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畅销书目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

畅销书目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

卿岁岁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卿岁岁”,主要人物有顾晨陈宝船,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您说这祖宗显灵都显到胡相身上,就是不显到儿身上,真是奇了怪了。”在他看来,只杀一个朱恒,已经很给这位皇叔面子,要是换了别人,这老爹爹也得死。朱棣的这句话一出,百官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当然了,胡惟庸可笑不出来,燕王这不明显骂自己呢么?朱标就不同了,他十分欣慰地看着自家四弟。“长大了,箭术有大长进,胡相,你还是得多练,怎......

主角:顾晨陈宝船   更新:2024-04-09 00: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目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由网络作家“卿岁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卿岁岁”,主要人物有顾晨陈宝船,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您说这祖宗显灵都显到胡相身上,就是不显到儿身上,真是奇了怪了。”在他看来,只杀一个朱恒,已经很给这位皇叔面子,要是换了别人,这老爹爹也得死。朱棣的这句话一出,百官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当然了,胡惟庸可笑不出来,燕王这不明显骂自己呢么?朱标就不同了,他十分欣慰地看着自家四弟。“长大了,箭术有大长进,胡相,你还是得多练,怎......

《畅销书目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精彩片段


顾晨本来是不想多话的,可实在不忍心郑老头回头被老朱记恨。

到时候一把年纪了,还要被弄去当劳役。

多苦啊!

老朱本来就头疼的要死,这回见又出来一个头铁的,脑袋就更加疼了,可还是只能咬牙道。

“说。”

怪谁呢?

御史台的职责是他给的,也是他让御史台去查案的。

现在证据全都确凿,他公开包庇本来就不体面。

要是再因此迁怒正直的御史,那以后岂不把言官的路堵死了。

那谁还敢跟自己说真话呢?

“臣以为,依胡相所说,既然朱县令乃天子家人,不该如寻常人一般打杀,应由天定。”

“既然如此,还不如由天子家人射杀的好。”

“只有天子家人动手,这天下之人自然心服口服。”

这话的意思,是只要你老朱想保人,那大家自然说不得什么二话。

可你不能拿胡惟庸来糊弄大家,大家又不是傻子。

哪能那么轻易相信呢?

“黄口小儿。”

胡惟庸见这家伙又跑出来,和自己作对便道。

“你天子家人沾同族人的血?”

自相残杀,从来都是皇家人忌讳的,老朱的眉毛也紧紧地拧了起来,他可不希望这样。

“胡大人急什么?”顾晨却冷笑道:“怎么,胡大人是想越俎代庖,自己杀天子家人?”

既然人家朱桓是朱家人,凭什么要你胡惟庸掌生死啊?

“你……”

饶是知道御史台的言官口才了的,此时却也不好怼回去。

是啊,他一个臣子。

凭什么掌握姓朱的生死呢?

韩宜可反应过来,立刻上前道:“臣附议,陛下,请让天子家人执剑,亲属回避。”

见朱桓的老爹爹急的跳脚,他又慢吞吞地补上了一句,而后嘲讽地看了胡惟庸一眼。

“朱家的祖宗显灵,自然是会显在朱家的子孙身上,怎会好好的,显在一个外人身上?”

皇权至上,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玩弄皇权的。

“好,好啊,说的有道理。”

老朱哪个恨啊,要杀自己侄子就算了,还要他们姓朱的自己动手。

他抬头看向自己的好大儿,然后轻轻摇摇头。

不成,不成。

这个坏人,绝对不能让标儿来做。

然后又看向老二,还是觉得有些不成。

这孩子小时候倒是机灵,长大了却不怎么靠谱。

他知道自己的心思,做的太明显可是会招人恨的。

老三……

脾气暴躁,本来名声就不好了,还是算了了。

老四嘛。

聪明,也没什么坏名声,不如就交给他算了。

“老四啊,你来。”

朱棣今年才刚刚十四岁,接过老爹的弓箭后就有些为难,可抬眼看到大哥眼底的杀气。

再看台阶下,跪着的受害者,还有部分御史的眼神。

他幼年的心灵,做出了个决定,那就是他要违抗父命。

朱棣拉弓先是对准朱桓的脑袋,然后又对准他的脖子。

最后又对准他的胸膛,给朱桓下尿了箭也没发出去。

“燕王殿下,手下留情啊……”

朱桓的老爹爹老泪纵横,戚艾求情,生怕伤着他的宝贝儿子,看得老朱心里头酸溜溜的。

正要说话,就连自家老四利箭飞出,正中朱桓的胸口处,而朱桓也双脚一蹬,没了气息。

“我的儿啊……”

朱六九见儿子没了,当即便双眼一翻晕了过去。

老朱即刻站了起来:“还不赶紧给人扶下去。”

他转头看向自己的第四个儿子,目光带着责怪,仿佛在说:“让你假射,你还真给人射死了?”

