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姐弟恋优质全文阅读

姐弟恋优质全文阅读

龙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都市小说《姐弟恋》,现已上架,主角是向文向锦山,作者“龙栋”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人聊得起劲时,向武急匆匆地赶来了。他与姐姐和贺健伟分别打过招呼后,便对向文说:“哥,家里来客人了。”“哪个来了?”向文觉得这客人来的真不是时候。“我不认识。”向武道。“男的还是女的?”向文又问。“母的。”向武不耐烦了。向文和贺健伟同时笑了。向芬连忙一本正经地说:“向武,说话放文明点。”向武“嘿嘿”一笑,......

主角:向文向锦山   更新:2024-06-04 07: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向文向锦山的现代都市小说《姐弟恋优质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龙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姐弟恋》,现已上架,主角是向文向锦山,作者“龙栋”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人聊得起劲时,向武急匆匆地赶来了。他与姐姐和贺健伟分别打过招呼后,便对向文说:“哥,家里来客人了。”“哪个来了?”向文觉得这客人来的真不是时候。“我不认识。”向武道。“男的还是女的?”向文又问。“母的。”向武不耐烦了。向文和贺健伟同时笑了。向芬连忙一本正经地说:“向武,说话放文明点。”向武“嘿嘿”一笑,......

《姐弟恋优质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向文到家后,弟妹俩见他如此开心,还以为珍珍姐回心转意了。

向武抢先开口道:“哥,我和二姐商量好了,开年后还是出去打工,保证多挣点钱回来,好让你早点娶珍珍姐。”

向芳也跟着张开了笑脸,冲着哥哥一个劲地点着头。

“如果你们还想出去闯一闯,我不反对。”向文见弟妹俩如此关心他的终身大事,很是感动,“不过,我实话告诉你们,我关心珍珍,是因为她也是我的一个妹妹,并没有其他意思。你们挣的钱我会替你们保管好,留着你们成家用。”

“不会吧?”向芳似乎有点不相信。心想,既然没其他关系,那你还高兴个啥子呀?

“我今天收集到了许多有趣的写作素材,所以很高兴。”向文连忙与弟妹俩解释,并嘱咐道,“从明天起,你们两个负责操办过年的事,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别乱花钱就行,我在家里好好写几天,要是有人找我,就说我不在家,我不想别人打扰。”

弟妹俩哑口无言。

当天晚上,向文一直熬到天亮,抽了大半包“大公鸡”香烟,一口气完成了一篇约七千字的短篇小说《雨打桃花点点红》初稿,写的是打工妹的故事。他觉得这篇稿子按新闻体裁写就不容易发挥,于是尝试着写成了小说。

在这篇小说里,向文以桃花为人物主线,穿插了来自几个不同家庭的女孩子,描写她们如何响应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号召,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纷纷从贫脊的山村走出去,又如何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创造财富的感人故事。

当然,这篇小说除了主人公桃花,还少不了老同学杨琼甚至包括小珍、向芳在内的众多女孩子的影子。她们一个个都在远离故土的打工路上,洒满了辛勤的汗水和泪水,最终都获得了爱情和事业双丰收……

尽管是初学写小说,但向文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沉浸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整整熬了一个通霄,向文居然没有一点睡意。

这个春节,别人想着如何过年,可向文的心思全放在修改小说上,就连拜年也把初稿带在身上,随时随地修改。

杨楚见向文如此痴情写东西,便直言不讳地道:“文儿,你别瞎折腾了,要是写出了‘神经病’,我这把年纪,腿脚又不方便,可帮不了你什么忙啊!”

“你懂个屁!文儿喜欢做的事就让他去做。你只管剃头的事。”向小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转脸又温和地对向文说:“文儿,别听你二姑父瞎说。不过,你写东西确实要少熬点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向文点了点头。其实,二姑父要表达的意思与二姑妈的差不多,也是在关心他,只不过话不中听罢了。

高考落榜后,向文自认为没脸见大姑妈,除了一年一度拜年,平时从不轻易去大姑妈家,生怕再给她老人家添麻烦。由于二姑妈家挨的近,所以他先拜二姑妈家的年,后拜大姑妈家的年。

向文到大姑妈家拜年是固定时间——每年正月初五,因为这一天刚好又是大姑妈的生日,顺便祝寿。

范春英并没有责怪向文,她语重心长地说:“文儿,你现在长大了,还要奔自己的前途。不需要你经常来看望我,也不需要你带么东西给我,只要你心中有我就行。我年龄大了帮不上你么忙,要是有么困难的话,随时找你的表哥表姐帮忙,他们常常念叨你……”

