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许长歌李长乐的其他类型小说《玉佩空间在手,真少爷气到发抖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执笔画丹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兔崽子,老子有没有告诉过你,不要下河?”张石头他爹越想越气,直接抄起脚上的布鞋,对着娃就抽了过去。今天要是许长歌没有及时发现,这些兔崽子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没!今天算他们运气好,但以后还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不打不长教训,张石头他爹越想越怕,手下力道也越来越狠。其他父母也想通了这一点,后怕之余,纷纷抽起了自家不听话的孩子。许长歌班上那几个最顽皮的孩子,被打得皮开肉绽,惨叫连连。“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一时间,抽打声,哀嚎声,各种认错讨饶的声音,此起彼伏响了起来。而从孩子那里得知了真相的围观村民们,也不由得议论起来。“还好来的是长歌,这要是李长乐那浑小子,肯定和当年一样直接就跑开了。”“就是,当年铁盛落水,他不但没救人,也没有喊人来救,...
《玉佩空间在手,真少爷气到发抖完结文》精彩片段
“小兔崽子,老子有没有告诉过你,不要下河?”
张石头他爹越想越气,直接抄起脚上的布鞋,对着娃就抽了过去。
今天要是许长歌没有及时发现,这些兔崽子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没!
今天算他们运气好,但以后还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不打不长教训,张石头他爹越想越怕,手下力道也越来越狠。
其他父母也想通了这一点,后怕之余,纷纷抽起了自家不听话的孩子。
许长歌班上那几个最顽皮的孩子,被打得皮开肉绽,惨叫连连。
“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一时间,抽打声,哀嚎声,各种认错讨饶的声音,此起彼伏响了起来。
而从孩子那里得知了真相的围观村民们,也不由得议论起来。
“还好来的是长歌,这要是李长乐那浑小子,肯定和当年一样直接就跑开了。”
“就是,当年铁盛落水,他不但没救人,也没有喊人来救,一个人就那样逃跑了,他要是喊人,也许铁盛就不会死。”
这个时候,何爱霞和许厚土也已经从大喜大悲的情绪中缓过劲来。
一家三口来到许长歌面前,直接跪了下来。
“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许长歌一脸懵逼,连忙上前扶起三人。
许厚土两只手紧紧握住许长歌的手,热切的注视着他:
“长歌,要不是你,我们家铁牛的命就没了,是你救了铁牛的命,你就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记得这份恩情,以后有用到我们的地方,说一声,我们必定随叫随到。”
“叔,这不算啥的。”
许长歌淡淡一笑,回握住许厚土的手:
“救人本来就是每一个正常人应该做的事,更何况我还是孩子的老师呢。”
围观的村民们,满脸惊讶地看向许长歌。
救人这么重的恩情,眼前的青年居然毫不在意,轻飘飘的两句话就带过了。
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气魄。
众人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股敬意。
因为浑身湿透了,许长歌一到家就回了自己房间,简单的擦洗了下,又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才出来。
一出房间,就注意到两个妹妹一脸崇拜地看着他。
许长歌心里暗爽,面上却云淡风轻地道:
“怎么了?”
不问还好说,这一问简直打开了两个小姑娘的话匣子。
“哥哥,你刚才真的太厉害了!”
“那么深那么急的水,你居然能游过去,还能把铁牛哥给带回来!”
“他们都说铁牛哥救不回来了,只有你还在救,大家都说你不愧是城里人,懂好多知识哩!”
许长歌笑着勾了勾妹妹的鼻子,“现在知道哥哥懂得多了吧,以后要好好读书,你们也能像我一样。”
两个丫头用力点了点头。
就在这个时候,许父许母和两个姐姐也纷纷回了家。
几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农具都没有拿就赶了回来,一到家就对着许长歌左看右看,目光里充满了担忧。
郑翠花捂着胸口,一边带着哭腔数落一边仔仔细细地对着儿子上下左右一顿瞧,生怕他哪里受了伤。
“真吓死我了。”
“你不知道听见你下水救人的时候,娘的腿都软了。”
“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娘可怎么活啊?”
