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元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喝口茶”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陈元朱元璋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内容介绍:头。“既然只是顺道的事情,朕自然愿成全先生!”天幕前。但凡带兵打过仗的将军们此时有一个算一个脸色都绿了。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二人头一回这么整齐,有志一同气的跳了起来,声如洪钟的怒吼。“混账阉人,懂他娘的打仗啊?!半路改道增加里程,大军不用吃粮草啊?!”“干他娘的!有本事到俺老程跟前说啊,看俺老程不一巴掌捏碎......
《完整作品阅读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彩片段
“二十万大军啊,炽儿你听到了没?是二十万,不是二十个人啊!!”
朱高炽脸色惨白,嘴唇哆嗦。
“是啊、是啊,是二十万百姓啊……”
朱棣眯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天幕,瞳孔中闪烁着狼一般的凶狠光芒。
“朱、祁、镇!真是个好孩子啊!!好得很啊!你最好盼望着瓦剌那群废物被朕打破了胆子,不敢与你相抗衡,没发现大明落到了你这样的蠢货手里……”
否则,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
与瓦剌战斗这么多年,朱棣深知,瓦剌是群吃肉的野狼而非柔弱的绵羊,他能镇得住瓦剌,不代表朱祁镇也有那个本事。
而一旦敌人发现了大明的稚弱,绝不会善罢甘休!
洪武年间。
蓝玉和徐达等武将捏紧了拳头,眼睛冒火的死死盯着天幕上王振得意的脸,几乎要呕血了。
“这个混账!!区区一个阉人,安敢带兵二十万?!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这对武将来说,简直堪称噩梦中的噩梦!
朱元璋咬牙切齿,勃然震怒。
“朱祁镇,真是朕的好儿孙啊……太监固然该死,但他身为堂堂天子竟然放手让一个太监去带兵,哈哈哈哈!真是笑话啊!”
“不愧是能称得上遗臭万年的‘好皇帝’啊!我大明何德何能得这么一个宝贝!”
堂堂洪武大帝,已经快被气懵了,当然,他恐怕的没想到,这不过只是一个开始。
朱祁镇做出的让人血压高升的事情,何止这些!
他能凭一己之力,把他的祖宗们活的气死,死的气活!
天幕继续悠悠的播放。
军营中。
太监王振近日里唉声叹气食欲不振,帝心忧之,亲自慰问。
“王先生,大军已然出发,您为何如此郁郁不乐?”
王振装模作样的咳嗽了两声,幽幽一叹。
“奴婢多谢陛下关心,奴婢并非郁郁不乐,只是有些近乡情怯,想念多年未见的家人罢了。”
朱祁镇惊讶道。
“朕竟不知,此处快到王先生的故乡了么?”
王振眼睛微亮,连忙道。
“是啊,虽说不在大军行进路上,但也并不算远,奴婢一介阉人,此生也没什么其他念想了,陛下可愿全了奴婢一片思乡之情?”
朱祁镇不消多想,便爽快的点头。
“既然只是顺道的事情,朕自然愿成全先生!”
天幕前。
但凡带兵打过仗的将军们此时有一个算一个脸色都绿了。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二人头一回这么整齐,有志一同气的跳了起来,声如洪钟的怒吼。
“混账阉人,懂他娘的打仗啊?!半路改道增加里程,大军不用吃粮草啊?!”
“干他娘的!有本事到俺老程跟前说啊,看俺老程不一巴掌捏碎他的脑袋!”
唐太宗年间还算繁盛,但将军出兵也往往都是精打细算的。
一人吃一口粮草,二十万大军就是二十万口!
汉武帝年间经济相对较弱,粮食一直都是稀缺资源,故而汉武君臣对此的感触就更深了。
刘彻和卫青等人脸色绿的简直像活活泼上了染料一样!
“朕日他祖宗十八代的畜生阉人!真想抽刀剁了他!你大明的粮草吃不完给老子啊!居然让这么个畜生作践!!”
卫青也恨得咬牙切齿。
“阉人惯会装模作样魅惑皇上,该杀!!”
冠军侯霍去病更是直接辛辣而又一针见血的点出事实。
“此阉人必为行军打仗一大祸患,此时不杀,悔之晚矣!”
而明朝的君臣们更是恨得巴不得爬到屏幕里啖其肉喝其血!!
也先打败了朱勇,前方便一路畅通了。
由王振带领的明朝大军猝不及防与也先部族迎面撞上,明军此时又累又饿,疲惫不堪,而也先部族则是刚刚取得了一场痛快的胜仗,士气大涨。
尽管占据着绝对的人数优势,明军也仍旧狼狈不堪的全军败退。
“敌军败退,我们为何不追?!”
“敌方人多势众,不可轻举妄动。”
也先勒住马匹,冷冷的看着大明军队撤退回去,并未选择第一时间追赶。
二十万人啊!被人家两万人打的狼狈退回,这哪怕是在整个战争史上也是相当炸裂的局面!
大明王朝由朱棣和朱瞻基打出来的赫赫声名在这一战中被败了个干干净净!!