大姑妈越是这样关爱向文,向文越是感到不自在。他向大姑妈一再表示了歉意,并说往后一定多抽时间来看望她老人家。大姑妈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大姑妈家回来后,向文又特地赶到了姐姐家。他不是来拜年的,因为弟妹俩已专程到姐姐家拜年了。他主要是想会会老同学贺健伟。他听说贺健伟回家了。

到了姐姐家后,向文见姐姐正在门前的小院落里照看儿子,便挨姐姐身边坐了下来。

贺水兵放完鞭炮后,连忙端茶递烟。当他得知向文想见贺健伟,便一脸笑容地对他说:“你今天来的正是时候,他明天就要回学校了。我帮你去喊他来,他住在隔壁的湾子。”

“哥,谢谢!”向文微笑地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贺健伟果然跟在贺水兵的身后赶来了。如今,贺健伟的身材与名字真的太相符了,他比向文整整高出一头。他穿着整齐,戴一副黑边近视眼镜,皮肤还是从前那样白嫩。

向文立马站起身来迎接,二人来了一个熊抱。

“健伟,你这哪像个大学生啊!简直就是一个公子哥。”向文发出了“啧啧”声。

“向文,你比读书时也长高了,就是黑了点、瘦了点。”贺健伟也“嘿嘿”一笑。

“你读大学我种田,你在城市我在农村,天壤之别啊!”向文深有感慨地说。

这时,贺水兵又端来一杯茶递给了贺健伟,并笑眯眯地说:“你们两个老同学慢慢聊,我去给你们随便弄点吃的。”

贺健伟在省城名牌大学读水利工程专业,将来有可能分到水利系统工作。向文很是羡慕,他央求老同学,往后要像帮村里解决“照明难”的那位老乡领导一样,多多关心家乡的农田水利事业建设……

贺健伟笑了,说:“我还得读两年才毕业,家中没有后台,往后工作的事儿还说不准哩!”

其实,贺健伟与向文不同,到目前为,他还一直在校读书,除了孝敬父母双亲,对家乡还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

二人唠叨了一阵子后,向文便从裤袋里掏出自己写的小说,双手递给了贺健伟,并认真地道:“这是我春节期间写的一篇小说,请老同学不吝指教。”

贺健伟一口气看完了小说,当即冲着向文竖起了大姆指,并意味深长地说:“我的家乡真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啊!”

“农村怎能与城市比嘛!不过算你有良心,没有忘记自己的根,逢年过节还常回家看看。”向文随口说。

“向文,你尽管在家里种田,但比我勤奋多了,你的文字功底比我强,你和家乡的打工妹一样都了不起。你将来一定有出息!”贺健伟深有感触地说。

“健伟,你可别瞎说啊!我能有什么出息?我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向文深知自己目前的处境,并没有得意忘形。随后,做作神秘地道:“你知道这篇小说的素材是谁提供给我的?”

“谁?”贺健伟当然猜不着。

“是你昔日的小情人提供给我的。”向文并没有明说。

“杨琼?”贺健伟一怔。

“嗯。”向文点了点头,“算你的记性好。年前我和她见过面。她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比小时候更漂亮。”

“你可以把她找着做媳妇嘛!”贺健伟一脸的认真。

“你现在不与我争了?”向文笑了。

“我现在根本没机会与她接触。”贺健伟也笑了。

“可惜她已经在外面找男朋友了。”向文实话实说,尔后又连忙转移了话题,“健伟,你还是帮我把小说稿提点修改意见吧!我知道,由于自己没有亲历城市生活,也没有过打工经历,只是通过看书看报了解的,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肯定写得还不太逼真。”

“我刚看了,基本上没什么大的纰漏,稍作润色即可。我建议你修改定稿后投到《山花》杂志社,这是我省以刊登乡土小说为主的一份很有名气的文艺刊物,每期都有新人新作。我回家过年时还特地买了最新的一期,待会儿我回去拿来给你看看。”

“那太感谢老同学啦!”向文巴不得现在就能把杂志拿到手。

这时,贺水兵刚好用托盘端来了两小碗鸡汤煮糍粑,听贺健伟说要送杂志给向文,便道:“你们慢慢吃,我去帮你们拿。”

“水兵哥,那就麻烦你啦!我把杂志放在卧室的床头柜上了。”贺健伟很有礼貌地道。

贺健伟与向文又边吃边聊。放下碗筷后,二人击掌约定,往后一定找个机会把范华和向俊约在一起,四个同学重新逛逛虎山,在一起好好聚聚。这个时候,范华正在军校升造,无法相邀。

