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夫家侄女有些小聪明,这些都是她的主意。”
程羲荷惜才,阔气十足。
“好,赏她一百两,在让她做个小庄头,若是干得好,年底还有赏。”
聂嬷嬷于有荣焉道
“她还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呢,姑娘也不怕把她惯坏了。”
程羲荷不在乎
“英雄不问出处,好汉不提年龄。英雄出少年,十六岁就有如此头脑,以后前途无量啊,”
前院纳妾的彩礼收拾好了,程羲荷请了皇叔父老王爷的孙子的世子侧妃当媒人上门提亲去了,里子面子都给足了。
“把青鸾叫过来”
青鸾刚从宫里回来,主子本就心情不好,户部和工部两位尚书为了钱在东宫大打出手。主子气的用折子把二人打出去,叫了青鸾去,听了听程羲荷的事,才勉强平息怒火,走的时候还不忘写了封花笺诉说相思之苦。
“姑娘,您找我。”
“砚公子最近有空吗,我想他了。”
她想见砚郎了,哪怕什么都不做,待在一起也是好的。
“成,我去给公子说一声,这是公子给您的信。”
程羲荷接过信,把人全部打发出去才开始看,再出门,脖子上多了块晶莹剔透的玉佛。
太极殿内,皇帝一脸不解。
“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也好,连着发现了两座金矿,各州送上来的年中报表看着都不错,户部怎么就抠成这样。”
钱就跟户部尚书嘴里的牙一样,抠点出来就跟要了他的命似的。
太子倒是习以为常。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户部也不容易。”
皇帝看儿子面色不好,有些心疼,人口普查,户部查账,制定下半年各地农业,矿业和商业发展计划,忙的脚不沾地。
“你这段时间辛苦了。”
皇帝必须要承认,太子比他能干可靠不少,纵使他在年轻二十岁,太子也是比他能力强不少的。
太子爷非常不客气,他哪段时间不辛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没有一天是不辛苦的。
“不辛苦,命苦。”
皇帝也有些内疚和不好意思。
“你想要什么赏赐,爹这里有的你随便拿。”
太子扭扭僵硬的脖子。
“我想要三天休沐,还有父皇要是觉得我辛苦,就把岭南新送来的荔枝和汝窑的瓷器都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