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被辜负,不原谅!她抛夫弃子名动京城苏亦闻叶子清

第54章 寿礼,点题

发表时间: 2025-06-09

叶子清指尖一顿。

抬眸看去,果然看到了太后和皇帝感兴趣的表情,皇帝笑道:“快将郡主的贺礼呈上来。”

无数道目光落在了叶子清的身上,如有实质。

礼官冷汗涔涔:“这……这……”

皇帝不悦:“郡主究竟送了什么?你难道不识字?”

太后也有些不高兴:“礼部是怎么选人办事的?”

礼官扑通跪下:“启禀太后娘娘,并非是臣不识字,实在是……是礼册上没有郡主所送的礼物啊!”

太后一怔,群臣则是爆发出了低低的议论声。

议论声虽不高,却因为人数太多而显得吵闹。

皇帝沉下脸:“明珠,他说的可是真的?太后过寿,你没有礼物?”

叶子茵的眼底是压不住的兴奋。

终于要除掉这个碍事的大姐姐了吗?

此后,她便是恭亲王府唯一的大小姐了?!

若真能除掉叶子清,她便是庶女又如何?

在只有她这一个女儿的情况下,父王只能宠爱她,也只能给她安排最好的婚事。

就在她兴奋到了极点时,叶子清的声音突然响起:“启禀皇伯伯,皇祖母过寿,清儿怎么能不送礼?只是这份礼物有些特殊,不好记录,才没有给礼官送过去罢了。”

叶子茵瞳孔猛缩,不远处的唐婉儿也蹙了蹙眉。

这么短的时间,这女人能去哪里寻礼物?

她的人怕是连出宫回王府都赶不及吧?

叶子清悠悠起身,拍了拍手。

清溪捧着一个托盘进了殿,托盘上盖着红布,看不出红布下是什么。

叶子茵望眼欲穿,却根本无法透过红布看出礼物的庐山真面目,她袖中的指甲几乎要刺破掌心。

红布掀开,露出了托盘上的东西。

是两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册子,册子下垫着一套衣裙。

叶子茵又是紧张又是不甘:“姐姐,这是什么绝世孤本吗?”

太后也十分好奇。

叶子清微笑:“并非什么孤本,不过是我偶然得来的寻常账本罢了。”

叶子茵一愣:“那,那裙子可是什么大家制作的?”

叶子清没回她,顶着太后好奇的目光笑道:“我想,皇祖母看过之后便会明白了。”

有宫人将礼物呈了上去。

太后先是拿起了册子,打开看了一会儿,越看神色便越是惊异。

这下轮到皇帝好奇了:“母后,这是什么?”

太后又看了一会儿,将册子递给了皇帝,她则是查看起了裙子。

宫人铺开裙子。

裙子和账本不同,打开之后不但是太后能看到,底下的人也能看到。

只见这条裙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不管是布料还是样式,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叶子茵听着周围众人的窃窃私语,确定自己的判断没有出错,眼前的裙子的确只是一件非常寻常的衣物。

她眼珠一转,柔柔开口:“姐姐,我知道你回来的时间不长,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为皇祖母准备礼物,但你也不能随便拿件衣服来糊弄皇祖母啊!”

“皇祖母那么疼爱你,你这样敷衍了事,怎么对得起她对你的好?”

“住口!”

叶明骁阴沉着脸,重重一拍桌子。

叶子茵猛地瑟缩一下,脸也瞬间白了。

她低着头瑟瑟发抖,将一个不受宠却敢于仗义执言的小可怜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叶子清没理会她的表演,笑着为太后解惑:“皇祖母可还记得杭州府的余三娘余娘子?”

太后的神色有一瞬间的恍惚,片刻后才道:“余三娘?这衣服是她做的?”

叶子清笑着摇摇头:“不是,但与她有关。”

她不再卖关子:“这衣服上的刺绣,其实是一位并不通刺绣的人绣出来的。”

叶子茵嚯地抬头:“姐姐,我知道你想弥补自己没有准备贺礼的过失,但也不能胡说吧?不通刺绣之人,怎么可能绣的出成型的花纹?”

那裙子上的刺绣看起来不算特别精致,但也绝对没有粗糙到有手就行的程度。

在座的女子都是大家闺秀,不会刺绣的如同凤毛麟角。

自然能看出端倪。

叶子清继续无视叶子茵,环顾一圈对众人解释道:“没错,不通刺绣之人,的确绣不出成型的花纹。可若是,只需要掌握粗糙的阵法,不需要去设计花纹呢?”

众人一脸迷惑。

“姐姐,不去设计花纹,如何能绣出好看的花纹?”叶子茵好似真心为叶子清着急一般,眼眶红红:“我愿意将我的贺礼记在你的头上,求求你,不要再说了,省的贻笑大方。”

叶子清忍无可忍,弯腰凑到她耳边冷冷道:“我不找你清算,不是因为我无法证明屏风是我的,而是为了王府的颜面。若是你再胡说八道将王府的颜面丢尽,我也就不必再顾忌什么了。”

叶子茵面色大变。

她无法分辨叶子清说的有办法证明屏风的出处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却终究是不敢赌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只能闭嘴。

没了聒噪的人干扰,叶子清解释起来顺畅多了。

“余娘子发明了一种描边刺绣法,由精通刺绣的女子先在绣品上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出绣品的边缘,而后将绣品发下去给那些不擅长刺绣的女子,由她们负责填充框架内的内容。”

“如此分工合作之下,能够提高绣品的制作效率,也能让村中的女子为家庭创收。”

“如此,家中能多出一个赚钱的劳动力,整个村子的百姓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太后脸上的笑意加深了:“明珠说的可是真的?”

叶子清微微一礼:“明珠不敢欺瞒皇祖母,此事在当地不算是什么秘密,还引发了整个县城都效仿余家村进行创收。”

“如今,余三娘所在的余家村已经被改名成了点绣村。”

“至于那两本账本,同样与余三娘有关。”

“余三娘改进了记账的方式,将所有种类都统筹成了几个大类别,每一行每一列都固定了类别的方式,如此,记账的人方便,查看账目的人也能一目了然,计算起来也便捷了许多。”

太后已经看过账本了,对此没有产生质疑。

皇帝点头表示赞同,将账本递给皇后翻看了会儿,便让人把账本递给了太傅等朝臣进行传阅。

太傅越看越高兴:“妙!妙啊!此法甚妙!”

过去的记账方式非常冗杂,每次对账的时候,都能将人的脑袋给看晕。

而这新的记账法,却是能够大大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最重要的是,简略掉一些不必要的记录之后,看帐的人能直击重点,看起来也没那么昏昏欲睡了。

叶子清心中一定:“余娘子能以农妇之身带领村民创收,还能研究出简便的记账方式,还要多亏了皇祖母!”

绕了一大圈后,她终于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