正当二人聊得起劲时,向武急匆匆地赶来了。他与姐姐和贺健伟分别打过招呼后,便对向文说:“哥,家里来客人了。”

“哪个来了?”向文觉得这客人来的真不是时候。

“我不认识。”向武道。

“男的还是女的?”向文又问。

“母的。”向武不耐烦了。

向文和贺健伟同时笑了。向芬连忙一本正经地说:“向武,说话放文明点。”

向武“嘿嘿”一笑,连忙不作声了。

“老同学,既然家里有事你就先回去忙吧!今天也聊了好长时间,往后有机会我们再聚。”贺健伟伸手拍了拍向文的肩膀,“要是找了媳妇,可别忘了告诉我啊!我明天就返校了。”

“八字还没一撇哩!”向文一声苦笑。

“向文,那你就别磨蹭了,早点回去吧!大过年的,别让客人在家里坐冷板凳。”向芬抱着儿子站了起来。

“知道啦!我拿了杂志就走。”向文冲着姐姐笑了。

这时,贺水兵刚好拿着杂志回到了家门口。

向文收下杂志后,与贺健伟挥了挥手,便与弟弟一道起程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向文又追问弟弟:“到底是谁来啦?”

“哥,我真的不认识,是一个长得白皮细肉、胖乎乎的大姐姐。”向武说。

“啊……那我们走快点吧!免得她等急了。”向文感到有点好奇,他并不认识弟弟描述的这个“大姐姐”。

兄弟俩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家门口。家门口放着一辆轻便小巧的红色“凤凰牌”自行车,向文相信弟弟没撒谎。当他进门后,便一眼瞧见了与妹妹坐在一起聊天的“大姐姐”。

“我哥哥回来了。”向芳连忙起身道。

“大姐姐”也站起身来,对迎上前的向文伸出了手,并微笑地说:“你好!我是乡团委书记叶梅。”

“叶书记,你好!”向文一惊,心也随之跳动,赶紧友好地伸出了手,“很抱歉,我刚到姐姐家去了一趟,让你久等了。”

“没事的。我今天是到后湾的舅舅家拜年,顺便来看看你。”叶梅说。

叶梅要比向文矮半个头,齐肩的秀发用缠了绿绒的橡皮筋束在脑后,显身穿着一件十分得体的淡黄色高领毛衣,勾勒出婀娜多姿的优美曲线,难怪向武说她“胖”。

向文不敢多看她一眼,赶紧让坐、倒茶。两个弟妹乘机轻悄悄地出门了。

“叶书记,你是后湾的亲戚?”向文突然问。因为他此前从没见过她。

“嗯。我是向俊的嫡亲表姐。”叶梅如实相告。

“我跟向俊是同班同学。”向文见她没有一点官架子,便“嘿嘿”地笑了,“这么说来,你也比我长一个辈份哩!”

“我与你不同姓,就不扯什么辈份了。”叶梅也笑了,“不过,你叫我大姐我是不会介意的。”

“我还是叫你叶书记吧!”向文似乎不忍心叫她“大姐”了。他知道,既然她比向俊的年龄大,那她也比自己的姐姐年龄大,是名符其实的“大姐大”,但见她生得白皮细肉,叫“大姐”会把她叫“老”的,不如叫她的职务,这样才显得更合适、更有礼貌。

叶梅对向文的情况早有所闻,她打算将他树为典型。所以今天到舅舅家拜年,顺便登门了解一下情况。二人聊了一阵子后,叶梅突然开口问他:“向文,你目前除了搞业余写作,还有何想法?”

“……”向文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眼下,除了种田,他已经把写作当成了业余生活的全部。

“总之,你不能饿着肚子写稿。往后也要想点窍门多赚点钱,改善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叶梅语重心长地说。

“叶书记,我明白了。”向文若有所思地说。


向文对眼前突然发生的这一切感到很茫然、很无奈。

小珍离家出走,说明他俩确实没有缘分。他也早有预感,他和小珍相处在一个特殊的家境中,恐怕只有兄妹之情,没有夫妻之份。

然而,弟妹俩的年龄还小,在外面打工吃得消吗?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对得起长眠地下的爸爸呢?因此,他反复嘱咐弟妹俩:哥哥不指望你们在外面赚多少钱,只求你们注意自身的安全、开开心心地生活……

望着破烂不堪的土砖瓦房,向文常常彻夜难眠。自己想离开虎山,老天不给机会;不该离开虎山的弟妹们,却一个个都离开了。

向文好不孤独。有时早晨懒得起床,一觉睡到半上午;有时起了床也不想做饭,随便啃几口生红苕。

看到向文如此低落,向小英于心不忍,硬是把他接到了自己家中吃住。向小英一向宠爱向文这个大侄儿,从不在他面前说一句重话,可杨楚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他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向文:“文儿,你这样混日子怕不行呀?要是没有什么事可做,就跟我学剃头吧!”

