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成被嘲小姑子,我搞事业不香吗?沈春意陆锦程全文+番茄

穿成被嘲小姑子,我搞事业不香吗?沈春意陆锦程全文+番茄

胖蜗牛很懒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你……你……”老太太气坏了,被一个小姑娘骂,她哪里受得了。一旁新来的售货员小姑娘忍不住了,“主任,确实是这样的,这姑娘排队买糖,是这老太太先插队的,这姑娘没让她插队,先买了糖,老太太就吵起来了,还要讹人家,让她把糖果赔给她。”“既然这样,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送去公安局,让警察处理吧,别耽误我们卖货。”主任的声音刚落,老太太麻利的溜了。腿脚那叫一个快。看得大家哈哈大笑。终于有人收拾高老太太了。“好啦,都散了吧!”主任走了。供销社恢复如初,大家该买东西的买东西。沈春意看向那个为她说话的售货员,“我叫沈春意,谢谢你帮我说话,请你吃糖。”抓了几颗糖给人家。对方没有都拿,只拿了一颗,“我叫刘家喜,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可以来找我玩啊。”“好。”...

主角:沈春意陆锦程   更新:2025-04-22 22: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春意陆锦程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被嘲小姑子,我搞事业不香吗?沈春意陆锦程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胖蜗牛很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你……”老太太气坏了,被一个小姑娘骂,她哪里受得了。一旁新来的售货员小姑娘忍不住了,“主任,确实是这样的,这姑娘排队买糖,是这老太太先插队的,这姑娘没让她插队,先买了糖,老太太就吵起来了,还要讹人家,让她把糖果赔给她。”“既然这样,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送去公安局,让警察处理吧,别耽误我们卖货。”主任的声音刚落,老太太麻利的溜了。腿脚那叫一个快。看得大家哈哈大笑。终于有人收拾高老太太了。“好啦,都散了吧!”主任走了。供销社恢复如初,大家该买东西的买东西。沈春意看向那个为她说话的售货员,“我叫沈春意,谢谢你帮我说话,请你吃糖。”抓了几颗糖给人家。对方没有都拿,只拿了一颗,“我叫刘家喜,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可以来找我玩啊。”“好。”...

《穿成被嘲小姑子,我搞事业不香吗?沈春意陆锦程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你……你……”老太太气坏了,被一个小姑娘骂,她哪里受得了。

一旁新来的售货员小姑娘忍不住了,“主任,确实是这样的,这姑娘排队买糖,是这老太太先插队的,这姑娘没让她插队,先买了糖,老太太就吵起来了,还要讹人家,让她把糖果赔给她。”

“既然这样,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送去公安局,让警察处理吧,别耽误我们卖货。”

主任的声音刚落,老太太麻利的溜了。

腿脚那叫一个快。

看得大家哈哈大笑。

终于有人收拾高老太太了。

“好啦,都散了吧!”主任走了。

供销社恢复如初,大家该买东西的买东西。

沈春意看向那个为她说话的售货员,“我叫沈春意,谢谢你帮我说话,请你吃糖。”

抓了几颗糖给人家。

对方没有都拿,只拿了一颗,“我叫刘家喜,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可以来找我玩啊。”

“好。”沈春意笑着点点头。

那边陆锦程也买好了自己的东西,他买了饼干、糖果、槽子糕等吃的。

“你还有什么要买的么?”

沈春意摇摇头,“没有了,咱们走吧。”

该回去了。

这趟出来赚了十八块六。

去掉请吃饭的六毛,吃冰棍两毛,还有买糖的三毛,花了一块一,她还剩十七块五。

再加上之前攒下的钱,现在她有三十四块八毛二啦。

“刚才谢谢你。”

沈春意抬眼看向陆锦程。

“不用客气。”都是一起过来的,陆锦程不可能看到沈春意被欺负不管。

“小妹,你买啥了?”

“买了橘子糖,给你。”沈春意给了四哥一颗糖。

“我一个大老爷们,吃那玩意儿干啥,甜了八嗦的,我不吃!”

沈学文知道小妹喜甜,爱吃糖,要不然也不会从侄子那里骗糖吃,他可不跟妹妹抢糖吃。

沈春意剥开一颗糖,塞到了四哥嘴里。

知道四哥从小就对她这个妹妹好,他这是口是心非。

没忘了给自己也吃一颗。

“诶呀,突然发现我妹长大了!”沈学文拍拍沈春意的脑袋,知道想着自己这个四哥了。

沈春意白了一眼,“别煽情啊,回去多干活,少说话,糖可不是白吃的。”

“得,话说早了!”

