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来福李崇文的其他类型小说《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李来福李崇文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就是闲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把灶堂里添上柴火,切了几片肥肉倒是真没切多,不过他把肥肠肚子,猪肝都倒锅里了,这些东西他奶奶做的时候只做了个八分熟,吃着费老劲了,一股腥味。还用酱油爆了一下锅,刚倒完酱油,赵芳的声音就传来了:“来福,酱油可少放点,那可是要用票买的,不如我去做了。”李来福就当没听见,把萝卜肥肠都倒在锅里,把大饼子烀到锅的边上。盖上锅盖完活一饭一菜,一进屋小丫头就跟企鹅似的,张着小手等着他抱,吃的真不白给。等了有十几分钟,李崇文推门进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对李来福说道。“上午!”“崇文,我跟你说,今天咱们来福可厉害了,来福太好了,来福……。”“哎呀,不行了,说不明白了,”把手里的纸壳一推,说道:“你还是自己看吧!”李崇文把饭盒放到八仙桌上,又拿出...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李来福李崇文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把灶堂里添上柴火,切了几片肥肉倒是真没切多,不过他把肥肠肚子,猪肝都倒锅里了,这些东西他奶奶做的时候只做了个八分熟,吃着费老劲了,一股腥味。
还用酱油爆了一下锅,刚倒完酱油,赵芳的声音就传来了:“来福,酱油可少放点,那可是要用票买的,不如我去做了。”
李来福就当没听见,把萝卜肥肠都倒在锅里,把大饼子烀到锅的边上。
盖上锅盖完活一饭一菜,一进屋小丫头就跟企鹅似的,张着小手等着他抱,吃的真不白给。
等了有十几分钟,李崇文推门进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对李来福说道。
“上午!”
“崇文,我跟你说,今天咱们来福可厉害了,来福太好了,来福……。”
“哎呀,不行了,说不明白了,”把手里的纸壳一推,说道:“你还是自己看吧!”
李崇文把饭盒放到八仙桌上,又拿出一个菜和玉米面混合做的窝窝头说道:“他只要不惹祸,我就烧高香了,有什么厉害的?还能捡到钱了?”
“捡了,捡了!还捡了八毛钱呢,”赵芳已经下地了。
“啊呸!”
“我都说不明白了,什么捡的八毛钱,那是……。”
李崇文皱着眉头说道:“你倒是慢点说呀?这东一句西一句到底咋回事啊?”
“爹,我大哥在爷爷奶奶那边挖陷阱,抓到一头野猪,带了好多猪肉回来,”江涛在炕上说道。
“对对对!就是这事,家里现在好多猪肉,你说来福厉害不厉害?”赵芳说道。
李崇文把工作服挂在衣服架上,对着赵芳说道:“你看看,孩子一句话就说明白了,你这怎么还语无伦次呢?再说小野猪,我又不是没抓过,也就七八斤肉顶天了,他还能抓个100斤以上的大野猪?那重量的野猪还不把他顶飞了。”
赵芳不服气的说道:“什么小野猪?什么七八斤肉?来福拿回来的那一扇肉,我看?那头猪起码100斤以上。”
李崇文瞪着眼睛看着李来福,等着他回答。
“掐头去尾去内脏还有70多斤肉,”李来福轻描淡写的说道。
赵芳拉着李崇文道:“走走走,咱们去厨房看猪肉,省着你不相信我们家来福是有大本事的孩子。”
赵芳把盆里的肉李林崇文看了一遍,又说道:“还有肚子大肠猪心猪肝,一会儿晚上你喝点酒。”
“妈呀!”
“大肠哪去了,猪心哪去了,猪肝怎么也没有了?来福,你看见没?不会是让耗子叼走了吧?”
听着赵芳的声音,都带着哭腔了,李来福急忙出来说道:“在锅里了。”
赵芳揭开锅盖大叫道:“我的妈呀,你这死孩子,你不过了?”
李崇文笑着说道:“你再喊两声,你妈真的要来了?”
赵芳瞪了他一眼道:“你还有心情笑,你看看这锅里……?”
“来福,我不是说做玉米糊糊吗?”
“姨,我也说了,我在奶奶那学着做饭,我就学会这个啊?你让我做玉米糊糊我也不会啊?”
赵芳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这孩子,当你姨我好糊弄?这么麻烦的菜你会做?玉米糊糊你不会?去去!进屋等着吃饭吧!”