许长歌握住母亲的手,安抚道:
“娘,你放心吧,我救人的时候心里有数,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的。”
许永祥站在一旁,声音都带着颤抖,反复向儿子确认,
李青绿放假回家,提了大包小包的行李进了家门,却发现屋子里静悄悄的。
她没多想,从行李里拿出一包山楂片,准备给弟弟许长歌送过去。
许长歌偏爱酸甜口味,她想弟弟肯定也爱吃这个。
知道弟弟马上就要走了,李青绿总想着对他好一点,再好一点。
结果推开卧室门,却发现本该在家的许长歌没了踪影,只有一个李长乐坐在书桌前,百无聊赖翻着东西。
看到这一幕,李青绿眉头一皱,她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还是不死心地问道:
“长乐,你来了,有没有见长歌去哪了?”
李长乐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我都回来了,那个乡下的泥腿子,自然是被爸爸送回农村了,毕竟那才是他该呆的地方。”
骤然听到许长歌已经被送走的消息,李青绿有些难以接受。
明明之前父亲说过,会给他们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慢慢适应,没想到这才认亲没多久,长歌就被送回了农村。
认亲结束当晚,李青绿一个人躺在宿舍床上想了整整一夜,终于接受了长歌会离开家的事实,同时她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在长歌还留在家的这段时间竭尽所能对他好,好没有遗憾。
结果回到家,许长歌已经离开了。
李青绿怅然若失,心里空落落的难受。
环顾这个装满了回忆的卧室,她想起了和许长歌过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许长歌小时候很调皮,是家属院里的孩子王,经常会带着小伙伴们到处疯跑,但却会耐下心来花费整整一个暑假给她做木梳。
只因她随口一句抱怨买的木梳倒刺太多,扯头皮疼。
长歌好像从小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会把家人朋友的话放在心上,而且不仅放在心上,还会努力让身边人的日子过得更好。
“刺啦——”
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摩擦声,打断了李青绿的回忆。
她循声望去,看到李长乐正拿着长歌送她的木梳在书桌上狠狠划着,原本平整光滑的桌面被他划出一道长长的、触目惊心的痕迹。
眼看曾经被许长歌耐心打磨的梳齿在他粗暴的动作下逐渐弯折,李青绿心急如焚,连忙大声喊道:
“李长乐,快住手!”
“我不要。”
李长乐嘴角勾起一抹恶劣得意的笑容,手下还在继续着动作。
李青绿心下着急,但仍好脾气地劝道:“长乐,那是姐姐的木梳,你把它还给姐姐好不好?”
一听这话,李长乐顿时不乐意了,不高兴地看向李青绿,反问道:
“什么叫你的?”
“这家里的东西全部都是我的,和你一个迟早要嫁出去的女人有毛的关系?”
头一次见这么不讲理的人,李青绿都快要被气炸了。
她正想开口,听到争吵的陈淑兰就赶来过来,女人走到亲生儿子李长乐跟前,伸出一只手,用哄小孩的口吻柔声劝道:
“长乐,女孩家的木梳你又用不上,赶紧还给姐姐,你要实在想要梳子,改明妈给你买十个八个的都不在话下。”
李长乐一撇嘴,不情不愿地把手里的木梳放到陈淑兰手上。
“来,木梳给你。”
陈淑兰转手把木梳塞到女儿李青绿手上,又苦口婆心对着大女儿劝说:
“青绿,都是因为农村不好,所以长乐才沾染了一些坏习惯,你得多多体谅他,他再怎么说都是你的亲弟弟呀!”