向文听罢低头不语。他心里很清楚,二姑父是口恶心善。

谁知,向小英一听此话,火冒三丈,冲着杨楚就是一顿臭骂:“你个老杂种,滚一边去,跟你学剃头有么出息?!”

向文开始坐立不安了。

常言道,一滴露水养活一棵草。上天既然让我来到这个世上,就一定会给我一缕阳光。蓦然间,他不知哪来的勇气,当着二姑父和二姑妈的面,拍着胸脯很自信地道:“请您们放心,我向文终将不是种田的人!”

“有种!”杨楚一听,当即竖起了大拇指。

“文儿,你就争气点,活个样子给二姑父看看。”向小英也高兴得乐开了花。

这个时候,基层政权体制也随着“分田到户”发生了重大变革。白云人民公社改成了白云区人民政府,下辖的肖石冲管理区改成了肖石冲乡人民政府,向文所在的虎山大队也正式更名为虎山村民委员会。

山区的文化娱乐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虎山村家家户户安装了广播,村委会门前的一棵大樟树上也挂着一只高音喇叭。每天早中晚,县广播电台准时播发本县的新闻,新闻播完后,还播放歌曲和小说、故事等,其乐无穷。

由此,向文深受启发。他想到了写作。

然而,尽管在学校读书时,向文的语文成绩比较好,写的作文也经常被当成范文传阅,但与广播里播放的和报刊上刊登的作品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向文决定先学写新闻报道,练好写作基本功,为日后写文学作品奠定基础。新闻稿件写好后,他就托邮递员带到邮电所邮寄到县广播电台。

写新闻报道除了眼尖耳灵,还要动脑筋组合成文。大概是受爸爸生前的影响,每每遇到写稿卡壳时,向文尝试着抽烟。

向小英并没有公开反对向文抽烟,因为杨楚也是一个“烟囱”,不如顺其自然。她老人家只是对向文如此热衷于写作很是不解,于是时不时提醒他道:“文儿,学么事不好,么要偏偏要学写东西?写东西能养家糊口吗?”

向文听后坦然一笑。其实,她老人家哪里知道,写稿子虽然赚不了大钱,但可以愉悦一个人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向文还想写出点名堂,兴许日后派得上用场。

每天一大早,向文就去责任田忙一阵农活儿。吃罢早饭后,他就在虎山周围采访,寻找可写的新闻素材。到了晚上,他独自一人在家中伏案写作。

由于基层通讯员采写的稿件都要通过邮电所邮寄,因此县广播电台播发的新闻稿件时间性也不是很强,有时向文一天可以写几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磨砺,向文终于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县广播电台几乎每天都要播发他采写的新闻报道。

一时间,“本台通讯员向文报道”成了虎山村男女老幼的口头禅。

向文每个月都能收到县广播电台寄来的二三十张“稿件采用通知单”,每张单子有一个附联——“稿费通知单”。有三角钱一篇、五角钱一篇、一元钱一篇,最多两元钱一篇。

向文拿这些单子到区广播站领取稿费,一个月能赚上十元钱。这对向文来说,真是莫大的幸事,尽管离“万元户”那么遥远,但偶尔也能解燃眉之急。

向文每次领稿费,小表妹桃花都要跟着去玩,她是想混点东西吃。向文也乐意带她去玩。那时候,物价很低,一元钱就能买到很多东西,所以向文也不在意为她花点小钱。每次领到稿费后,他就带她逛街,先帮她买一些零食后,再为自己买些纸张、笔墨和图书。

有一次,向文还特地花几元钱买了一块花布送给桃花做了一件新衣服,让桃花很是高兴了一阵子。

向小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心下暗想:既然桃花这么喜欢大表哥,大表哥也喜欢她,等桃花长大成人后,就招向文做上门女婿,岂不两全齐美、亲上加亲?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文也逐渐感受到了二姑妈的良苦用心。尽管桃花每天像一只跟屁虫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但他只是把她当小妹妹呵护。在他的心目中,桃花与小珍不同,他和桃花有血缘关系,是绝对不可以娶桃花的。