爷俩进屋后李崇文说道:“你抓那么大的猪多危险,以后可不能去了,那野猪可不跟你开玩笑,一猪二虎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知道了,我又不是去抓野猪,我只是挖了一个陷阱,隔天去看一趟,真正去抓野猪,我还能跟他摔跤啊!”
“你这熊玩意,怎么两天没见嘴这么贫了?”
“妈呀,我的南瓜哪去了?”厨房里传来赵芳的声音。
卖票的人摇了摇头,伸出胳膊说道:“我没有票,但是我有手表,你要不要?”
看见李来福望过来,他直接把手表摘下来递过去,你很贴心的把手电给照着,手表非常的新。
“小兄弟,这是我去年收的,绝对九成九新的上海牌手表。”
“我当时收了50块钱,百货大楼卖是60块钱,不过手表票可是比自行车票还难弄。”
他也是看李来福爽快,毕竟买东西都不用称,而且每次都多给,就像这南瓜,真正按斤算起来,至少能多卖一两块钱,有的都二十三四斤了
心情好李来福说道:“我再给你六个南瓜,”突然觉得搞笑,现在买东西都用南瓜衡量了?
卖票的心里一合计着,六个南瓜绝对值了。
“爽快,小兄弟局气。”
李来福又回到草丛里,搬了六个南瓜出来,卖票的人,还有那卖鞋的人还在看着草丛。
李来福笑了笑,说道:“别看了,一会儿我爹用枪再把你们打死了。”
三人一起打了一个哆嗦,想明白了这么多南瓜,他一个半打小子肯定弄不了的,草丛里肯定还有别人。
买鞋的,卖布的,都已经扛起来就跑了,卖票的却苦笑了。
李来福看着热闹,那个女人三个南瓜也真难为她了,怀里抱着一个,身后背着两个,一点不耽误走路的速度。
“小兄弟,麻烦你一下,帮我看一下行不行?我马上就回来。”
“你快点啊,要不然我走了,丢了可别怪我,”李来福点着一颗烟。
“马上,马上!我就去趟鸽子市就行。”
一颗烟还没抽完,卖票的人就拉着一个板车过来了。
买票那人装车走了以后,李来福把布料和皮鞋都收到空间里,手表就不能放空间里,一面是静止空间,一面是快速空间,手表放进去完犊子?
李来福继续朝着鸽子市里走去,拿出手表看了看,时间才四点钟。
继续逛着,看着几个卖古董的,不过他都看不上,都是一些鼻烟壶烟袋嘴零管一类的,这些他都有好多精品了,谁要这玩意?
还有意外发现,这里居然有卖枪的?一块破麻袋上放着两杆长枪,三支手枪,“这长枪怎么卖啊?”李来福蹲下后拿起一支问道。
“这是什么牌子的枪啊?”李来福还真不认识。
“你旁边那个是水连珠80块钱,你手里拿的那个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那个贵一点要120块钱。”
“为啥价格差距这么大?”
你那把五六式半自动?可以直接打连发,水连珠开一枪要拉一次枪栓。
李来福拉开枪栓看了一眼,空空荡荡怪不得这货随便拿,看了一眼旁边的三把手枪,一地黑色王八壳子,还有一把是银色的,还有一把是勃朗宁,这个他认识,跟六四手枪差不多,这年代还没有六式手枪,所以他肯定是勃朗宁。
“你这枪怎么卖呀?”拿起勃朗宁问道。
“勃朗宁手枪40块钱。”
“这两把枪我都要了,150块钱行不行?”
那人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道:“可以,”可是大主户啊!
“子弹怎么算?”
“每把枪送20发子弹,多的就要自己买了五分钱一发。”
李来福大手一挥说道:“长枪500发子弹,手枪100发子弹,共计600发你有没有?”
“你要1000发我都有。”
李来福把枪放下,说:“你要不要粮食?”
那人愣了一下马上说道:“要,要粮食。”
这人的反应很正常,这年月粮食才是王道。
“我说的粮食不是棒子面什么的,我说的粮食?是那种20多斤重的南瓜,我有几十个。”
李来福可不敢多待这帮孩子,那手别提有多脏了,都已经扑过来了。
李来福继续顺着村里的小道往山上走,只要门口有人,都会喊他一声叔或者爷爷,他也点头回应着,上一世孤儿院长大,还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已经能看到爷爷的房子了,在爷爷家的院子下边,唯一的一栋房子就是他二叔家,这个二叔还不是亲的,是他战乱的时候,逃荒路路过这里,他奶奶给了一碗饭,这小子也算有眼色,磕头就拜老太太没办法,认了个干儿子。
不过他这个二叔是真孝顺,李崇文去了城里,老两口是由李崇武照顾。
他家门口两个男孩在门口,两个男孩身上穿着面袋子,就是把面袋子中间搅个洞,套在身上腰间再系个绳,这俩小子叫李小龙,李小虎,一个十岁,一个六岁,旁边还站个七八岁的小孩,嘴里喊着:“大叔,二叔,你们就带我一个吧。”
李来福蹲在三个小孩面前,问道:“玩啥呢?”