李青绿有些无语。
明明是李长乐做错了事,母亲却硬是怪农村不好。
但现在木梳已经拿到,为了家庭的和睦,她没有再说话,而是径直走向自己的下床铺。
拉开床帘,李青绿一愣,刚勉强消下去的火瞬间又蹭蹭蹭起来了。
只见那在她走时候叠的整整齐齐的被子此时被揉作一团,上面还沾着一些饼干的碎渣和泥土灰,还有一双恶气熏天的臭袜子。
好好的床被糟蹋成这副德行,对于爱干净的李青绿来说,简直难以忍受。
“你睡我床了?!!”
李青绿猛地扭头,朝李长乐质问道。
李长乐却一歪脖子,满不在乎道:
“咋了?这是我家,我想睡哪就睡哪,不服气你滚呐!”
李青绿气急,转头看向母亲陈淑兰:
“妈,你看他这是什么态度!”
陈淑兰看到床铺上的乱象,也是眉头一皱,但她依旧选择和稀泥。
“长乐,青绿是你的姐姐,不能这样说话。”
陈淑兰轻轻拍了一下李长乐的背以示惩罚,接着又对李青绿劝道:
“哎呀,青绿,实在不行你以后睡上铺吧,弟弟刚回来,你当姐姐的多让一让。”
糟心的弟,偏心的妈。
李青绿彻底没话说了,走出卧室,拖着行李就往门外走去。
陈淑兰赶忙追出来,看到她往门外走,连忙问道:
“诶,青绿,你这是要去哪啊?”
李青绿头也不回,直接道:“回学校宿舍,我不回家住了。”
她走下楼梯,正好碰到许长歌的发小赵向阳。
看到气冲冲走下楼的李青绿,赵向阳忍不住开口问道:
“青绿姐,这是咋了?天都快黑了,你咋还要往外走呢?”
听到来自对方的关心时,李青绿停下脚步,原本一脸的怒容瞬间消散,她换上笑脸,温和地回道:
“没什么,我学校还有一些事,要回去处理一下。”
李青绿正准备走,又停下了脚步,向赵向阳问道:
“向阳,你下午的时候看到长歌了吗?”
赵向阳点了点头,回道:“看到了,就是我骑自行车送他去的许家村。”
李青绿闻言,又连忙追问道:“那长歌在农村怎么样,那些人对他好吗?”
回想到下午的经历,赵向阳笑了笑:“青绿姐你放心吧,长歌在哪里都能过得很好,今天村里的大队支书还要给长歌办接风宴欢迎他呢。”
“那就好。”
听赵向阳这么说,李青绿笑了笑,道谢后便骑上自行车回学校了。
目送李青绿离开,赵向阳忍不住感慨。
这李长乐可真牛逼,刚来第一天,就把亲姐姐给气得离家出走了。
“长歌,该吃饭了!”
听到门外传来大姐许秀梅的呼喊声,心念一动,许长歌便从玉佩空间退出了意识。
“诶,来了!”
他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抹不自觉的高昂,大步流星迈出房间门,周身洋溢着一股喜不自胜的氛围。
这一幕落到许父许母眼里,只当是自家儿子第一天当老师,太兴奋导致的。
不过看儿子高兴,老两口也跟着开心,
“长歌啊,今天第一天去上班,学校工作累不累啊?能适应不?”
“不累,我挺喜欢的。”许长歌笑着回了一句,走到饭桌旁落座。
二姐许秀兰在他面前的饭桌上放下一个大碗。
“来,长歌,这是你的。”
这么多?!!