天幕前的朱元璋和朱棣再怎么做好心理准备,看到这一幕也仍旧是没忍住再次砸碎了无数桌案,怒发冲冠。
“窝囊!窝囊啊!!老子什么时候打仗也没这么窝囊过!!”
朱棣恨得咬碎了后槽牙,暴怒之下头发都竖了起来。
“他二十万人打两万那么屁点人,竟然被人家追的抱头鼠窜,难不成是我大明儿郎不够雄壮威武么?!这么窝囊的败法,大明的脸都让你们特娘的丢完了!!”
洪武年间。
蓝玉忍不住拍桌而起,怒声道。
“这群废物!这样的仗能打成这样,不如别在这丢人现眼,回到娘胎里头回炉重造吧!!”
徐达也一言难尽的骂了两句。
“要是当初咱们反元的时候有这么多军队,早就把这天下给上位拿下来了!”
……
天幕继续播放。
也先的观望勉强给了明军一点喘息的机会,但王振很快就像视频前的众人展现出了他的愚蠢。
也先在此时黄鼠狼给鸡拜年一样递出了和谈的战书,王振大喜过望的相信了,立刻便准备带大军走出安全区与也先汇合以求和谈。
王振是蠢材,不代表他带来的那些将军大臣也是蠢材。
熟知兵法的兵部侍郎和大将张辅樊钟等人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立刻便求见皇帝。
但更为荒谬的地方也正在此。
皇帝带来的这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将军们若是想要见到皇帝,必须得对王振下跪,且需膝行禀告后才能被传话。
何等可笑!
樊钟和兵部侍郎等人顶着滂沱的大雨跪在皇帝营帐之前,然而在他们面前的只有满脸轻蔑的太监王振。
“陛下!不可相信也先此人,他突然要求和,必然有诈啊!”
王振眯着眼睛,阴阳怪气。
“陛下正在休息,你们有话跟咱家说就是了,高声大呼若是吵醒了陛下你们该当何罪啊。”
兵部侍郎愤怒的瞪着王振,口中大骂。
“事关重大,你一个太监安敢延误军事?!滚开,我要见陛下!”
王振脸色一阴,挥了挥拂尘,冷冷的瞪了兵部侍郎一眼。
“来人,把他给我拖下去,搅扰陛下休息,仗则!”
樊钟连忙拉住了兵部侍郎,脸上挤出了一抹笑来,讨好的道。
“王公公,您别跟他一般计较,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让我们见陛下一面。”
王振斜了斜眼睛,樊钟连忙从身上摸出了一个荷包,小心翼翼的塞到了王振的手里。
“哦,您看我这不懂事的,王公公,您收着。”
太监甩着拂尘大摇大摆的转身离开了,滂沱大雨更加呜咽,呼啸着打在樊钟和兵部尚书的脸上,像是在悲泣。
天幕上开始滚动翻卷着一行一行的字,速度由于数量叠高也越来越快。
但这不影响天幕之下众人清楚的看到。
朱棣和朱允炆谁是更好的皇帝??这尼玛还用选!谁搞出来的脑残投票啊!
就朱允炆那个妄想着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蠢材也配和永乐大帝比??侮辱谁呢!
各个位面的建文帝们顿时脸色难看的像是吃了几吨狗屎一样,尼玛的你们才是侮辱谁呢?!
judy犯了什么错沦落到和朱允炆相提并论的地步?!要是朱标拿来比勉强还差不多!
别逗了,朱标也绝对比不上朱棣好么!千古一帝是说出就出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朱标虽说在武功上比不上朱棣,但在文治上说不好比朱棣强呢。
标吹省省吧!朱棣文治上难道就差了么?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运河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够名垂千古了!永乐之后再无大帝!!
永乐之后的皇帝们顿时脸色一绿,阴恻恻的盯着屏幕,很是不忿!
棣吹也省省吧!朱标要是活久一点还轮得着朱棣?就明初老爷子给朱标留下的班底,也不一定就比朱棣差啊!
朱元璋猝然坐直了身子;???
扯淡!永乐大帝放你这儿跟大白菜一样谁上都行啊?
成百上千的弹幕交替着滚过,但最上方关于朱棣和朱允炆的投票却是毫无悬念的。
朱棣完全是呈碾压式吊打了朱允炆!
洪武年间。
随着弹幕上的争执无意间把朱标早死的真相暴露了出来,洪武上下便陷入了死寂。
那个被朱元璋视作板上钉钉的地继承人的太子朱标,在朝中已然有了一套自己的小班底的太子朱标,竟然是突兀的英年早逝了!!
毫无疑问,这将对大明王朝是个巨大的打击!
朱元璋用力闭了闭眼睛,嘴唇颜色有些苍白。
“原来,老大竟……”
为何他要越过朱标立皇孙为帝,这一切都清楚了。
朱标茫然的抬头看向父皇,只见朱元璋像是个挫败的困兽一般满脸痛苦的看向了他,嘴唇有些颤抖。
“老天爷若是要惩罚,便惩罚咱好了,为何要让我儿先我一步而去?留咱这老头子活在世上做什么!”
群臣大骇,惊恐万分的齐齐跪下。
“上位还请收回金口玉言啊!”