砰,
稀泥崩到李来福脸上了。
林来福看见石板上四散开来的稀泥,想起来了,这就是泥炮。
“大哥,你回来了,大哥我都想你了,”两个玩泥的小孩说道。
还没等李来福回答旁边的小孩挠了挠头,说道:“那我叫啥呀?”
李小龙说道:“你个小傻子,你当然叫大大叔了。”
李来福看着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把他笑的要命。
“大大叔,”那小子倒听话。
“小龙你也知道他管你叫叔,你怎么不带他玩?”李来福看着那小孩可怜巴巴的说道。
李小虎一本正经的说道:“大哥你不知道,他尿尿可黄了,上次带他玩,把我手都染黄了。”
额?
“你…你个小兔崽子,你们不会是尿尿和泥丸吧?”林来福问道。
李小虎点了点头说道:“大哥不尿尿和泥也做不成摔炮啊!”
卧槽!
李来福立刻把脸上刚才崩到脸上泥擦掉骂道:“你们两个臭小子,不会用水啊,尿尿和泥脏不脏?”
李小龙摇了摇头说道:“那可不行,水是我爹从下面河里挑上来的,我爹说现在水都变少了,不能霍霍,我敢用水,我爹还不打死我们。”
可算把脸擦干净,李来福说道:“跟我去你爷爷家玩吧!”
“大哥,等我们晚上吃完晚饭再去爷爷家找你玩,现在我爹不让我们乱跑,他说跑多了,饿的快,”李小龙像个小大人似的说道。
李来福看着两个弟弟那瘦瘦的小腿,莫名的一阵心酸,明显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再这么下去,孩子都得得病。
李来福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快点种出粮食,不为别的,就为两个孩子那声大哥,他也得让他们吃饱了,上辈子他是孤儿,这辈子好不容易有了亲人,怎么可能还让他们挨饿?
“那你们继续玩吧。”李来福朝着爷爷家走去。
推开木头做的大门,院里他爷爷躺在躺椅上,“哎呦我的妈呀!孙子你可算来了,想死爷爷了,”李老头立刻从躺椅上起来喊道。
“爷爷,你慢点,别摔着了,”李来福快步朝前走去,老头虽然很瘦,不过精神倒是不错。
李老头看着李来福摸着他的头道:“大孙子长高了,都快有你爷爷高了,”
看着老头那亲切的眼神,李来福差一点眼泪流出来,这是在上一世根本没有体验过的亲情。
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屋里问道:“爷爷,我奶奶呢?”
“跟你二叔二婶去山里采野菜了,你拿的什么东西?”李老头问道。
李来福这才想起手里的袋子,接着说道:“这是我爹让我带的高粱面,他怕你们天天吃野菜,对你身体不好。”
“净操闲心,他自己要养一大家子人,还给我们送什么粮食,”李老头说道。
李来福把面袋子递到他手道:“爷爷,那都拿来了,你们就吃吧!再说城里边毕竟还有粮,你们每次都得等到秋收了。”
李老头接过面袋子,叹了口气,说道:“今年雨水又少了,要是往年大地里的玉米都快熟了,今年又是一个粮荒年。”
李老头去放粮食,李来福打量着院里在靠近窗户的地位,有一小块地种了十几20株玉米已经一人多高了。
李老头出来的时候还端着一碗水道:“大孙子口渴了吧?喝点水。”
李来福喝了一碗水,问道:“爷爷,你怎么可以在院里种玉米呀?”
李老头看着院里的玉米,笑的脸上都是皱纹说道:“这是你那个村长六哥孝敬我的,在李家村也就你爷爷我有这待遇。”
李老头看着玉米道:“这可是我天天啥也不干,拼命浇水才长起来的,咱们山下地里的玉米现在才到腰间。”
李老头咬了咬牙说道:“晚上让你奶奶给你煮一穗。”
李来福真的感动了,这年代谁敢啃玉米呀?这年头的玉米要连着棒子一起搅出来的面,也叫棒子面。
他倒是没拒绝,倒不是为了吃,而是想抠下来几粒做种子。
看着李老头拿出烟袋锅点的烟,“爷爷,我现在就饿了,要不然我自己煮吧?”