面前的碗,不,准确来说是大陶盆,里面装满了杂粮面条,堆得像小山一样。
许长歌扭头看向父母和姐姐妹妹们的碗,都是正常大小的碗,而碗里则是一半汤一半面,和自己这盆里几乎不见汤的面条,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哎……
这沉甸甸的爱,都快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了。
再看看其他人碗里少的可怜的面条,许长歌开口道:
“爹,娘,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面条,咱们大家一起分着吃吧。”
“哎你这娃咋不听话呢,给你的就是你的,快吃!”父亲许永祥故作生气地训斥道。
“我们的面条够吃的,不用管我们。”四个姐妹也纷纷拒绝。
见许长歌还在坚持,郑翠花放下筷子,满是疼惜地望着他,语气关切地劝说道:“长歌啊,当老师费脑子,你得多吃点补一补,不用为了我们着想,快吃吧。”
“再说了咱们村里像你这么大的小伙子那都吃好几碗杂粮面条的,长歌,你这都不算多的。”
母亲郑翠花这话说得不假。
在这个年代,村里人买不起肉,连油都很少吃,大家伙儿肚里没油水,只能在碳水上多下功夫。
因此一个青壮劳动力吃很多碗主食在村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但问题是,自己是真的不饿。
因为时常喝灵泉水的原因,他根本不需要也没必要吃这么多的面条!
面对这份毫无保留的爱,许长歌既感动,神情里又夹杂着几分无奈:
“娘,那些小伙子吃的多是因为他们要干体力活,干得多吃得多,但我整天呆在教室,顶多对着黑板写几个大字,根本消耗不了多少体力,所以没必要吃这么多面条,最重要的是我现在也根本不饿呀。”
“这,这……”
闻言,郑翠花有些犹豫。
见状,许长歌慢悠悠道:“我知道爹娘和姐姐妹妹们是体谅我刚回家,所以各方面都很照顾我。但我怎么说也是个成年人了,自己就能照顾好自个儿。”
“上午下地的时候爹娘不是也看到了吗?我说可以做到就是真的能做到,没有在逞强。现在同样如此,我说了不饿那就是真的不饿。”
许长歌顿了顿,又抛下一记绝杀:
“您说我要是不饿,再强行吃下这么多面条,到时候吐了怎么办?”
仿佛已经联想到面条被白白糟蹋的画面,两个妹妹倒抽一口凉气。
郑翠花却还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长歌,你当真不饿?”
知道母亲这是已经被自己说动了,许长歌笑着回道:
“不饿!”
“娘,我自个的身体自己还不清楚嘛,我要是饿了自己会说,不饿你也不能让我强行说饿吧?”
他说完,端着大陶盆起身给众人分面条,这次畅通无阻。
看着碗里多出来的面条,众人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实打实的高兴。
姐妹四个,看向许长歌的眼里带着一丝热切,自从这个兄弟回来以后,她们的日子真的好过了不少。
而许父许母望向儿子的眼神则越发欣慰,又继续关心起许长歌在学校的工作情况。
“长歌,你带的那些学生调皮不,好管教吗?”
许长歌点头回答道:
“是有些调皮,不如咱家孩子乖巧。”
借着话头,许长歌他停下筷子,表情认真地看向许父许母:
“爹,娘,我想让两个妹妹上学。”
闻言,秀芳和秀珠连忙低下了头假装吃饭,其实耳朵竖得高高的,她们心中忐忑,等待着父母最后的宣判。
两个孩子想上学,但也知道以家里的条件,父母是不会愿意她们去上学的。
但是,万一呢?
也许哥哥真的能创造奇迹呢。
她们就这样期待着,低下了头。
“上不了啊。”
母亲郑翠花缓缓开口,“你看我和你爹你姐姐们都要出去挣工分,家里还有那么多活儿要干,离开了她们怎么办?再说了秀芳和秀珠就是两个女娃,上学也没什么用的。”
两个妹妹闻言,头垂得更低了。
为什么明知道不可能,她们还是忍不住地期待。
秀珠吸吸鼻子,一滴眼泪悄悄滑落,落入了碗中。
许长歌毫无所觉,还在和母亲掰扯:
“家里的活儿没人干这点您不用发愁,我们小学放学早,四点就下学了,再说我也可以帮着一起干,三个人总比两个人来得快。”
“而且现在都新时代了,大队里也都在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女孩怎么不能上学了?再说秀芳和秀珠要是学得好,以后还可以当老师挣工分,怎么会没用呢!”