“上车,回家!”

几人将车上的水桶归置了一下。

“这回有地方了,你俩坐后面吧,水桶让李一鸣抱着,这样就不怕掉了。”

回去不像来时,桶里满是水和鱼,很沉。

现在都是空桶,得把住了,省得掉下去。

回去的路上,都是沈学文和李一鸣两人聊天的声音,这俩人一个比一个能侃。

前面两人分坐在驴子两侧。

沈春意和陆锦程安静的坐在后面。

“哥,你小心赶车,看着点儿路好不好?”

沈春意的屁股都快颠成四瓣儿了,咯噔咯噔,身子跟着晃来晃去。

时不时就会碰到身旁的人。

“小妹,不是四哥不好好赶车,这路上不是大坑小坑,就是石子的,哥也没办法呀。”

农村的路就这样,这还没到小雨天呢,要是赶上下雨天,泥泞不堪,鞋子上都是泥巴。

一脚一出溜,鞋子都能陷进泥巴里。

“你俩小心些啊,前面那段路不好走,都是坑。”

咯哒咯哒……

“啊!”

车轮子硌到了石子上,下面正巧是个大坑,这一颠,直接把沈春意给颠起来了。

“小心!”

“呜……”

四目相对,距离近的都能数清对方的睫毛有多少根。

甜腻的橘子气息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

回头看到这一幕的李一鸣,瞪大了眼睛,赶紧转了过去。

“小妹,没事儿吧?”

“没事儿,没事儿。”李一鸣挡住沈学文的视线。

“你挡我干什么?”

两人迅速分开。

看向不同方向。

“哥,还有多久到家啊?”沈春意不自然的问道。

“快了,再有十多分钟,就是咱们大队了。”

陆锦程余光瞥见满是红晕的脸蛋儿,不禁揉了揉自己的唇瓣。

仿佛那一刻的触感犹在。

沈春意的心咚咚直跳,两辈子加一起的初吻,就这么意外没了。

捂住胸口。

没事儿的,没事儿的,这是正常反应。

这只是个意外。

况且……陆锦程那么帅,不亏!

不停安慰自己。

“小五回来了!”

沈母盼了多时了,也不知道这几个孩子吃饭了没有。

“娘,我回来了。”沈春意赶紧下车,挽住沈母的胳膊。

“怎么样,收了吗?”什么小声的问道,就怕被人听到。

“卖了十八块,他们都不要,钱都在我这儿呢。”沈春意在沈母耳边嘀咕。

“陆知青,李知青,辛苦你们了,快进屋,晚上在这吃吧。”既然人家不要钱,怎么也得请吃个饭。

“不了婶子,我们该回去了,知青点儿那边还有不少活呢。”两人当然不能留下,这时候粮食多珍贵,轻易不会吃别人家的口粮。

“这孩子!”

“那等鱼丸和鱼干做好了,我让老四给你们送去。”

“谢谢婶子。”

陆锦程和李一鸣走了。

“爹和大哥二哥他们呢?”

“他们都在后院忙着收拾鱼呢,这次确实是大丰收,队上各家都分到了不少鱼,咱家分了七条呢,不过比你们弄回来的差远了,都不太大。”

“他们回来后,看到你和老四弄到这么多鱼,还有条那么大个的,你爹说,你俩比他们都能干。”

家里这么鱼,沈母也高兴,这鱼能吃一阵子,鱼汤营养高,大人孩子都爱喝。

“还是我小妹有运气,小妹说,四哥,我觉得这里好,我就下了网,果然捞上来这么多鱼。”

“你妹是第一功臣,你是第二,娘晚上好好犒劳你俩,说吧,想怎么吃?”

“娘做什么我都爱吃。”沈春意挽着沈母胳膊撒娇。

“你啊,就嘴甜。”

“老四,去后院干活去。”

沈学文:“……”

……

不只沈家,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上吃鱼。

知青点儿。

这里除了陆锦程他们几个新来的知青,还有前两年来的老知青,加在一起,足有十人。

正好是五男五女。

陆锦程和李一鸣两个男知青是后来的。

张楠楠,冯洁,许佳丽这三个女知青也是后来的。

老知青有陈卫东,马建兴,刘军三个男的,女的有李梅和陈秋菊。

“你们回来啦?”知青点的人都围了上来。

“听村子里人说,你们俩帮沈春意和沈学文兄妹俩抬鱼去了,他们捞上来那么多鱼,怎么没分给你们一些?”