这下可好了,老哥哥还不得给气死。

朱棣努了努嘴,看了胡惟庸一眼,意有所指地道。

“儿子也不知道咋回事,您说这祖宗显灵都显到胡相身上,就是不显到儿身上,真是奇了怪了。”

在他看来,只杀一个朱恒,已经很给这位皇叔面子,要是换了别人,这老爹爹也得死。

朱棣的这句话一出,百官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

当然了,胡惟庸可笑不出来,燕王这不明显骂自己呢么?

朱标就不同了,他十分欣慰地看着自家四弟。

“长大了,箭术有大长进,胡相,你还是得多练,怎么这么大的人了,还不如个十四岁的孩子了?”

你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没我这小老弟会明辨是非呢。

胡惟庸拱手:“……是,殿下,臣一定好生练习。”

我听的是你爹的话,你来阴阳我做什么?

老朱被迫打杀了皇侄,气得他心肝肺都在疼。

“叫那个顾晨过来。”

亏他还提拔这个家伙,结果他就这么点眼力见都没有?

不行,非得骂一顿出气才行。

在一众同僚同情、担忧的目光下,顾晨再一次来到了奉天殿中,刚一进来脑袋上就挨了个奏疏。

“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利用朕的皇儿达到目的,你当真以为,朕不敢动你们御史台的脑袋了么?”

虽然,他确实不想动,也不能动,但谁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犯别的错,不被他老朱逮到别的小辫子呢?

“陛下,臣不曾利用皇子。”

顾晨跪了下来,在老朱盛怒的表情下开始解释这么干的好处。

“只是臣以为,皇亲国戚,并不是可以贪污腐败的理由,今日陛下饶了皇侄,将来的皇亲国戚便会效仿之。”

“陛下,臣以为,让皇子动手,会起到更好的震慑效果,长痛不如短痛,如此让皇亲知道收敛。”

“以后也会知道收敛,以免陛下要因为皇亲犯法之事,时常因此痛苦,这是最好的法子。”

剩下的一条他没说,还可以以此来警示一下皇子。

姓朱不是保护符,犯了法,一样会被追究的。

当然,他有自知之明,皇侄算了,皇子老朱是绝对不可能对他动手的,他可是历朝历代最宠儿子的皇帝。

“长痛不如短痛?”

朱元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他自然明白顾晨说的有道理。

他是农民出身,现在还能找到的亲戚全是苦出身。

当苦出身有了钱和权,也是很容易变成欺负、压迫的人,若是不整治,将来这事还不知道有多少。

“下去吧。”

朱元璋也没心思骂人了,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不可能因为一个皇侄,就拿御史台的官员撒气。

错的不是他们,是自己,自己没能约束好他们。


临近年关,忙碌的御史台终于可以歇上一歇了。

顾晨也摸上了鱼,顺便琢磨着年假如何安排。

明朝的官员,年假是七天。

对,你没有听错,这假放得还没有现代长呢。

这么短的时间肯定回不了家,那估计也只能窝在京城,看看灯会,再陪着媳妇去逛逛庙会了。

不如,写信回去,让哥嫂带小侄子来京城过年?

他们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南昌府,来应天府溜达一圈,见见外面的世界应该也挺好。

这么想着,他便直接写信,请人递了回去。

“光曦,递家信该用民驿,可不能用官驿啊。”

史上最好的师父,韩宜可尽职尽责地提醒他。

“是,先生。”顾晨自然明白,当即便认真道:“下官用的是民驿,可是万万不敢用官驿的。”

刚碍了老朱的眼睛,他现在可不敢在老虎头上捉虱子。

“嗯,很好。”韩宜可见他懂事,心里也很高兴:“昨日陛下召集重臣,想像宋朝一样印钞。”

“禁止金银在民间通行,不过因为要过年了,所以暂且搁置,预备开年以后再说此事。”

“我们都觉得,此举怕是行不通,想劝陛下三思而后行,过年你也别闲着,写份劝谏的劄子开年好递上去。”

作为大明最卷御史,老韩自己卷了还不算数,还要让徒弟也跟着卷,顾晨忍不住有些欲哭无泪。

“还能不能让人过个好年?”

