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粘腻的、令人作呕的剥离声。那只脚连同陷得不深的半截小腿被强行从肉膜里拔了出来,断口处血肉模糊,筋腱断裂,却没有多少鲜血喷涌,仿佛所有的液体都被那肉膜吸干了。
雨靴的主人毫不停留,将那截残肢随意地扔进身后拖着的那个巨大的、鼓鼓囊囊的、不断渗出深色液体的麻袋里。
麻袋表面蠕动着,似乎里面装满了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然后,那双雨靴转了个方向,拖沓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拖着沉重的麻袋和地板上那道湿漉漉的污痕,朝着来时的楼梯口方向,一步一步,消失在走廊的昏暗中。
301的房门,在雨靴消失后,无声无息地重新“合拢”。门板和门框之间严丝合缝,仿佛刚才那恐怖的吞噬从未发生过。
只有门把手上残留着一抹粘稠的、暗红色的污迹,以及空气中更加浓郁、令人几欲昏厥的甜腥腐臭,证明着刚才的一切并非幻觉。
走廊再次恢复了死寂。墙壁里的刮擦声和低语又悄然响起,仿佛只是被打断了一下,现在又继续着它们永恒的工作。
林默缓缓直起身,靠在冰冷的门板上。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那令人作呕的空气,仿佛在品味着恐惧和死亡最纯粹的芬芳。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胸腔里那颗心脏,正以一种病态的、兴奋的节奏猛烈跳动着。
完美。一场由愚蠢和恐惧共同演绎的、教科书般的规则处刑。王鹏用自己的生命,清晰地展示了“不安静”和“损坏公物”的代价——被房间吞噬,成为它的一部分,残余的部分则被“清洁工”回收,成为这座酒店的“建材”或“养料”。
他走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借着微光快速书写,笔尖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
观察记录2(午夜后):
1. 目标(王鹏)触发双重规则:
A. 午夜静默:高声尖叫、砸门(物理噪音+强烈情绪爆发)。
B. 损坏公物:打碎物品(具体不明,推测为玻璃或瓷器)。
2. 惩罚过程:
第一阶段(违反静默):遭遇无形实体袭击(表现为被扼喉、拖拽)。
第二阶段(损坏公物+持续违反):房间物质异化(地板化为活体肉膜),执行“融合”惩罚。目标被房间结构缓慢吞噬、同化。
3. 后续处理:“清洁工”实体出现。
形态:雨靴、工装裤(仅见部分),巨大橡胶手套,拖行巨型渗液麻袋。
行为:破坏门锁(非物理?),回收未被完全同化的目标残肢(右小腿及脚)。回收过程粗暴高效。
麻袋:疑似回收容器,用于储存“废弃物”或“原材料”。
4. 房间状态:吞噬后恢复“正常”,门自动关闭。残留轻微污染痕迹(门把手污渍)。肉膜状态消失。推测房间具备“消化”和“重置”能力。
5. 其他实体反应:环境异响(墙壁刮擦、低语,天花板拖拽)在惩罚发生时短暂停止,惩罚结束后恢复,似有“回避”或“敬畏”清洁工/规则执行现象。
推论:
规则优先级:“损坏公物”触发惩罚可能更直接、更物质化(环境异变),而“午夜静默”更侧重精神干扰和实体攻击。
“清洁工”为酒店维护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清理惩罚残留,确保环境“整洁”。威胁等级高(无视规则,物理力量强大),但行为模式固定(仅处理违规现场)。
房间本身是活的,是规则执行的重要载体。
其他幸存者(陈薇、周小雨等)可能目睹/听闻此过程,精神濒临崩溃。可利用其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