“女娃也可以当老师?”郑翠花有些惊讶。
这年头,农村学校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男性,郑翠花听过见过的也都是男老师,她是从来没听过什么女老师的。
许长歌点点头:“对,我原先在城里的学校就有女老师。”
闻言,郑翠花神色有些动摇。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许永祥开口了:
“长歌,我知道你是好意,但咱们家也不宽裕,实在没钱供两个丫头上学。何况我们还要攒钱给你盖新房子,娶媳妇用。”
许长歌笑了笑,开口道:“既然是钱的问题,那好办,两个妹妹上学的钱我来出。”
几乎是他们提出一条不行的理由,许长歌就能迅速提出解决法子。
眼看着再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许永祥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开口:“好,就听你的。”
能上学了?!!
许秀芳和许秀珠猛地抬头,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喜悦笑容。
郑翠花看向两个喜不自胜的女儿,叹了口气,不忘敲打道:
“你们能上学都是因为长歌,以后要好好听哥哥的话,长大了要对哥哥好,记住没?”
两个小丫头重重点头:“记住了!”
“爸,妈,十八年了,我找你们找的好苦啊!”
扑通一道跪地声,紧接着就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嚎啕大哭,哭得那叫一个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啊。
听着接连不断的嚎哭声,许长歌眉头一皱,在床上翻了个身,嘀咕道:“做梦梦到苦情剧?”
不对,这剧情有点熟悉啊。
下一秒,他猛地睁开眼,望着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场景,倒抽一口凉气。
这……不是他十八岁之前的那个家吗?
难道,又,又,又穿越了?
“长乐,你先起来,外面这么多人,咱们回家再说。”一道陌生,但又永远不会忘记的女性声音,从敞开的窗户那里传进屋内。
许长歌翻身起床,趴到窗户边缘,向下眺望。
家属院内,人群聚集,围成一个圈,而圈中心的是一个中年妇女,以及跪在她面前的十七八岁男青年。
嚎啕大哭的人,就是那个男青年。
“爸,妈,你们让我回家吧,我才是你们的亲生儿子,你们当年抱错了,屋里那个是冒牌货!”
男青年声泪俱下,一手指向趴在窗户上的许长歌。
见到这一幕,许长歌那些死去的记忆,瞬间鲜活起来。
这不正是李长乐当年在家属院内,当着整个厂职工及家属的面,来了个惊天一跪,把他自个跪回城里这个家的那一刻嘛!
也正是这一跪,让许长歌和李长乐两人互换家庭。
不对,更准确地说,是回归原本的家庭。
当年因为战乱,他们两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被抱错。如今在多方打探之下,终于找到了两个孩子。
但毕竟养育了十八年的孩子,很难割舍分离。
说句难听的,就算是养条狗,那也是有感情的。
就这么贸然分开,让两个孩子互换家庭,不说他们两个一时半会儿能不能接受,就算是这两个家庭,也不见得能很快接受这个现实。
本来两家大人商量好,先慢慢来,留下充足的时间,互相走动适应一下,等大家都能接受了,再互换。
可是谁也没想到,在农村的李长乐忍不了了。
就在今天,就在此时此刻,他跑到工厂家属院,拦住亲生父母,当着众人的面来了个惊天一跪。
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道德绑架的方式,逼迫亲生父母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把许长歌赶回农村,让他回到城市的这个家里,要么就不认他这个亲生儿子。
这可是六十年代,传宗接代的思想还很浓重。
李父李母除了这个亲生儿子之外,只有一个大女儿。而且李母生完儿子后,就再也无法生育。
以后传宗接代,还是要看亲生儿子李长乐。
但谁也不喜欢被人逼着做决定,尤其是身为厂领导的李父李新华。
现在被亲生儿子架在火上烤,还让所有人都来看他们李家的热闹,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新华心里说不窝火是不可能的,可当着众人的面他偏偏不能发火,还尽量在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走过去搀扶起跪在地上的亲生儿子李长乐,点头答应了他的要求。
“可以,爸同意你回来!”