其实大明宝钞怎么说呢,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对明朝初期的经济发展,那是有好处的。

人家朱棣上位以后,就靠着宝钞撑起了五次亲征,和六次下西洋,只可惜早年老朱们滥印宝钞,所以贬值得厉害。

他是不打算劝,倒是打算帮老朱把这事给完善一番。

知道老爷子为什么要印钞么?

因为他为了和元军打仗,铜的重金属都用去打仗了,这就导致铜钱不够用,金银也不够。

可将士要吃饭,大臣要俸禄,干啥不要钱呐?

所以钞是一定要印,只不过绝对绝对不能随便印。

历史记载,大明每年印钞,都要印上七个月。

数量远远超过了金银铜,你说他能不贬值吗?

要想把宝钞这条路做好,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防伪工作要做好,否则岂不是人人都能印钞票,个个都成了大富翁,那还得了?

二、严格控制宝钞数量,一定要有金银铜的备用金兜底,意思就说,有多少金银铜就印多少钞。

如此一来,就不会贬值。

哦,嫌金银铜少?

隔壁日本有有金山银山,只要能把那个给拿下来,宝钞的防伪功能做好,就能随便印。

拿着宝钞和别的国家做贸易,再把真金实银都留在国库里。

大明想不富贵,怕是都有点难。

顾晨点了灯,写了又叉掉,反反复复改了十几遍,才算是完成,然后小心翼翼地誊到了劄子上。

“寒假作业完成,接下来就能好好玩儿几天了。”

他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屋去睡,却见丫鬟小桃子,正坐在门口打瞌睡,顾晨上去叫醒了她。

“天这么冷,回去歇着吧,明儿早上再过来。”

这小丫头才十三四岁的年纪,瞧着怪可怜的。

“老爷……”小桃子醒了以后,连忙拒绝了姑爷的好意:“不必了,老爷,今儿是该奴婢当值的。”

万一主子们晚上要喝水,或者要出恭肯定要人伺候的。

其实她是能进屋睡的,只不过顾晨不是现代人么?

他一想到有多余的人,和他还有自己媳妇在一个屋子里。

嗯,他就不行了。

“回去睡吧。”顾晨看了看天,觉得今夜肯定会下雪:“大过年的若冻病了,也不吉利。”

他是不信这些的,但是为了让人回自己屋子里去睡,所以才故意这么说,小桃子这才答应。

“那姑爷,奴婢告退。”

谁不想冬天回被窝里睡呢,大不了她明日起早点就行了。

苏婉盈还没睡,听到丈夫和丫鬟的对话也没阻止。

反正明日丈夫又不上朝,大概率是要睡懒觉的。

既然用不着人家,那又何必要人熬着呢。

“照着哥哥嫂嫂来信的时候,大概是后日才到,我已经把屋子收拾了出来,相公可要去瞧瞧?”

当初想嫁给顾晨,也是瞧着他无父无母的。

虽然可能没有父母帮衬,可到底不用受公婆辖制,两口子能过自己的日子,那才叫爽快呢。

至于哥嫂,偶尔住几天的事情,她自然不会说什么。

“娘子办事,为夫自然放心。”这宅子本就是媳妇的陪嫁,自然随她安排:“天冷得这么厉害,也不知哥嫂他们有没有住店。”

两人节约惯了,可别因为舍不得住客栈冷坏了,大人还可以将就,小孩子可受#不了。

“是啊,冷得厉害。”苏婉盈递给丈夫一盏热茶,俏皮道:“听说朝廷拨了不少钱粮救济灾民呢。”

“相公,你说等开年,你们御史台是不是又要忙了。”

朝廷往下面给钱粮,下边就会有官员控制不住自己贪污,只要民间有冤情,御史台就得忙了。

“再忙也只是写劄子磨磨嘴皮子。”

顾晨不想好容易休假,还要讨论工作上的事情便岔开了话题。

“明天中午,咱们涮羊肉锅子吃吧。”

天冷了,涮羊肉是最暖身子的,也是他最爱的。

“欸。”涮锅子苏婉盈也喜欢,她笑眯眯地道:“明儿一早,我就让人去城东的麻酱铺子买酱去。”