“陆知青,他们到底弄上来多少鱼啊?”

“是啊,听人说那么一大堆,密密麻麻的。”

“要我说啊,他们就该交公,该分给大家才是,怎么能独吞呢!”


沈春意现在可不想在让人误会些什么。

男知青看到大队长的女儿沈春意跟他们一起干活,自然都照顾一些。

给她弄的麦子,都是一小捆的,怕太多她拿不动。

都知道大队长疼闺女,这个沈春意的年纪比他们还小一些,男知青哪会让她受累,巴结还来不及呢。

“刘军,你什么意思?”

“你给她的麦子都是小捆儿的,给我们的就都是那么大一捆,你要不要这么明显!”

许佳丽本来就看不惯沈春意,男知青刘军特意的差别对待,让许佳丽心里更气愤了。

不过是一个村姑而已,至于么,大家伙都这么巴结她。

“许佳丽!”

“你在胡说些什么,我哪有!”刘军看了看四周干活的人,有意无意的都在往这边看,脸色顿时很不好看。

“你怎么没有,让大家伙评评理,你们看看,刘军往我们这边扔的都是大捆儿的,往她那边的就都是小捆儿的,我哪里说错了?”

许佳丽指着面前已经割好的麦子堆。

差距不要太明显。

“你!”

沈春意拄着腰看向许佳丽,“没有人要求你一定搬大捆儿的,你要是搬不动,你也可以搬这边小捆儿的呀!”

“这麦堆写名字了么?”

“这堆就得我搬才行,别人不能动,还是你那边写好了名字?”

“你非得说这些让人误会的话是什么意思?”

真当她沈春意谁都能欺负的。

“你……你还狡辩!”

许佳丽被沈春意给说得不知如何反驳。

“我狡辩什么了?”

“你非得把人想成你想的那个样子,我看你才是心里有太多乱七八糟见不得人的想法呢。”

沈春意转身走向另一边的小麦堆。

本来合计避避嫌,不跟陆锦程他们一组,故意选刘军、马建兴和陈卫东,以及许佳丽、张楠楠这边的。

没想到这个许佳丽还在挑刺。

沈春意走向陆锦程、李一鸣和李梅、陈秋菊、冯洁这一组。

“好了佳丽,赶紧干活吧。”李梅不禁叹了口气,这个许佳丽,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非得找事儿,现在好了吧,非得逼着沈春意到他们组。

李梅哪会看不出来许佳丽对陆锦程有意思。

她虽然没有沈春意之前明显,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对人家陆锦程有意思。

许佳丽看到沈春意走向陆锦程那边,心里更加郁结了。

气得直跺脚。

张楠楠拽了拽许佳丽,“你搬那边轻一点儿的,我搬这边的好了。”

许佳丽甩开了张楠楠,“用你管!”

张楠楠很是尴尬,随后去干活了。

沈春意来到陆锦程这边,这边的麦子一捆儿一捆儿的,比那边要重。

办起来稍微费劲些。

“来,我帮你!”李一鸣帮忙拿起一捆儿递给沈春意。

“谢谢。”

沈春意毕竟不像其他经常干活的人力气大。

太大确实拿不动。

看到沈春意搬得吃力,陆锦程将麦子捆得小一些。

同组的几人,显然看到了端倪,但都没吱声,低头不语只干活。

烈日炎炎,偶尔吹来一丝风,也是带着热气的。

沈春意很快就发现自己快要烤熟了。

满脸通红,快要透不过气了。

只好打开纱巾,摘下草帽扇扇风。

粉嫩的小脸儿涨得通红,汗水顺着发迹鬓角流淌下来。

“喝口水吧。”

军绿色的水壶递到眼前。

看到是陆锦程,沈春意下意识的摇头。

开什么玩笑。

什么关系共用一个水壶。

让这帮碎嘴子传出去,还不定说些什么呢。

“这是我新买的,还没用过,我跟一鸣喝一个就可以。”

说罢直接把水壶挂到沈春意的脖子上,然后离开了,跟李一鸣一起坐到麦垛上休息片刻。

沈春意看了看四周,茫茫田野,稀稀拉拉的人,都在埋头干活。

真是失策,忘记带水壶了。

爹娘估计也都在干活呢,没有人给她送水。

这时候回去取显然不太现实。

知了吱吱的叫着,实在是太渴了。

偷偷瞄了瞄四周的人,趁大家都没看见,赶紧打开水壶,仰头灌了几口水。

不敢对着壶嘴儿,小心翼翼的喝了几口,赶紧拧紧背到身后,然后继续干活。

看到这一幕的陆锦程只觉得好笑。

不过……

这丫头怎么变化这么大?