年底,向文被县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并聘为特约记者。区广播站易站长特地从县城里帮向文带回了一张奖状、一个特约记者证和一本新闻写作入门的书,并亲自送上门来。向文感激不尽。

易站长对向文说:“县广播电台台长刘斌很是佩服你,说全县像你这样边种田边写稿的只有区区几人,希望你能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他还让我转告你,别光搞短平快的小稿,多钻研钻研,写写有深度的报道甚至文学作品,这样才有影响力、才有发展前途。”

的确,向文写的新闻稿大都是一些豆腐块,最长的也不过千字文,还没有触及到深度的报道,更没有触及到文学作品。他知道,这还得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磨砺。

“易站长,请代我向刘台长问好!”向文当即表态,“请你转告刘台长,我一定不辜负他的期望。”

“一定转告。”易站长爽快地答应了,并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希望你为全区高考落榜青年树个好榜样。”

向文很自信地点了点头。

送走易站长后,向文正准备返身进屋,忽听站在屋右侧小山岗上的桃花向他这边大声地喊了起来:“大哥哥——细姐和细哥回来啦——”

向文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这可是弟妹俩离家后第一次回家啊!

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弟妹俩,向文甚是激动,便三步并作两步赶去迎接。

突然,向文发现弟妹俩身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小珍吗?他眯起了双眼,笑口一开:“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你们一起回来啦……”

“你怕是认错人啦?”弟妹俩身后的姑娘眨巴了几下眼睛,然后爽朗地笑开了,“我是你的老同学杨琼呀!”

向文一惊,幸好没把“小珍”叫出口,不然掉得大。

记得读小学三年级时,就是因为取悦杨琼而与贺健伟争风吃醋。想到此,向文的脸一下子红破了,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没想到多年不见,你长成大姑娘了。”

杨琼穿着靓丽打扮入时,和小珍一样一头秀发过肩,笑起来也是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向文不敢多看一眼,转身就去接过弟妹俩肩上的行李。

“老同学,我今天可是专程来你家作客的哩!”杨琼突然说。

“欢迎欢迎!进屋喝杯水。”向文喜笑颜开。

“算了吧!我就在门口当站客。”杨琼边说边从挎包里掏出一块男式机械手表,“这是小珍托我带给你的。希望你喜欢。”

“谢谢!”向文接过手表后,很诧异地问道:“你与她在一起?”

“是的。我还与她同寝室哩!不过,与你弟妹打工的地方隔了几十里路。”杨琼道。

向文本想从杨琼的口中了解小珍更多的情况,但杨琼转身就要回家,说是想早点见到妈妈,改天再聊。

杨琼走后,向文这才认真地看了看两个弟妹。两个人都长高了一点。向芳的穿着打扮倒还顺眼,可向武的穿着还是离家前的老样子,且下身穿的裤子还破了几个洞,裤脚也脱线了。

“看来,外面的钱不好赚。开年后你们就不要再出去了,免得在外吃苦受罪。”向文不禁心头一酸,连忙伸手摸了摸向武的小脑袋。

“就怪向武自己不争气。”向芳终于忍不住发话了,“一个小孩子天天晚上跟大人们打扑克赌钱,他挣的几个钱都输得差不多了,这次回家还是我出钱帮他买的火车票。”

向武不好意思面对哥哥,赶紧低下了头。

“算了,别怪向武,要怪就怪那些大人。这些大人真歹毒,连小孩子的钱也想赢。”向文并没有责怪向武,他用双手扳过向武的身子,安慰道:“算了,输了就输了。只要平安回家就好。”

向武立马露出了笑脸。

“你还笑?”向芳见哥哥袒护弟弟,似乎有些不服气,“哥,你知道别人怎么说向武的?”

“咋说的?”向文追问。

向武一听急了,赶紧窜到向芳身边,央求道:“二姐,行个好,别说啦!好丢人。”本来哥哥已经原谅了他,他怕哥哥听了二姐的话又要发脾气。

“没事没事,说我听听。”向文又一把将向武从向芳的身边拉了过来。

“大家都嘲笑向武,指望出去赚个银子,裤子扯得像个裙子。”向芳说罢,哈哈大笑起来。向武自个儿也笑出了眼泪。

过了一会儿,向芳又说:“由于我们出去迟了,所以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活儿,只能跟泥工师傅做小工,工钱不高,生活费又贵,这次回家过年,仅仅带回了三百块钱,还是我瞒着向武偷偷攒起来的。”