朱棣看看魂不守舍的朱标,咬咬牙,跳出来大声道。
“父皇,既然已经早知道了这件事,对我们就是好事!这样我们就能号召天下名医给大哥看病啊!”
朱元璋骤然恍悟一般,连忙站了起来,眼睛大亮。
“对!对啊!传咱旨意,召天下名医入宫,凡提出线索者重赏!”
解决完了一桩心腹大患后,朱元璋猛松口气,跌坐回了皇位上。
此时,老爷子才有功夫打量几眼朱棣,鼻孔里出了口气。
“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小子,看来后世对你的评价倒是不低啊。”
朱棣脸色涨的通红,哼哧哼哧不敢接话。
“父、父皇……”
朱元璋只是轻哼一声,便将视线转回了屏幕上。
蓝玉等人对视一眼,倒是隐隐瞧出来了,此时朱元璋不仅没生气,心情竟还算是不错呢!
看来,日后朝中局势不好说了啊!
几个朱标的老班底满脸苦涩,连连叹气,却也无可奈何。
永乐年间。
朱棣被后世弹幕上毫不遮掩的彩虹屁吹的脸色有点通红。
要知道文官们就算吹彩虹屁也大多都是委婉含蓄的,哪有后世那么直白的。
而朱棣的脸皮在一众厚脸皮皇帝之中,毕竟还算是比较薄的了。
朱高炽咽下了笑意,没敢表露出来,只在一旁满脸佩服的附和。
“父皇千秋万代,后世之人对您很是崇拜呢!”
姚广孝倒是更加直白。
“陛下当然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
废话,朱棣是他亲自发掘的,便是现在他也从来没觉得朱允炆有资格和朱棣相提并论。
朱棣有些恍惚,还隐约有些不敢置信。
他谋权篡位,早就不指望后世有什么好评价了,只盼望着别把他钉在大明的耻辱柱上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却未曾想,后世竟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朱棣心中有些骄傲,又有些惴惴不安。
“爹他……想必此时也在看着吧。”
朱棣甚至做梦一般幻想了一番,他爹不知有没有为他而骄傲呢?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酸溜溜的盯着天幕上划过去的弹幕,很是羡慕。
“且!好幸运的家伙,谋权篡位居然也没人骂他?后世子孙怎么没狠狠的把他订到耻辱柱上呢!他丫的这会儿指定美的不得了!!”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在一旁无语凝噎。
仿佛刚才还在对他谋权篡位嗤之以鼻的人不是陛下您一样!!
“可恶,朕也想知道后世怎么评价朕的!怎么不给朕来一个李渊和李世民谁是更好的皇帝投票呢!”
对李世民不甘的碎碎念,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咸鱼脸,懒得作评价了。
刚才是谁还在说什么‘史笔如铁就史笔如铁,随他评去’呢?!
至于李世民大逆不道的直呼李渊名讳这点事儿,众臣子全当自己聋了没听到。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算魏征恐怕也懒得在这点小事儿上得罪李世民!
汉武帝年间。
刘彻也颇有些酸溜溜的。
“这家伙还真是幸运!千古一帝就千古一帝呗,还什么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呸!呕,恶心死朕了!”
卫青和霍去病对刘彻倒是很有信心。
“陛下,咱们不必眼红他人,您必然也将是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
桑红羊也默默的颔首。
“陛下武功卓然甚至胜于文景二帝,想必还是有机会争夺一番这光荣的名号的。”
其余众臣子也纷纷齐声附和。
“陛下万岁!我大汉王朝必因陛下而煊赫!”
刘彻傲然的扬起头。
“那是当然!朕绝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位有着这样气吞山河的气概的男人!他若是不傲,也不会硬生生打的蛮夷畏畏缩缩那么多年!
而明堡宗之前的明朝皇帝,毫无疑问此时几乎全都快要活活气晕过去了。
天幕之下。
永乐年间。
“混账!!”
永乐大殿上响起震怒的爆喝!
高居上位的帝皇满脸铁青,像是一头鬃毛炸开的雄狮。
永乐大帝深吸了口气,用尽全力压下震怒,掰着指头咬牙往后数。
“让朕算一算,若是不带建文,朕是第二代,炽儿你是第三代,你的太子就是第四代,这个上榜的混蛋就是第五代!!好,好好好!竟然离得还不远呢!”
朱高炽鲜少见父亲对子嗣发这么大的火,有些心惊,连忙道。
“父皇息怒!儿臣这就把瞻基叫来,让他认认这个孩子有没有出生!”
朱棣冷冷扫了他一眼,语气寒凉。
“朕知你心情仁慈,但此事事关我大明国运,你是太子,不必朕提醒也该清楚这些,若敢和朱瞻基串通瞒着朕耍什么花花肠子,朕就打断你的腿!”