“行,爷爷帮你煮吧!”林老头准备把烟掐灭了。
“爷爷,我都15岁了,煮个玉米还是没问题的,你就别管了。”
“好好好!我孙子现在是大小伙了,再过两年就可以娶媳妇儿了,你爷爷我也可以抱重孙子喽。”
要是这个年代的小孩肯定害羞了,对于穿越过来的人?
“爷爷,你就等着抱重孙子吧!到时候我让媳妇多生几个,你和我奶奶就天天给我看孩子吧!”李来福笑着说道。
“好好,你有孩子?就送爷爷这里来,爷爷帮你养着,可别像你爹那个缺德玩意,把我孙子带去城里,好几年回来一次,你可是我们李家的独苗啊!”
李来福已经走到玉米边上,李老头坐在椅子上喊道:“东边第五颗那一穗玉米长的最好。”
把玉米掰下来,拿着往厨房走,“水在桶里多舀点,”李老头交代道。
一进厨房,李来福快速把玉米剥开,小心翼翼抠了二十多个粒下来。
江远是最没出息的,赶紧接过一毛钱,道:“大哥你放心,打死我,我也不会说的。”
钱都落在弟弟手里了,江涛也赶紧表态:“我也不会说。”
“去买糖去吧,”两个小子头也没回来朝供销社走去。
突然看到两个小子朝他这里跑来,后面还有一个小子在追,“江涛,你别跑,你咋有钱买糖呢?”
这时两个小子已经跑到李来福身边了,“刘光福,我大哥在这里了,你敢抢我糖,他一定会揍你的,”江涛在林来福身边说道。
“你俩也没出息,他一个人你俩跑啥?”李来福看着现在也就十三四岁的刘光福对着江涛说道。
“大哥,他还有一个二哥的,我要揍他,上学他就会叫他二哥揍我了。”
江涛说完又加了一句:“大哥,他二哥可比你大。”
立刻把他前世的属性激活了,以前的李来福欺负两个弟弟还行,出去还啥也不是,但是,现在的李来福不一样了,在后世14岁就混社会,还会怕这些小屁孩?
刘光福也有点怕了,看到对面三个人说道:“江涛,我不抢,我就是想跟你借块糖,等我以后有了再还你。”
“借你爹篮子,一天在家挨八遍揍的人,你他妈还能有糖?”李来福骂道。
李来福靠在电线杆子上,抽着烟骂道:“赶紧滚,我抽完这根烟,你还站着,我就揍你一顿。”
“我二哥可是比你大的?”刘光福还不死心说了一句。
“那你去叫你二哥吧,我在这等着。”
刘光福看了一眼说话的李来福,看见人家根本没害怕,吃糖是没希望。
“大哥你好牛逼啊!”江远举着俩手指头装着抽烟的样子,学着李来福说:“滚,再不走我就揍你了。”
把李来福逗笑了,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俩弟弟还挺有意思?
“以后谁要欺负你俩,你们就告诉我,知道吗?”
“嗯!”
江涛,江远,李小红靠墙根蹲在一排,每个人嘴里都吃着糖,李来福靠着电线杆子躲着家的方向,别被他爹突然来上厕所,看见他抽烟……。
“吃完没?吃完咱们走了,”李来福抽完烟问道。
“大哥,糖给你吧,”江涛把纸包递过来。
“我不要你们留着吧!”李来福抱着李小红朝家走去。
回到家李来福准备睡觉了,这年头一点活动没有,一盆洗完脚水他洗完了,江涛洗,江涛在洗完了,江远洗,最后水都变颜色了,李来福摇到头。
三人上了小炕别说被褥了,连枕头都没有,都是拿自己的衣服叠叠放在头底下,(有人会说,以前的枕头都是稻壳,别扯淡了,这年月稻壳都是可以吃。”
李来福和江涛还有一个破短裤,江远直接光腚子睡了。
进入空间五亩地都种满了,催熟了五颗玉米和五个南瓜种,收获了12根玉米棒,十个大南瓜。
早晨醒来,听着厨房有人说话。
“你把那个南瓜也带一半回去吧,南瓜要是没切开还能放段时间,现在切开了,坏的可快了,再带几个饼子,你不在家?家里有多少饼子?那仨小子都能给你吃完了。”
赵芳为难的声音传来:“带的有点多吧,有二斤肉就行了,我还想着星期天让你把南瓜和饼子带到你爹娘家。”
李崇文笑着说道:“你带着吧,你就没想到?那小子说野猪去头去尾70多斤肉?他就带了30斤回来,你说我爹娘缺吃的吗?你也两三年没回娘家了,带就…多带点吧!”