“真是难为你们两个了。干体力活儿要吃饱,生活花费多很正常。没攒着钱,哥哥不怪你们。哥哥在农村也能挣钱。”向文鼻子一酸,觉得很对不起弟妹俩。

“我不该和大人们打牌,把攒给哥哥找媳妇的钱也输了。”此时,向武开始内疚了。

“哥哥暂时还不想找媳妇,哥哥要攒钱先帮你们成家。”向文说罢此话,又立马陷入了沉思。

“哥,杨琼知道珍珍姐的情况,你还是去问问她吧!她家就在虎山脚下的石头湾。”向芳看出了他的心思,“我和向武是在火车上碰到杨琼的,一路上还多亏了她的照顾。据她说,她们先到南方,是一个老乡介绍进了一家儿童食品厂做事。由于我们与她们相隔几十里路,所以我和向武从来没有见过珍珍姐,也不知道她的具体情况。”

“先别说这些。你们刚回,坐火车累了,哥哥今天亲自下厨为你们接风洗尘。”向文说。

“还是我来做饭吧!你一人在家也够辛苦的。”向芳抢先围上了抹衣。

“我来烧火。”向武也跟着跑到了灶门口。

望着逐渐乖巧懂事的两个弟妹,向文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这时,桃花气喘吁吁地冲进了门。她一进门开口就道:“细姐、细哥,带糖给我没有?”

“你就知道好吃!”向文故意瞪了她一眼。

“肯定带啦!”向芳连忙笑着打圆场,“哥,你把我的背包打开,里面有一小袋糖果。”

“我只要两颗。”桃花笑眯眯地伸出了两个指头。

“嗯。算你不贪嘴,我多给你一颗。糖吃多了不好,牙齿爱被虫咬。其余的留着过年,反正到过年时还是你吃。”向文拿出糖果后,递给了她三颗。

“谢谢!”桃花很礼貌地点了点头。


向小英早就从菜园地里摘菜回家了,正在厨房与叶梅做帮手做饭,桃花则专门坐在灶门口烧火。

四个老同学从虎山回来后,先到厨房与她们打过招呼,然后又回到进门的堂屋坐着聊天。

“今年的中秋节,真可谓‘大四喜’啊!”向俊突然兴高采烈地大声道。

“此话怎讲?”贺建伟和范华异口同声地道。

向俊朝厨房瞄了一眼,然后得意忘形地说:“我们从卵子绿豆大就在一起玩的四个同班同学,一别四年后今天又团聚了,这是一喜;过了这个中秋节,你们三个都要踏上新的工作岗位,这是二喜;向文带媳妇回家了,这是三喜;我媳妇刚生了一个胖小子,这是四喜。”

三个老同学听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纷纷点头,一致认为他说有道理。

“看来,先逃跑的还没有留在虎山的动作快啊!你居然做爸爸了。”范华发话了。

“不过,他可吃大亏了啊!”贺健伟故作神秘地说。

“什么意思呀活见鬼?”向文连忙笑着追问。

贺健伟也笑开了,他瞅了一眼向俊后,煞有介事地对向文说:“向俊才是真正的活见鬼啊!他自己吃了大亏还不知道哩!你想想看,你找他嫡亲表姐做媳妇,你就是他堂堂正正的表姐夫哥。如今,他这个事实上的叔叔倒要叫你这个事实上的侄儿叫姐夫哥了……”

听罢贺健伟的话,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就连向俊也笑出了眼泪。

“什么事这开心啊?别笑傻啦!”叶梅见四个老同学在堂屋里闹翻了天,赶紧跑到厨房门口探头问道。

“你表弟当爹啦!”向文连忙打岔。

“我也是刚刚听二姑妈说的,表弟媳昨晚生了个大胖小子。那改天我们得去喝喜酒了。”叶梅这话似乎是说给表弟向俊听的。

“梅子,不关你的事,你快去做饭吧!”向俊故意白了她一眼。

“乱套了!全乱套了!连表姐都不叫,还肯叫表姐夫哥吗?”贺健伟禁不住大声惊叫道。

“看来,地方还是没得部队懂规矩啦!”范华赶紧笑着补充了一句。

“你们接着聊吧!我去炒菜。”叶梅立马明白了他们在笑什么,她不再掺和,返身回厨房去了。

待叶梅进厨房后,向俊居然洋洋得意起来了:“我从小就叫她梅子,习惯了,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妥;现在成了大男子汉,还当爹了,就更没必要改口叫她表姐,我不怕她见怪。至于向文,我们的同学关系超过了其他所有关系,所以直呼其名比其他什么称呼都显得更亲切……”

“算了老大,别说这些废话啦!怎么说,你都有理。”贺健伟不耐烦了,继而转掉了话题,“你们看过向文写的小说吗?”