朱高炽脸色惨白,点头应是。
洪武年间。
大殿上的气氛死寂,洪武臣子几乎已经麻了,熟练的低着头不敢说话。
“朱祁镇,明堡宗,好啊,好样的啊,我大明有他还真是光荣啊……”
朱元璋磨了磨后槽牙,周身的阴沉几乎如有实质。
就连小朱棣和朱标都默默的离远了点,不敢触这个霉头。
怒极之下,朱元璋反而气笑了,森森的盯着天幕,一错不错。
“连着四代明君的积累都不够他挥霍,哪怕皇位上放一头猪恐怕都比他强吧?倒真是让朕好奇啊!”
洪熙元年。
洪武永乐两朝由于太过恼怒于朱祁镇,而暂时忽视了弹幕里透出的其他信息量。
但洪熙君臣这边可实在没法忽视。
朱高炽:……笑不出来。
论刚登基就得知自己该死了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不等臣子们担忧的开口劝慰,朱高炽便幽幽的叹息了一声,神色复杂道。
“罢了,朕活到今日已经四十有八,也算是到了岁数了,这也许便是天行有常吧。既然知道瞻基上位之后是位好皇帝,朕也就安心了。”
朱高炽早早便监国,本人又没啥皇帝瘾,哪怕得知了自己当得时间短,也没啥不甘心的。
毕竟当了皇帝才发现与之前没什么两样,最多就是臣子的称呼变了。
“至于朱祁镇那个孩子……”
朱高炽脸上露出了一抹犹豫迟疑之色,最终还是化作一抹浅浅的叹息。
“也罢,朕毕竟只是阿翁,还是留给他的耶耶做决断吧。”
……
天幕之上。
盘点的标题盖棺定论,其上的那个‘英’字被一抹血色慢慢抹掉,被‘堡’字所取代。
盘点二,“遗臭万年”明堡宗朱祁镇。
对了,这样看起来才顺眼许多。
画卷缓缓的铺展开来,垂暮的喘息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明宣宗朱瞻基气息奄奄的躺在床上,握着几位朝臣的手,哀哀托孤。
“朕要死了,可朕的太子如今才九岁,他正需要你们的帮助啊。”
“请陛下放心!”
得到帝王如此信重,几位朝臣纷纷眼含热泪,心中甚至感动的把自己都类比成写下出师表的名相诸葛亮,下定决心绝不辜负帝王所托。
朱瞻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宣德年间。
朱瞻基皱着眉头不解的看向了天幕。
“杨士奇、杨荣、杨溥,还有张辅……”
这些大臣们都是朝中的肱股之臣,想来自己将死之时选择这几位留给下一代帝王是花费了许多心思的,哪怕他当时只有九岁,但朝中有这几位臣子撑着,还能出多大的乱子不成??
狼居胥山!!
视频的开头这宛如先导片一般的画面刚一出,立刻在历朝历代掀起了轩然大波!
明朝洪武年间。
徐达豁然起身,就连朱元璋都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封狼居胥!!”
他们可是亲手打下的天下,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封狼居胥到底是多么大的荣耀!
身为一位帝皇,朱棣竟然拿到了封狼居胥这样的功绩么?!
这是怎样一位武德充沛的帝王!这又是一个怎样英武的雄主!
单单是这样一个功绩一出,明初的这些班底们便立刻心里对朱棣这个千古一帝的名号服气了不少。
徐达哈哈大笑了起来,捏着拳头狠狠挥舞了一下,兴奋道。
“好啊!好啊!上位,您的英武没有断绝啊,咱们大明王朝后继有……”
汤河眼皮抽搐了一下,狠狠在后面给了徐达一脚,低声警告。
“赶紧闭嘴吧!”
徐达后半句话被迫吞回了肚子里。
还尼玛后继有人呢!没瞧见上位现在的脸色么?!
要是这事儿是太子的功绩,整个大明王朝都跟着过年了!可关键是这特么不是啊!!
汤河心中暗暗叫苦,心道这尼玛都叫什么事儿啊!
朱元璋瞥了徐达一眼,看的他毛骨悚然咽了咽口水,这才挪开视线。
朱元璋又转头看向了蓝玉。
“蓝玉,你怎么看?”
身为明初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蓝玉同样有着封狼居胥的傲人功绩,正是因此,他在明初的地位才不可撼动!
蓝玉闻言,思索片刻,便颇为敬畏慨然的行大礼道。
“上位,臣以为凡事术业有专攻,若为武将武德充沛已然值得敬佩,而作为帝王,既能治理偌大王朝,又可封狼居胥,实乃天骄,纵然臣亦侥幸得过封狼居胥的美誉,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运气,比之这位永乐皇帝,臣愧不如远也!!”
朱元璋闻言露出一抹笑容,亲自伸手扶起了蓝玉。
“爱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咱能有如今的天下,爱卿功不可没!让咱说啊,这混账小子再如何厉害见了你也仍是要爱戴有加的,爱卿快快起来!”
蓝玉面上大惊连连摆手,心中却是暗松口气。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一关好赖算是勉强过去了!
不过瞧着上位这意思却是叫人不得不深思了啊……
朱标在下面和朱棣窃窃私语。
“老四,你可真厉害!日后竟然比蓝玉大将军还要威猛!”
“大哥,你可别笑话我了!蓝玉大将军那般勇武,我哪里比得上啊!”