听到这个保证,李长乐的脸上顿时绽放出笑容。
他起来扑进父母的怀里,痛哭流涕道:
“我可以回家了,十八年了,我终于可以回家了!爸,妈,你们知道我这十八年在农村是怎么过的吗?呜呜呜……太好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
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的厂职工家属们。
甚至有不少人都跟着偷偷抹眼泪。
“这是好事儿啊,李主任一家终于团聚了!”
“说的也是,李主任他们两口子当年为了闹革命,躲避反动派的追杀,连亲生儿子都弄丢了,现在终于团聚,也算是圆满了。”
“恭喜李主任,恭喜李主任!”
各种恭贺声和叫好声,在人群之中爆发。
但突然有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
“李主任的亲生儿子回来了,那他家里养了十八年的长歌怎么办?难道说……要被送回农村吗?”
那人刚一说出这句话,就被旁边的人狠狠一瞪,可他偏偏不觉得自己说的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又接着开口道:“你们这么看着我干啥,难道不对吗?真儿子回来了,那假儿子不就应该被送走嘛。”
跟这人相熟的一些职工,纷纷离他站远了些。
在这种场合说这话,是在把李主任架在火上烤。
要被李主任记在小本本上的。
李长乐却破涕而笑,一脸期盼地望着自己的亲生父亲,顺着那人的话开口问道:“爸,家里的那个人,你会把他送回农村的,对吧?”
“先回家再说!”李主任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
说完就背着手,穿过人群,上楼回家。
这一幕被趴在窗户边的许长歌尽收眼底。
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毫无差别。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的父亲,不,应该说是养父李新华对他感情深厚,是想让他留在城里的。
无外乎是多养一个儿子罢了。
李新华身为钢铁厂政治保卫处主任,这点钱还是有的。
只不过许长歌那时候年轻气盛,再加上被李长乐这个真儿子冷嘲热讽,百般羞辱,他一气之下,拒绝养父李新华,毅然决然返回农村亲生父母那里。
身为穿越者,哪怕是换到农村开局,他也有足够的信心,在这个普遍吃不饱的年代过上好日子。
结果,在农村种了没多久的地,他就意外掉进河里淹死。
没想到,又再次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
由于天赋一般,只能一边修仙,一边在宗门里当个照看灵田的外门弟子。虽然没什么太大成就,但胜在日子悠闲,也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平淡度过一生的时候。
谁知道,又迎来了第三次穿越。
而这一次,竟然又穿回了第一次穿越的六十年代。
似乎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就在这时,一股微微燥热忽然从胸口处传来。
他拉开衣领一看,这不是宗门前辈传给他的玉佩吗?
居然也跟着他一起穿越了!
许长歌的精神集中在那块玉佩上,下一秒,竟然发现自己来到一方小世界,像是玉佩中的内置世界。
一座茅草屋,一副石桌石凳,一口石井,涌出一汪清泉,泉水潺潺流淌,汇成溪流,穿过前方空地。
空地的面积不大,也就一亩左右。
在这里种个田,养鸡养鱼什么的,很合适。
最重要的是,这个空间里的灵气及其浓郁,一点都不亚于他之前所在修仙宗门的洞天福地。
修仙修的就是财侣法地。
所谓地,指的就是修行之所。灵气越浓郁,修行的速度就越快。哪怕是他这种资质不行的人,身处洞天福地之中,修行速度也会明显加速。
待在此处,他便可以修行前世的修仙之法。
这一念头刚升起,他突然察觉到外界有人靠近。
意识瞬间从这方小世界收回,回归本体后,抬头朝窗户外的走廊上望去,一群人乌泱泱赶来。
领头那人,正是他的养父李新华。
紧随其后的是养母陈淑兰。
以及他们二人的亲生儿子——李长乐!