“崇文,你真是太好了,我一定给你生个儿子。”
那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一样一样,只要是吃的就行。”
我刚才也换鞋换票了,都是五毛钱一斤算的,一个南瓜二十一二斤,就算你十块钱一个,180块钱就是18个大南瓜,你最好拉辆车过来,他怕像刚才卖票那人一样,让他等着。
“没问题,没问题!”
李来福接着说道:“那咱们就在路口汇合,我去让我爹准备好南瓜,你带好枪和子弹,咱们当面交易。”
“好的,我马上就来,”那人弯腰用麻袋把枪卷了起来,李来福也朝着鸽子市外面走去。
这时天还没亮,确认没人后,直接在路边摆了18个南瓜,他则点着烟坐坐在南瓜上面。
咕噜咕噜。
一听动静就知道是那种木头轱辘的板车。
过来了三个人,林来福连起来都没起来,态度必须做的强硬。
“兄弟,这是你的枪,手枪和子弹都放在面袋子里了,”卖枪的人递过来一杆长枪和一个面袋子。
接过长枪看了看,随即拿着子弹就准备往枪里装我,“小兄弟使不得,”在外墙那人身后有个矮个子说道。
那人看见李来福看着他,笑了笑,解释道:“小兄弟别误会,看你就是新手,就是怕你枪走火了,你不知道这地方可不能枪响,一枪响鸽子市就玩完了。”
李来福点了点头长枪挂在肩膀上,把手伸到面袋子里摸出手枪。
看是看不清了,摸了一把也知道是子弹。
“这是你的18个大南瓜,看看是不是每一个都20斤往上?”
李来福刚准备走,那个小个子又喊道:“小兄弟,你那里还有没有南瓜了?”
李来福皱了皱眉头,那人急忙双手摊开道:“小兄弟,我没别的意思,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人,我就想问问你还有没有这样的南瓜了?如果还有?我十块钱一个给你买,有多少我要多少?”
李来福想了想自己还有400多个了,不如一次性卖出去?
“我还有450个,你吃不吃得下?”
那人立刻露着笑脸,说道:“吃得下,吃得下。”
“那你们先回去吧,半个小时再过来,我这就去让我爹和我哥哥把南瓜拉过来,来的时候把4500块钱带过来。”
“好,好,小兄弟爽快。”
几人拉着南瓜走了以后,李来福坐在路边抽着烟,把长枪的子弹压满,又把手枪的弹夹子弹也压满,长枪收到空间里手枪别在腰间。
拿出脖子上挎包的手表看了看,快五点钟了,五点半左右天就亮了。
过了半个小时,又是两辆车,四个人过来了。
南瓜已经都摆在草丛里了,400多个南瓜确实很震撼。
“你派两个人数一数吧?450个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
四个人里,三个人到草丛里数南瓜,那个领头的人,从一个黑色皮革手提包里往外拿钱,100块钱一摞,明显已经数好的。
“大哥,450个刚刚好。”
李来福接过4500块钱,也没有数直接放到书包里。
“小兄弟,咱们合作愉快,以后有什么东西,你尽管到跟看门的人说,我姓孙,就说找孙老大就行。”
李来福点了点头,“下次有东西直接给你,”说完就朝着大路走去。
这里正好是东直门外,去他爷爷奶奶家非常近,这次走那段夹皮沟似的山路,再也不害怕了,直接手里拿着枪。
到达李家村的时候,天才蒙蒙亮村子里还静悄悄的。
路过民兵看护田地的窝棚,离挺远就能听见窝棚里的呼噜声。
爬到山顶到了爷爷奶奶家门口,从空间里装了100斤的玉米面,这可是一点棒子面没掺的,拿了两条七八斤重的大鱼放在麻袋里,又把给李老头带的酒坛子拿出来,不过坛子里的酒只有25斤酒,他留了五斤酒烧菜用,给二叔家两个孩子拿的六尺布料拿出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