朱棣面上大惊连连摆手,眼角余光却悄悄的瞥了一眼天幕,心中微微有些好奇和期盼。
那便是未来的自己么?未来自己真的能有那么厉害的功绩么?
与此同时,小judy仍旧没发现的一件事是——your 爹地 is watching you。
汉武帝年间。
刘彻颇觉兴味的坐直了身体。
“哦?封狼居胥么,看来后世倒也并非全都是些废物啊!竟还有些勉强能与我的冠军侯比较比较的家伙!”
霍去病无奈的看向了刘彻。
“陛下,您怎可对后世如此轻视,泱泱华夏,人才济济,臣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况且那位可是一位帝皇啊!”
刘彻撇了撇嘴,切了一声,颇为不甘。
“又不是我大汉的帝皇,哼!最好别让朕知道朕的大汉王朝灭在哪个混账的手里!”
卫青叹口气。
“陛下,天下合久必分,后世已不知多少年了。”
刘彻又如何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这位以武为号的帝王自也有自己的傲气在。
“不过是打些蛮夷废物,勉强只能算是合格,不如说这些废物居然还没有被后代彻底并入炎夏版图,才是让朕惊讶。”
刘彻皱了皱眉头,总觉得有些古怪。
强汉强汉,大汉王朝在同时期的整个亚洲大陆都是毫无疑问的霸主,蛮夷之流无不闻汉色变,尤其是在汉武帝统治之下的大汉王朝。
大汉的铁蹄征战北上从来都是如入无人之境!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拍手称赞。
“好呀好呀,哈哈哈!为帝者就是要如此勇武!朕真想与之好好结交一番!”
尉迟敬德黑脸上浮上激动之色。
“陛下,俺看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真想现在就上阵领兵去杀他个七进七出的!”
程咬金瞪了他一眼。
“你个憨货,少在陛下面前丢人现眼!再说了,就算现在陛下要点兵打仗,也是让俺带兵才是,哪里轮得到你!”
“程咬金!你说什么?!想打架是不是!”
“打就打!俺怕你不成?”
魏征和长孙无忌见状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李世民又摸了摸下巴,敏锐的察觉到了朱棣这庙号的古怪之处,眼神微微透出了一抹幸灾乐祸。
“明成祖啊,既是祖又非太祖,倒是有意思……”
这两个字信息量可不小啊,是个人精都咂摸出几百个味儿来了。
“朕没脸啊!朕没脸啊!!”
汉高祖刘邦年间……
三国曹操年间……
历朝历代的无数帝王将士都被朱祁镇此举给震的头皮发麻。
他们挠破了头皮也想不明白,这朱祁镇到底是哪里来的胆子敢杀于谦的,他莫非以为史书记不住他的大名,嫌自己还不够彪炳史册么?
……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被架上绞刑架上的时候,于谦表情平静的不像在赴死。
周遭的百姓几乎哭干了眼泪,跪在地上恳求着帝王仁慈,却只是惹得朱祁镇不耐烦的着人挥退。
将士在悲泣,百官在抹泪,就连手握长刀的刽子手都双腿哆嗦潸然泪下。
“于先生,我今日砍了你的头,来日下了地府,我的妻儿乡里恐怕做鬼都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
于谦却只是摇摇头。
他隔着人群远远的看了朱祁镇一眼,又像是在透过朱祁镇看向其他人,一刹那神色有些恍惚。
“……陛下,臣想睡一觉了。”
刽子手在徐有贞和石亨等人的催促之下双手颤抖的握紧了刀柄,泪雨滂沱的狠狠斩下!
脑袋咕噜噜的落地,百姓的嚎哭声几乎要掀翻了整座北京城!!
刽子手对上于谦的眼,双腿发软的跪倒在地,骤然古怪而又尖锐的哀嚎一声,拔起长刀反手砍了自己的脑袋!
“我枉杀于先生,愧不敢独活!!”
【史记,于谦身死当日,北京城被哭声洒满,就连杀他的刽子手都因愧疚而自杀身亡。】
冥冥时空之中。
在某一个已经遇到了于谦的永乐王朝。
朱高炽泪如雨下,双手颤抖。
“睡吧、睡吧……到了下头去,我还给你盖被子!我替大明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是我老朱家的孽障对不起你啊!!”
高位之上已至暮年的永乐大帝沉默的背着手,视线幽远又深沉的隔着一道屏幕落到于谦身上。
“永乐众臣……随朕一起恭送于先生!”
“恭送于先生!!”
永乐大臣们神色动容,纷纷朝着于谦的方向拱手作揖相拜。
宣德年间。
朱瞻基平白无故像是老了数十岁,疲惫无比的深深哀叹了一声。
“于谦死了……他是个救国的大功臣啊,皇帝却把他杀了,尔等说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
“朕既然这一生辛劳为大明做下来的功绩,都不如他朱祁镇轻轻松松挥霍几年的,那朕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生下来?不该接了爷爷,爹爹的班,做了这大明的皇帝?”
群臣闻言顿时大恸,哭声连片。
“陛下!万不可说这样的话啊!”
“陛下,太宗和仁宗素来是以您为骄傲的,您万不可妄自菲薄啊!”