李长乐见到许长歌的那一刹那,挑衅的目光瞬间从双目中迸发,那洋洋得意的姿态,极具进攻性。
似乎已经想好,接下来该如何羞辱许长歌。
以此来逼迫许长歌,离开属于他的家。
………………
“还是我儿厉害!”
许永祥一脸的骄傲。
儿子厉害,当老子的面上也沾光。
现在他到哪里人家都客客气气的对他,许永祥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
要是搁以前,他可不敢随便借别人东西。
李长乐不争气,他走到哪里都觉得好像欠了别人钱一样,见面就矮三分。
如今长歌回来了,苦了大半辈子的他,终于扬眉吐气了。
“别乐了,脸都成褶子精了。”
郑翠花笑骂了一句,催促道,
“以后儿子给你长脸的地方多的是,该吃饭了,快去洗漱!”
因为惦记着要去城里,许长歌随便吃了个窝窝头,又喝了一碗玉米粥,就骑着自行车要走。
“长歌,你等等。”
郑翠花喊了一声,急急追出屋子,手里还拿着一个包好的窝窝头。
“把这个带上,你刚就吃了那么点,万一路上饿了咋整。”
当父母的心里总是时时刻刻惦记着孩子。
父亲如此,母亲同样如此。
许长歌点点头。
伸手接过热烫的窝窝头,放到里衣,感觉心里也被烫了一下。
他正要离开,转头就撞到两个妹妹一脸期盼的小眼神,
“放心吧,等晚上我就把课本给你们带回来。”
“哥哥最好啦!”
两个妹妹顿时喜笑颜开,欢呼雀跃。
许长歌笑了笑,骑上自行车径直离去。
“叔,早上好啊。”
“长歌,你这是要去哪啊?”
“去城里给妹妹买课本。”
“这当哥哥的可真不错啊。”
……
出村子的路上,许长歌碰到不少早起忙碌的大爷大妈,叔叔婶婶,也都笑着打了招呼。
所有人都对他热情回应,目送他远去的背影,大家不住的感慨。
“长歌真有礼貌啊。”
“要不说是文化人呢,看着就让人舒心。”
“比那气不打一处来的李长乐强多了!”
有灵力的加持,许长歌一路没有停歇,很快就进了城。
依照记忆里的路线,直接骑车来到了百货商店门前。
这个年代的百货商店,受苏联建筑影响,多为对称式布局,门面方正,高大的立柱和拱形门窗凸显出庄重感。
这样的建筑,放在后世人眼里可能有些老气,但在这个年代却十分的新潮,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去处。
百货商店门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许长歌停好自行车,顺着人流走进百货商店。
商店里的商品种类比代销点多出数倍,各类商品按照类别划分区域,有食品、布匹、五金日杂等等。
穿过人山人海的布匹柜台,许长歌来到稍显冷清的文具柜台。
有顾客走过来,营业员招呼都不打一下,还在和旁边柜台的营业员有说有笑的嗑着瓜子。
没办法,这个年代的营业员就是很牛逼。
八大员之一,工资不受营业额的影响,直接由国家发放。
人家端的是铁饭碗,根本没有顾客是上帝一说,逼急了就一句话爱买不爱。
你不买有的是人买,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供不应求,即使有钱都可能买不到东西。
甚至买不买得成,还要看营业员脸色。
“同志,你好,我来买些文具。”
许长歌的态度很客气。
柜台里的营业员大姐眼皮一掀,看是个相貌端正的年轻人,原本漫不经心的态度也软化了几分:“你要哪些文具?”
许长歌买了些粉笔、练习本、铅笔等常用的教学物资。
大姐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作响,很快算好了价格。
交完钱,许长歌拿着装有教学物资的布袋,出了百货商店,又走进了隔壁的新华书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