取出一把匕首就解开了三人身上的绳索。

三人活动了下筋骨,便听李预拉开营帐。

“小薛,找三匹快马给他们,顺便通知全军,按预定方案行事!”

“小兄弟,既然误会一场,那还是听我一句劝,突厥势大,不可硬抗啊!”

李预也是看在这个假李二还算心善的面上,才说出了大唐的谋划。

此时听他还要劝,李预玩笑般的转头。

“是吗,你们这群长安大爷,是你们没见过我出手!”

说罢,李预拔出门口的长戟,一声口哨,早有披甲白马赶到。

李预纵身上马,飞驰而去!

三人相顾无言。

“陛下,走吧!这少年郎,可惜了!”

李二却猛然蹦出一句,“无忌,你说这小子,像不像我?”


校场上的壮士就没一个花架子,李世民一行皆明白其中的凶险。

时不时便有被打倒了弟兄被抬走。

“李预,你这样练兵,有点不合时宜啊!”

李世民开口了,突厥大军即将卷土重来,这战场上都没多少人伤了,在训练时候受伤,这说不过去。

李预却懒得理他,你谁啊,真把自己当大唐皇帝了?

见李预这样的态度,饶是李世民再好的脾性也受不了。

“尉迟,让他们停手!”

尉迟敬德没有迟疑,看向了李预。

唉,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李预知道这样练兵的对他们来说的确是凶残了一些。

可这只是普通的恢复性训练,因为昨天的大战,很多项目都取消了。

“停,休息半个小时,然后继续上课,午后去种地!”

“是,校尉!”

“咳……咳咳……”

李世民一听就猛然咳起来。

兵是这样练的吗?

可为何这群士卒一副享受的模样。

神奇。

几人都震惊了,如此对待将士,要放他们那边,早引起兵变了。

可校场里却无一人有意见,受伤的也被其他人搀扶着往别院退去。

“李预小将军,你可知突厥还在南下,现在把这群士卒练废了,谁来抵挡突厥大军南下!”

“你们呀!”

李预知道他们的顾虑,尉迟大将军在,他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尉迟将军,属下这样练兵是有理由的,或许你昨天没看见,但你可以问问你身旁的三位老哥,我的兵如何?”

尉迟敬德看着李二一行,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所以小将军,还请带我们看看,你为何敢如此练兵吧!”

“走,看看去!”

李预点头,在前方带路。

不多时,就来到了一座院落。

这里有百余人正在疗伤。

一些刚刚在校场上大打出手的士卒,此刻正穿上白大褂,熟练的给受伤的弟兄们看着病。

一些人已经缠好的绷带,一些则已经在几个形状怪异的器械上开始了恢复训练。

“这,这是?”

李世民一行张大了嘴。

按大唐律例,军伍之中是有一个随军郎中的。

怎么在李预这边,刚刚出手狠辣的壮士,摇身一变就成了治病救人的郎中了。

眼看着一个白大褂的士兵将一个瓷瓶打开,浓烈的药味就扑鼻而来。

只见他将清澈的药剂喷洒在先前被他打伤的人身上,那伤者马上身子一抖。

“小兄弟,这样能治病吗?”

长孙无忌凑上前去,手指沾起一点药剂,放在鼻尖闻了闻。

药剂虽然刺激,但细嗅之下提神醒脑。

管医疗的小哥没出声,倒是躺在榻上的伤者马上转头。

“大人,这药是校尉大人配制的,治疗跌打损伤可是有奇效,只需到了下午,我便能生龙活虎了!”

“当真?”

不仅是长孙无忌一惊。

李世民程咬金和尉迟敬德都坐不住了。

几人凑了上来。

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跌打损伤,若是持久行军,坠马的,崴脚的士卒可谓数不胜数。

按大唐来说,十万大军出征,刨去造饭伙夫,粮草小队,满打满算也就六万人能出战。

可长远行军,到了战场上,生病受伤减员可以说能占四成,军队战斗力都减半了。

若是执意让他们上战场,那多半是回不来了。

此刻见到如此神奇的药物,怎能不令他们激动。

“这药,当真有如此好的疗效?”

长孙无忌身为当朝丞相,深知大唐如今的状况。

朝堂之上,他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一行都时常谏言,如今大唐刚平定天下,且不说前朝隋炀帝东征西讨。

便是开国平叛都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大唐的百姓已经到了个极限。

国不富,民亦穷。

这不仅仅是体现在财力上,更多的是连年征战,士卒乏力,伤者无数。

要靠他们休养生息,不知要何年才有显效。

奈何国弱之际,才有朝堂之上不举刀兵的谏言。

李世民身为一代军神,年纪轻轻便打遍天下,突厥南下,他更是力主一战定国威。

可看得到百姓苦难的朝臣们只能拼死劝谏,大唐不是打不起,只是再打下去,社稷更加有倾覆的危险。

如今有这等神药现世,不仅仅是征战方面,便是能为百姓有了更好的治疗手段,那都是天大的功德。

程咬金也是拿捏着一瓶药剂,眼眶都红了。

“无忌大哥,且打断我的脚,让我来试试疗效!”

李预眨眨眼,这几个人疯了,连忙上前要抢两人的药,两人却死死护住不给抢。

“你做什么,这药我们试试又何妨!”

李预懒得理两个神经病,像两个护住玩具的小孩一般。

“要就给你们,一个个大老爷们,我是说不必打断自己的腿来看疗效。”

受伤的小兵此时已经翻爬起来,连忙上来劝阻。

“两位大人,我们校尉可是神医,没必要这么霍霍自己的身子。”

“神医?”

两人看向了李预,一脸的不信。

李世民也眉头一挑。

好家伙,这小子还有这种手段?

“不信?”

李预这身子骨终究只有十五岁,孩子心性起来,便想让两人见识见识。

“跟我来,里面可还有昨天受伤的将士,今天让你们开开眼,看我在大唐能不能当个神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