……
天幕之上。
画面不疾不徐的继续播放。
于谦死后,百姓冲破了侍卫的防守,跪在于谦的尸体前连哭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
就连王振的一部分余党也良心过不去,连日替于谦喊冤。
帝王与掌权官员的不为所动令百官为之心寒,吏部尚书王直更是在于谦死后不久便请辞离官回乡。
于谦因被徐珵等人安上了“虽无显迹,意有之”的污蔑言辞,纵然身死也被皇帝派遣锦衣卫前去抄家。
锦衣卫带着人到了于谦的家里后,却发现这是他们这辈子完成的最轻松的工作。
镜头顺着锦衣卫的视线拉近,将于谦的家四处扫了一遍,目之所及之处,除了正常的生活用品之外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而王翦和王振的唯一共同点,大概就只有他们都姓王了吧。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很快,天幕前的历朝君臣们就将意识到,王振身为一个只会狐假虎威的阴毒太监,不仅对兵法狗屁不通,对国朝大局观更是荒谬至极。
在大明将要与瓦剌部族开战的前夕,他派了自己的手下太监郭敬前去镇守阳和关,与此同时,他一拍脑瓜子,做出了一个自觉十分有经济头脑的决定。
画面如水波一般缓缓荡漾开来,面白无须的太监正带着一批行商车马满脸傲然的与异族交易,一行行大字触目惊心的浮动在画面一侧。
阳和之战前夕,太监郭敬奉王振之命,利用大同的矿产资源,私自铸造了大批的铁头箭矢卖给瓦剌,好换取些许马匹,运回京城高价卖出。
何等愚蠢!何等荒唐!怏怏五千年华夏,竟然会出了这么一个鼠目寸光的蠢材!
毫无疑问,天幕前的历朝君王都被王振的这番骚操作惊呆了。
汉武帝年间。
刘彻抓了抓头发,瞠目结舌的指着天幕转头问自己的两员爱将。
“不是,朕怎么觉得自己眼睛花了,是不是没看清楚啊!他刚刚确实是把武器卖给敌人了吧?!”
霍去病满脸写着一言难尽。
“陛下没看错,他不仅卖武器给敌人,还用的是自己国家的矿产!”
矿产资源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是毋庸置疑的瑰宝,自己家往往还缺的不能行,如无必要性,谁会舍得交易给外族?
可偏偏这太监不止交易了,还贴心的制造成武器交易过去了!
刘彻身形晃了晃,扶住桌子,眼前发黑的喃喃自语。
“哈、哈哈,还好不是我大汉的子孙,别生气,别生气……”
秦始皇年间。
嬴政毫不客气的开口怒骂,眼中冒着熊熊烈火。
“小人误国!鼠目寸光!愚蠢至极!太监果然都是没根的畜生,简直荒谬!!若朕的后世子孙身边有这等误国大奸臣,朕就是死了也要从棺材板里跳出来一刀斩了!!”
赵高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只觉得自己此时在这里站着有些危险,同为太监,万一一会儿嬴政气头上来了不管不顾直接把他给砍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赵高的眼神忽然又闪烁了两下,暗中有些憧憬的看了两眼天幕上的王振。
是啊……同为太监,王振那样的蠢材都能哄着幼帝继而站上高位,那他赵高为什么不可以呢?
陛下近年来,身体已经越发不好了,眼见是没几年好活了。
只要他耐心些,再耐心些……
永乐年间。
“把武器卖给瓦剌?在打仗前夕?!”
朱高炽瞪大眼睛,嗓音直接劈叉了。
就算他再不通打仗,也能看出来这一举动到底是有多么的荒谬。
朱棣和朱瞻基更是难以呼吸了,只恨不得自己现在是眼睛花了看错了!
“猪狗不如的畜生!不知所谓的蠢材啊!!”
永乐大帝气的脑子一阵阵发蒙,仰天怒吼,几乎要呕出血来。
“居然敢卖铁箭给瓦剌?!难不成他不怕这些铁箭日后化作夺他性命的阎王勾么?!他怎么不直接拿朕神机营的火统去卖给瓦剌,好让瓦剌一炮轰到他脑袋上送他归西!!!”
朱瞻基更是咬紧后槽牙,眼睛充血。
“瓦剌民族是游牧族,本来没有铸造铁箭头这样精细的工艺的,他卖给瓦剌的每一个铁箭,日后都要变成索命刃送进我大明的将士们身体里!这个该死的太监!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宋高宗年间。
赵构不屑的瞥了一眼聘请单,随手一挥便挥散了。
“区区一个臣子,还配得上这么大阵仗?他以为帝王都很稀罕他么?朕就瞧不上!我大宋不缺他这一个文臣!”
洪武年间。
“把能写的都写上,一定要能够打动于先生,不能让他弃我大明而去啊!”
朱元璋前所未有的精神奕奕,盯着大臣们在聘请单上开出的条件,时不时还不满的加两句。
“这里只给这点怎么能行呢?!多多的加,必须多多的加!!”
永乐年间。
“炽儿,有你监管国内,若再加上于谦辅佐与你,朕在外征战也能更加安心!这条件你一定得好好的斟酌,把于先生留在我大明,莫让他再在朱祁镇那小兔崽子手里被磋磨了!”