“他家的麻酱涮羊肉最好,别家可都比不上呢,听说就连宫里的皇后娘娘,也会让人去他家买呢。”

他家的生意超级好,一个卖麻酱的在京师住着四百多平的大宅子,还娶了好几个媳妇儿呢。

所以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的技术水平过硬,那就不愁没有出头的时候。

就像顾晨的琉璃坊,这才刚刚开业不到一个月,就挣了好几百两了,想着大明宝钞即将开始。

他心里就更加坚定,一定要想办法让老朱采纳自己的奏疏,毕竟他可不想挣堆废纸回来啊。


他,被老朱称为奇男子,上一个得此称呼的是王保保。

不过,他年轻的时候,去接韩林儿回应天来。

至瓜步时船翻韩林儿死,老朱却因此归罪廖永忠。

说他派儒生去窥探他的意思,原本该封的公也成了。

历史上,廖永忠就是因为僭用龙凤,被老朱赐死的。

看言官们群情激奋,顾晨内心却有些同情廖永忠,可表面上,却点头附和他们的话。

“德庆侯,实在是太不懂规矩了,实在是该贬。”

僭用龙凤这种事,其实对廖这种大功臣是罪不至死的。

只不过,廖和贪官杨宪走的近,老朱这分明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只是可怜大明朝又损失一枚大将。

廖的水上作战多好啊,去打倭寇的金山银山岂不是香?

早朝还没开始多久呢,御史台的喷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 把廖永忠从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喷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奸臣。

甚至,就连贼子二字都说出来了。

而廖永忠气得脸色涨红,却又一个字也反驳不了。

侯府那么大,有些龙凤图案的东西。

他又不能去一一查问,这锅可以说来的有点冤。

不过,自己功劳那么大,他猜最多也就是一个削爵。

还要不了命,所以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上首的朱元璋,看着廖永忠百般变化的脸心中冷笑。

杨宪之事,尚且有丹书铁卷为他作保。

这回他倒要看看这回,廖永忠能拿什么作保?

如今不怎么打仗了,这些骄悍的武将留着太危险。

还是,一一处置了好,至于对不对得起这些好兄弟。

那就下辈子再说吧,下辈子再补偿他们好了。

朱标看着廖叔,心里满是担忧。

他知道老爹的杀心起了,只怕廖叔是难逃一死啊。

很快,老朱发现。

自己看好的那个小御史,只是随着同僚站出来,表明立场,却自始至终都没人喷廖。

怎么,他心里是有什么想法?

朝堂上,老朱没急着处置,只是暂时让廖永忠闭门思过,然后独独让人把顾晨给留下了。

“陛下让我留下?”

顾晨看着面前的太监云奇,语气里全是惶恐不安。

老朱该不会,是为了上回打架一事,对自己秋后算账吧?

“顾大人,皇爷确实请您过去。”

和别的眼高于顶的太监不同,这位小云奇的太监很是和蔼可亲。

没办法。

顾晨只好厚着头皮跟着走,心中祈祷太子最好在老朱身旁。

这一幕落在胡惟庸的眼里,不由地觉得有些奇怪。

“上位找御史做什么?”

这御史他还有印象,前两个月刚被自己警告过的嘛。

今日他是犯错了,还是上位要提拔他?

刚参完自己的人就被提拔,上位这又是什么意思?

“相爷,我找人打听打听?”

陈宁这个大狗腿子,自然就立刻扒拉上去了。

“嗯,好,辛苦你了。”

胡惟庸现在是右相,如今朝堂上还没有左相。

自己要是,真的想做到一人之下。

那就得时时刻刻知道上位的心思才成,才能保证自己办的事让上位满意。

顾晨来到奉天殿,按照规矩,对着老朱行了跪拜礼。

“臣,御史台顾晨,见过陛下。”

其实在唐朝以前的的时候,臣子们见到皇帝之后,大都是作揖,然后坐下来和皇帝说话。

宋朝的时候是站着,不过紫衣宰辅们还能坐着。

到了明朝,那就得看官职了。

如果官职小的话,第一次见皇帝就得行跪拜礼。

皇帝如果叫起,那你就能够站着和皇帝说话。

当然,像徐达、胡惟庸那些人,除了正式场合以外,都不用行跪拜礼,而且还能坐着说话。

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就需要对皇帝行三跪九叩,而且还需要跪着上朝和皇帝说话。

因为皇帝是坐着的,你站着岂不是要俯视皇帝么?