“没有。”范华和向俊同时摇了摇头。

“看来你俩对向文的事关心得太少了。范华一直在部队和军校生活不提,你个向俊,与向文一个小组,怎么也不知道呢?我看你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往钱眼钻啊!”贺健伟又开始责怪起了向俊。

“健伟,你这么说,不好意思的倒是我了。”向文赶紧替向俊解释,“虽然他把心思放在机械上了,但他并没忘记我哩!这几年,他帮了我不少的大忙。我家的两亩水田全都靠他耕,而且他不吃我家的饭、不抽我家的烟,连工钱都打折啦!”

“这么说来,我们的老大还真讲义气啊!”范华当即伸出了大拇指。

“我和向俊高考落榜后,刚好赶上农村‘大包干’,种田的苦头我和向俊都尝尽了,只是你和健伟没尝。”向文对范华说。

“向文,你的文笔不错,往后有机会,你再把你在农村生活这几年的经历写成一部小说吧!让我们好好体味一下。”贺健伟看着向文说。

“有老同学的鼓励,日后我一定会写。”向文满口答应了。

“农村的苦我和向文吃尽了,日后有可能的话,我也想向城里发展,去尝尝城里人花天酒地的生活。”向俊说罢,转眼看了看向文。

“那我也得向三位老兄看齐啦!”向文乐了。

“我提议,我们四个老同学日后一定要相聚桂山城,不见不散。”贺健伟带头伸出了右手。

“好!”

“一定!”

“桂山见!”

四个老同学的手紧紧地攥在了一起。

吃罢午饭后,贺健伟、范华和向俊都要告辞回家,向文也没有强留。他知道,贺健伟和范华难得回家一趟,就多给点时间他俩陪陪自己的家人。

待三个老同学离开后,叶梅便当着二姑妈的面说:“向文,你明天就要到单位上班,我想,我俩下午该去六小组与妈妈打个招呼。”

其实,向文也正准备与叶梅商量此事。如果今天再不去看望妈妈,他明天走了,兴许就有人指他的背脊骨的,说他现在得志了,就忘了生他养他的亲娘。

他想,此时叶梅当着二姑妈的面提出来,比自己提出来更好,更显示了做儿媳妇的孝心。他也深信二姑妈不会为难他俩的,因为此前向文已经与妈妈有来往,二姑妈也默认了。

果然,没等向文开口,向小英便爽快地道:“文儿,你是该带着梅子去看看妈妈了。你和梅子现在都是干部身份,莫留把柄给外人,莫让外人说闲话。你俩现在就去,我下午还要回家帮你装被褥,你们回来后就直接到我家,晚上就在我家吃饭……”

看来,二姑妈现在是真正想通了,不再提什么“下堂不认母”之类的古训了。

“嗯。我们这就去,最迟天黑前赶回来。”向文点了点头。

向小英带着桃花离开岗上湾后,向文便拿着提前准备好了的一份礼品,与叶梅一道往六小组赶路。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我看二姑妈比以前衰老许多了,她为我们这个家真可谓操碎了心。”走了一会儿,向文自言自语地说。

“我知道二姑妈是个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的人,所以我刚才敢当着她的面提出来看妈妈。其实,二姑妈也很孤独,如果妈妈还在岗上湾的话,他们姑嫂二人也一定相处得很开心。”叶梅若有所思地说。

“哎!只怪我爸爸去世得太早了。他老人家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一天的福没享就撒手人寰。”向文相信她说的话不假。

“你现在还恨妈妈吗?”叶梅突然问。

“不恨。在我心里,妈妈永远是我的好亲娘。”向文回答得很干脆。

“嗯。你这么想是很对的。”叶梅认真地点了点头,“听说爸爸去世时,妈妈才三十七八岁,家里没了主心骨,又经常受人欺负……妈妈受的委屈实在是太多了!你当时还在读书,可能还不太知情……所以你是绝对不可以记恨妈妈的。”

二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妈妈家的门口。向文正准备朝屋里喊一声“妈妈”,没想到小珍抱着孩子突然从屋里走出来了。

“小珍——”向文一怔。

“向文哥来啦——”小珍赶紧回头向屋里喊了一声。

话音刚落,但见程凤莲和杨海坤快步跑出门迎接。向文连忙将叶梅介绍给妈妈、大伯和小珍认识,并说今天是梅子当着二姑妈的面,主动提出来看望妈妈和大伯的。这令妈妈和大伯感激不尽,说梅子真不愧是个当干部的,尊重长辈,有孝心,是个好媳妇……

程凤莲赶紧叫杨海坤放鞭炮,但叶梅坚决不同意,说:“妈、大伯,您们要是放鞭炮,就把我当外人了。”说罢,她又逗了一下小珍怀里的孩子:“小孩子睡得真香甜哩!”