朱棣站在一旁连连叮嘱朱高炽,视线火热无比。
……
历朝历代,一道道金光铸就的聘请书跨越了时间的洪流,送达了主人公的面前。
于谦受斩前夕,一条血红的小龙从时间的缝隙中艰难的游了出来,飞到于谦面前,甩甩尾巴口吐人言。
“我为你带来了历朝历代君王的聘请书,你挑着看吧,如有看得上眼的就把自己的血滴落上去,时空自然会把你送到你该去的地方。”
于谦仰起头看去,漫天璀璨的文书像是的铺天盖地的雪花一样落满了他的周身,每一张上都是属于一位帝王恳切的邀请。
他沉默着一张张翻过,看着看着泪水就溢满了眼眶,手指微微颤抖。
“……原来我于谦还是个有些价值的人,承蒙各位陛下看得起啊。”
此时的天幕上,已经换成了于谦翻看聘请书的场景了。
无数帝王迫切无比的紧紧盯着天幕,等待着于谦做出最后的选择!
汉武帝刘彻狠狠的砸了砸桌子,怒声道。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啊!于先生,他大明既然不珍惜你,何必还呆在那破地方呢!来朕这里,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唐太宗李世民眼神晶亮,眼巴巴的盯着屏幕。
“于先生!朕的王朝最适合你了,一定要仔细考虑考虑我们啊!”
秦始皇傲然的抬头。
“我大秦是大一统之开创国,威震寰宇!于先生一定会选择朕的大秦!”
……
【叮!系统检测到于谦已经做出了最终选择,缔结契约中……缔结成功!】
天幕上画面一转。
洪武宝殿上,从君到臣无不忐忑无比,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一个结果。
小朱棣紧张的抓住了朱标的袖子,小声道。
“标哥,你说于先生会来我们这里么?”
朱标摸了摸他的脑袋,刚准备宽慰两句。
忽然便一团金光裹挟着一人从天边飞来,降落到了大殿正中z央。
朱元璋豁的一下便站了起来,激动无比的向前迈了几步!
“是、是于先生么?!”
朱标和朱棣二人也嗖的绷直了身体,紧张的盯着金团。
金光散去,身着囚服的于谦看到眼前的君臣,露出了一抹笑容。
“原来洪武爷比画像上要威武多了……”
朱元璋大喜过望,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上前去,激动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太好了,太好了!于先生你还是选择了我大明一朝啊!咱那不孝子孙对不起你,咱、咱不知道该说什么……”
于谦微笑,对朱元璋行了一个标准的跪拜礼。
“陛下,不是臣选择了大明,是大明选择了臣,只要大明有需要,臣没有推辞的道理。”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精选一篇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历史、系统、历史脑洞、佚名历史、系统、历史脑洞、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喝口茶,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目前已写648926字,小说最新章节第315章 汉文帝刘恒,太宗之模范。,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书友评论
好短,不够看啊(作者,能否加长[送心][送心][送心])
虽然我知道一天更两章很多了,但是真的不够看。我屯上俩月我再回来,谢谢
作为一个老书虫,相信我这本书一定会火。
嗯,又继续看了看。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就是。怎么说呢,把秦始皇写的也太那个啥了吧还有就是。这本书写的有点挺不错的,但是还是有点不完美之处,我也讲不出来,就是看的有点难受
章节推荐
第230章 秦王嬴政!!皇天后土,佑我大秦!
第231章 秦国真正的主人——嬴政!!
第232章 赵姬与嫪毐。
第233章 赵姬,天底下第一个秦始皇帝的母亲!!
第234章 嫪毐:杀了赵政!让我儿当王!
作品阅读
小朱棣歪了歪头,却是有些忧心的摇摇头。
“耶耶,棣儿觉得那些瓦剌部族的家伙不会那么简单就害怕的,未来的永乐皇帝刚驾崩没几年他们便敢再次进犯,而宣德皇帝的威名若是不如永乐皇帝,他们又会畏惧几年呢?”
“若是他们再知道现如今的皇帝既不是永乐,也不是宣德,他们又会如何呢?”
朱元璋手上一顿,眼神骤然犀利狠辣了起来。
……
天幕之上。
就像是印证着小朱棣的话一样,瓦剌部族的担忧并未持续太久,他们的好消息很快就来了。
而反之对大明来说,这毫无疑问是灭顶噩耗。
营帐的帘子被欣喜若狂的瓦剌族人掀开,激动万分的向他的族人报喜!
“这次来的皇帝,不是那个疯子朱棣,也不是朱瞻基!!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皇帝!”
瓦剌首领豁然站起,眼中闪过狂喜。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报信的瓦剌族人用力的点头,像是为了促狭一般开了个带着些许轻蔑的玩笑。
“他还没有马匹高,他哪里知道什么叫做战争!”