这让清朝的皇帝们极为不爽,所以都得跪着说话,如果大臣年迈,倒是可以给加个软垫。

就这,还得看你够不够份量呢。

无论双方谈多长时间的话,臣子都必须得跪着说话。

“起来吧。”老朱看起来倒是好说话,语气也温和:“我看过你的奏疏,字写得很是不错。”

作为泥腿子出身的老朱,对写字好、读书好的读书人有种天然的尊敬,只不过这种尊敬不妨碍他砍人罢了。

而且,还不包括孔家那种三姓家奴。

“陛下谬赞了。”

他装作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看,却发现太子这会儿不在,一时间,他心里也不由地有些打鼓。

“前些日子。”老朱开口了:“听说你和另一位御史,在御史台打架,真是好大的胆子。”

见年轻人首次单独奏对,也不忐忑,他有些高兴。

御史嘛,要的就是胆子大。

果然是这件事!

顾晨忍不住闭了闭眼,心一横地跪在了地上道。

“陛下,是臣轻狂不懂礼数,此事实在是不该,只是臣刚成亲,不好让媳妇变成寡妇。”

“臣愿辞官回家,闭门思过,还望陛下原谅。”

俗话说,阎王也讲三分人情味呢。

你老朱就算是阎王投胎,也不能这么不讲人情味儿,让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变寡妇吧?

“行了。”老朱语气带着笑意:“你那哥哥嫂嫂,卖了十几年包子馍馍,才把你送到了如今的身份来。”

“你要是辞官了,如何对的起自己的家人呢?”

他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所以也知道这事不现实。

“咱问你,你觉得,咱该如何处置德庆侯啊。”

老朱目光幽幽的,显然这事说好了就还好说。

那要是说不好的话,顾晨自己就得小心些了。

“陛下,臣在御史台任职,在其位谋其职才对,这刑狱之事,陛下恕罪,臣不敢擅言。”

御史,是监察官而已,又不是刑部的官员。

老朱真是的,干嘛要和自己这个小七品过不去呢?

得罪人的事,问自己做什么?

“无碍。”老朱不觉得生气,还觉得有点高兴:“你只管说,说好了,有奖,说错了咱也不罚。”

他最讨厌乱管事的官员,像那种户部的官吃吏部的饭什么的,就是他最讨厌的官员。

瞧瞧,这位小顾御史就很好嘛。


虽然按时间推测,哥嫂应该后天到,可第二日顾晨起床还没一会儿呢,就听见有人在敲门了。

小厮投石、问路见状,连忙上前去开门。

“大爷,大奶奶到了,老爷,夫人,大爷和大奶奶到了。”

听到动静,小两口连忙出来,便见顾淮和严氏牵着顾灏进门,两人手里都拎着东西。

“应天府虽然什么都有,可这些都是我们的心意,小叔和弟妹,可千万不要嫌弃才好。”

顾家夫妻淳朴,带的都是一些自己做的干货,还有她自己做的鞋子袜子什么之类的。

虽然不值几个钱,可礼轻情意重嘛。

“嫂嫂这是说哪里的话……”

苏婉盈去拉严氏,顾晨则上前拉过侄子比了比身高。

“哟,好小子,又长高了,书读得怎么样?”

这孩子的开蒙有点晚,也不知道赶不赶得上其他孩子。

“云先生说还行。”顾淮忙道:“说灏哥儿还是很有天赋的,虽然晚了点儿,倒是也碍不着什么事。”

顾晨这才放心,一家人说了会儿话,顾淮才说起进京的所见所闻。

“今年这雪是真的大,这一路上,遇到好多被雪压垮屋子的,冷死饿死的老人孩子也不少。”

“几乎每路过一个村子,都能听见一些哭声,估计越往北走就会越难,那些商老爷也是真忍心。”

“趁机起价,平日那些卖两、三文钱的精白米的,如今十几文,客栈那些掌柜也是……”

顾淮是苦出身,絮絮叨叨地说着穷苦人家的那些事,还不忘,对着弟弟给出自己的建议。

“我看啊,就该让陛下,把那些发难民财的人都给抓起来,大打三十大板,那才解释呢。”

闻言,正和弟妹说话的严氏,忍不住对他翻了个白眼。

“小叔别理他,他啥也不懂,在外头的事自己拿主意,可别听你哥的,别耽误了你。”

对着皇帝说的话,那是能胡乱说的吗?