杨海坤看了看程凤莲,又看了看向文,说:“那我就不放鞭炮啦?”

“听媳妇的,不放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说说话也行。”程凤莲拍板了。

“小珍,你什么时候回家的?”向文进屋把礼品放下后,又回头看了看小珍。

“昨天带儿子回的。”小珍说罢,脸红了。

“这孩子长得真可爱,多大啦?”叶梅边说边把眼光转向了向文。她似乎是想把这个孩子的相貌与他作个比较。

“才半岁。”小珍的眼睛很尖,禁不住抿起了嘴,露出了那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她是突然想起了自己与向文相处的那段美好的时光。

叶梅是第一次见到小珍,觉得她长得确实漂亮,生了孩子还是那么有水色,难怪向文当初那么喜欢她。于是,打趣地道:“小珍,向文经常在我面前夸奖你,说你在家时帮了他不少的忙,不仅帮他洗衣做饭,还帮他挖过田……”

“小珍,你老公怎么没一起来呀?”向文连忙打岔。他是怕小珍听了难堪,毕竟她说的都是过去的事儿。

“他刚开了一家公司,抽不出身。”小珍认真地看了向文一眼。

“啊……”向文微微一笑,继而掉转了话题,对妈妈和大伯说:“妈、大伯,我明天就要去财政所上班,今天特地带梅子来向您们报个信,顺便来看看您们。”

“文儿,我们两个老的现在有小珍照顾,过日子没问题,你和梅子尽管放心……”程凤莲将一杯茶递到叶梅的手中,抢着答话了。

“文儿,小珍出嫁时,你正好跟四叔到富家寨烧窑去了,由于那个时儿天寒地冻的,所以我就没让妈妈告诉你,你不见怪吧?”杨海坤突然接过了程凤莲的话,如此解释一番。

向文一听傻了眼,怎么又把我和小珍扯到一起了啊?于是,笑眯眯地道:“大伯,我和梅子已经领了结婚证。打算开年后举行婚礼。”

“我的儿不错!”程凤莲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你现在既有工作了,又有梅子照顾,老娘算是彻底放心了,也不会再厚着脸皮去求人了。”

听罢此话,向文觉得自己愧对了妈妈。不是吗?当年,妈妈为了培养我读书,勤扒苦做,付出了很多很多;后来即使离开岗上湾改嫁到了大伯家,妈妈也没有忘记我,还为帮我找工作亲自跑路,且受了那么大的冤气……

而我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恐怕还不如非亲生的小珍这么孝敬妈妈……

“向文哥,我就在家等着喝你和梅子姐的喜酒哩!”小珍突然打断了他的深思。

向文的工作和个人问题都解决了,小珍当然感到高兴。她知道,向文终会有这么一天,只不过这一天姗姗来迟,让他多吃了一些苦头。

“你家老板恐怕不会同意吧?”没等向文答话,叶梅抢先开口了。

“梅子姐,我家老板批了我一个月的假……”小珍这话似乎是有意说给向文听的。

“那就叫他多给你批几个月的假吧!我们要到开年才举行婚礼。”叶梅乐呵呵地笑开了。

……

在妈妈家逗留了大半下午,向文和叶梅见时间不早了,便起身告辞。妈妈、大伯和小珍纷纷挽留他俩在家吃晚饭,但被他俩婉言推辞了。一家人只好送他俩出门。

临出门时,程凤莲将一个大红包塞进了叶梅的上衣口袋,说:“梅子,这是我们两个老的一点心意,你拿着买件衣服吧!”

叶梅无法推脱,只得收下了。

向文心里当然知道,妈妈花在他和梅子身上的钱,都是小珍在外辛苦挣来的钱,他至今还在欠小珍的人情啊!想到此,他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转向了身后的小珍。

就像当年告别小珍去上学时的情景,小珍就知道他这会儿想对她说什么,于是连忙冲着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说了,梅子姐在身边。

向文当即抿嘴笑了,他打心底祝福她找到了自己幸福的归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