四周或站或坐的无数瓦剌族人像是闻到了猎物伤口血腥味的狼一样,眼中闪烁着凶光,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背景乐开始变得风雨欲来,宛如大厦将倾的悲号。
永乐年间。
朱棣脸色铁青,却像是早有预料一般悲哀的闭了闭眼睛,鼻腔里呼出了滚烫灼热的气息。
“鬃毛还未长齐的幼狮连鬣狗都打不赢,瓦剌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我大明要毁在这个蠢材的手里了啊……”
朱高炽闻言顿时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怎、怎么会到那个地步?对了、对了,至少还有二十万大军啊!瓦剌部族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我大明王朝二十万大军以多打少也不至于输了吧!”
朱高炽不通打仗,但他儿子却和他爹一样也是打仗上的奇才。
朱瞻基很快便意识到了什么,脸色惨白下来。
“瓦剌已然得知了大明皇帝的情况,而大明军队却两眼一抹黑,主帅的兵权还在一个比幼帝还要不通兵事的太监手里……”
朱棣背着手,辛辣而又一针见血的做了最后的判决。
“不要说二十万大军,就算是三十万、四十万,也不过是群狼无首,不堪一击!若是朕,两万人便足以拖垮这群无主之兵!”
洪武年间。
朱元璋咬紧了后槽牙,从牙齿缝里一字一句的挤出来几个字。
“蓝玉,若是你看,此战我明军可还有胜算?”
蓝玉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摇头叹息了起来。
“陛下,若要有胜算,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明军大将暴起杀了太监王振,大将顶住压力不受帝王干扰,以二十万之全力博之,可胜。其二,瓦剌的部族首领是比王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蠢材。”
朱标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蓝将军,只有这两种可能么?可明军毕竟有二十万人,就算你说的那些情况都未发生,难道不可以凭人数打赢么?”
蓝玉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还是一旁的徐达帮朱标解了这个疑惑。
“太子殿下,就算是打人数战,也对将领是有要求的,有人擅长以少博多,有人擅长以多博少,只是战场上将领的不同作战风格罢了,然而在以多博少的领域里,古往今来敢以此打包票的,也只有秦朝的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王翦了。”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而能看懂的人则是心头大震,连连叫好!这个决策恰到好处,那个决策就该如此!原来这里还能这么做!
细化的暂且不论,于谦此时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多方运筹解决了两大难题。
一个是军队,一个是粮食。
在主力部队全都埋在了土木堡的当下,于谦软硬兼施,多方周转,最终竟然在这般困难的情况下重新拉起了十万大军!
虽然这些军队大多都是预备役和后勤人员,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另一方面,于谦显然不是王振那种会眼睁睁看着军队饿死的蠢材,但主力部队出发时已然带走了北京的大部分储备粮,粮食从哪里来呢?
这就不得不说于谦的睿智和聪明了,他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受召进京的军队从通州入京,士卒各取粮,运送至京城。”
通州是当时离京城最近也最大的粮仓,粮食虽多,但人手不足也很难短时间内运入京城,人数众多的军队恰在此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两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把北京城的一盘死局硬生生的盘活了,不仅如此,他还反过来利用了劣势转化为了相对条件下的绝对优势!
多么聪明的于谦,多么勇敢的于谦啊!
国之将倾,力挽狂澜,此乃国士无双!
天幕之前。
洪武王朝和永乐王朝从君王到臣子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的不断抹眼泪。
“好啊!好啊!好啊!”
朱棣颤抖着双手,连着说了三声好,如此也难以平复心头的激荡。
“于先生挽大厦于将倾,对我大明王朝有救国之恩,堪为国公之位啊!!”
朱棣鲜少对人用如此之高的评价,但是此时臣子们却无一反驳,因为于谦值得!
洪武王朝。
李善长激动的胡须都在哆嗦。
“于先生这几番举动,实乃妙中之妙,若将吾放在那般境地之中,绝不可能再想出比这更加绝妙的办法了!吾自愧不如也!”
朱元璋舒畅的大笑了起来,欣赏无比的看着天幕中的于谦。
“能让朕的李丞相都说出自愧不如的话,于先生实乃大才中的大才!不过朕认为于先生再高的评价也值得!我大明后世子孙都应该牢牢记得当时当日于先生的救国之恩!!”
宣德王朝。
比起洪武和永乐二朝,宣德王朝显得更为激动万分。
因为他们真的拥有一个于谦啊!
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高兴的挥舞着手臂,一点也顾不上皇帝的威严形象了。
“于先生大才啊!竟然能在如此困境之中妙手回春打破僵局,这是国家的支柱啊!千百年来也难以出一位于先生这样的臣子,没想到竟然是出在我宣德年间的!朕高兴啊,朕实在是太高兴了!”
杨士奇和杨荣邝埜等人也感叹不已的看着天幕,心中欣慰不已。
于谦是他们一力举荐提拔上来的,素日里他们虽说一直对于谦赞不绝口,笃定他的未来必然位极人臣。
但无论如何他们也很难想象于谦能在遇到这样艰难的困境时居然还能临危不乱力挽狂澜!他成长的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优秀!
朱瞻基正发愁杨士奇等人年纪也大了,日后朝中恐没有能接班之人,没想到老天爷这就送来了这样一位治世能臣!朱瞻基如何能不双眼放光呢!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