两人才刚到,就吵了起来,顾晨却和苏婉盈笑了起来。

其实吵吵闹闹的,也有家的味道的。

既然哥嫂到了,那就提前涮火锅,顾晨早让人做好了涮火锅的桌子,桌子中间被挖了一个空,周围铺了泥。

泥中间放着自己发明的蜂窝煤,上头是个铜锅子,里头是养骨头汤,咕嘟咕嘟冒着水泡泡。

桌上摆了十几盘羊肉,还有两盘绿油油的小菜,每人面前一碗麻酱,看得三人直咽口水。

严氏不赞成道:“小叔,就算现在咱们家好过了,就算是过年,可这是不是也太过了些。”

“这肉贵着呢,我进城时都问了,要五十文一斤呢,还有这菜,比肉都还要贵些……”

一桌子肉菜,起码得五百文钱,就为了吃顿饭?

这样,是不是也太奢侈了。

“你嫂子说的是。”听说菜比肉贵,顾淮也有一些心疼:“有那钱,买肉多好,这菜有什么吃头?”

说着,他便迫不及待涮了筷子肉,沾上麻酱就往嘴里送。

“啪。”

严氏打掉了他手里的筷子,瞪了他一眼道。

“大家可都还没有动筷子呢,饿死鬼投胎呀你。”

如今小叔身份不同了,弟妹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

人家既成了家,那他们就是客人,既然是客人,怎么可以没人家允许,就先动筷子呢?

这不是招人讨厌吗?

“诶,一家人不必客气,吃吃。”

顾晨立刻拿起筷子,亲自给嫂子烫了筷子肉。

“嫂子不必担忧我们,我最近找了个赚钱的法子。”

“不过是吃些肉,吃不穷的,快吃,吃完了再让人切就是,来,娘子,大哥,灏哥儿也吃。”

顾晨给每人都烫了肉,又笑嘻嘻地补充了一句。

“咱们啊,婉盈可是买了一头大肥羊呢。”

买一头羊虽然有优惠,可也花了两三贯钱呢。

这要是放在几个月以前,他才舍不得买呢。

听说他挣了钱,严氏又有些担心:“小叔啊,虽然我没读过书,可也是听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

“你如今是御史大老爷,咱们宁可过得穷一些,可也不能做对不起百姓,对不起朝廷的事啊。”

自从小叔当了御史,也不是没有人来讨好他们两口子,送吃的送穿的,还有送地和铺子的。

他们是一样也不敢拿,就怕拖了自家小叔的后腿。

“嫂嫂放心吧。”苏婉盈笑道:“有我看着相公呢,且相公是读圣贤书的,又怎么会如此不懂事呢?”

她都打算好了,若是丈夫一直是七品也就罢了。

但凡能升到四品,她绝对不会再沾惹生意的。

听见弟妹的话,严氏倒是放松了些,高高兴兴和大伙吃起了肉,谁知才吃饭一半呢。

顾家的门又响了,投石回来说来了两位男子,说是顾晨的同僚,过来给两人拜年的。

拜年?

谁除夕拜年啊?

“我去瞧瞧。”顾晨起身猜测道:“应该是宝船和韩大人吧。”

除了这两人,应该还没有人注意到自己搬了新地儿。

谁知看到来人之后,顾晨的双腿都要给吓软了。

“皇……皇……”

原来说老朱喜欢突袭臣子家的事,居然是真的么,可是他这么一个小官,老朱怎么也带着好大儿来串门呢?

老朱伸手拽住了他,不让他跪下去,然后冲着正厅里,好奇地看向他们父子的人笑了笑。

“我是黄大人,顾大人你的同僚。”

过年了,他出来转转,刚去看老韩的家还有陈宁家里。

呵,那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韩宜可的屋子破败,大过年也就只吃一盘子饺耳,还有二两的烧酒,陈宁日子就好过的多去了。

三进的宅子,奴仆环绕的下人,还有美酒和佳肴。

他就觉得奇了怪了,怎么都是御史中丞。

这日子,差别就能这么大?

所以,他便又来顾晨这里瞧瞧,看看他过得如何。

待走到正厅里,看到满桌的肉,老朱不由地食指大动。

“顾大人,你应该不介意,再多添两双碗筷吧?”

看来这个小顾大人,小日子过得非常不错啊。

虽然比不上陈宁,但是也比韩宜可好得多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