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马新贻上任之日竟被伸冤百姓当街刺杀,凶手为何束手就擒?
慈禧亲派曾国藩奉旨彻查,却为何草草结案?
三堂会审爆出惊天秘闻,真相竟是因为一个女人......究竟是兄弟反目?
还是政治谋杀?
晚清四大奇案——刺马案扑朔迷离,各方势力牵连其中,真相究竟如何,一切将在本故事揭晓。
(一) 命运转折1868年七月二十五日,南京城大雨不止,下了一整天。
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站在窗前,眉头紧锁,两边站满了随从护卫,还有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员,此人正是即将接管江宁这片纸醉金迷之地的两江总督马新新贻。
“传令下去,新兵检阅典礼改到明天进行,让士兵照常训练。”
已是初秋的南京城,萧瑟中隐约透露着悲凉,仿佛预示着大事要发生。
新官上任的马新贻,还不知道这一场推迟的阅兵典礼将是他命运的转折,甚至对整个晚晴的时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如愿检阅新兵,也代表着他正式接管两江,是江浙一带的最高行政长官,为了树立勤政爱民的形象,马新贻特意没有坐轿,而是步行返回总督府。
校场和总督府距离很近,夹道两边站满了围观的百姓和赶着阿谀奉承的地方官员,竟一路排到了总督署门前,马新贻很是享受这种场景,一路上和百姓连连招手,活脱脱一副体恤爱民的形象。
眼看快到了总督府前,突然听见有人大喊:“大人,冤枉啊。”
行伍出身的马新贻耳聪目明,反应迅速,随声望去,只见道中间中正跪着一位中年男子,手举状纸。
马新贻只觉有些眼熟,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一位同乡,定是看自己位居高位,想趁机敲一笔竹杠。
此人名叫王咸镇,和马新贻是同窗,平日里靠街头卖艺为生,马新贻发达后,三番四次向其索要钱财。
马新贻本不想理睬,但清朝戒律有明文规定,百姓当街伸冤,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得当场接受,以此表现朝廷仁政爱民。
马新贻只得佯装关心模样,走上前去:“以前不是资助过你几次,这次又是何事?。”
“小人此次是为了......”王咸镇刚要开口。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一声大喝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