好像自从上次落水之后,就开始远离他了,不像往常,不顾他人眼光,追着他跑,有说不完的话。

“程哥,什么情况?”一旁的李一鸣打趣道。

“什么什么情况?”

“吃了婶子那么多鱼丸,还给了咱们腌了咸鱼干,不该感谢感谢人家啊。”

“嗯,你说得都对。”李一鸣点头。

“你!”

“干活了!”陆锦程将手套扔向李一鸣,两人带好手套继续干活。

一天下来,沈春意感觉整个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不受自己控制,浑身酸痛。

回到家,饭都没吃,从头到脚洗了一遍,等饭的功夫,躺炕上就睡着了。

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一早。

清晨,沈春意被鸡鸣声给吵醒的。

这一觉睡得好香。

起身穿上衣服,拿起洗漱工具去洗漱。

院外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天空瓦蓝,今天天儿不错。

抻了个懒腰。

从水缸里舀出一些水,倒进杯子里。

“小五儿,起来了!”

在厨房忙活的沈母听到动静,探出头来,一看是自己闺女醒了。

“昨个累坏了吧,晚饭都没吃,我怕你半夜起来没吃的,给你煮了俩鸡蛋。”

“喏,你揣到自己兜里,干活的时候吃。”

“对了,昨天也真是的,看我这记性,都忘记给你准备水喝了,渴坏了吧,今天我煮了一大锅绿豆水,放了很多白糖,待会儿你多带点儿。”

沈母一大早就起来了,简单收拾一下屋子,然后做早饭。

“爹呢?”

“你爹他们去后院院子里干活去了,菜园子也得拔拔草浇点儿水。”

“给,今天早上新摘的小黄瓜,嫩着呢。”沈母把小黄瓜撸了一把,把刺撸掉,递给闺女。

沈春意也揣进了兜里,干活渴了吃。

想到昨天渴成那样,沈春意赶紧去把水壶拿出来装满。

她是有自己的水壶的,是三哥给寄回来的。

装满后,想起来,昨天借人家的水壶还没还给人家呢。

也不能空着还给人家,也给装了一壶绿豆糖水。

早饭很简单,苞米面饼子,黄瓜鸡蛋汤,一盘咸菜。

但大家都吃的很香。

“晚上我早点儿回来,把那半只鸡给炖上,正好大家补一补。”

沈母知道大家都很累,尤其小闺女,晚饭都没吃就睡着了。

“太好了奶。”五岁的大壮,听到奶奶要做肉吃,高兴坏了。

二嫂直撇嘴,那是给大家做的么,那是给小闺女做的。


“赶紧上工吧!”大队长扫了一眼儿子儿媳妇,走了出去。

“老二,你妹要是传出不好的流言,我可是要找你算账的。”沈母白了一眼二儿媳妇。

“娘放心。”沈学勇赶紧点头。

“老二,咱们先去上工吧,让你大嫂陪你媳妇。”老大沈学辉将二弟叫了出去。

大嫂叹了口气。

嗨!

“你啊,你是不是糊涂了,这种事情怎么不拦着点你爹娘,不知道小姑子就是公婆的逆鳞么,你们还敢打这主意,可真是胆子肥了。”

妯娌相处几年了,虽然有争吵,但这时候怎么也得提点一下,要不然真怕弟妹被娘家给害了。

“大嫂,我……我真的不知道我爹娘会有这个想法,他们……”

二嫂眼眶红红的,现在公婆和自家男人,甚至是沈家全家都怪上自己了。

这可怎么办啊!

“这最主要的啊……还是你的态度。”

“你可不能糊涂啊。”

“小姑子的事儿,是我们能沾惹的么?”

“且不说这沈家上下,对小姑子有多宠溺,爹娘怎么可能会让小姑子嫁给一个……”

大嫂看着弟妹,虽然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没说清楚,那是给弟妹留面子。

她总不能当着弟妹的面,说她弟弟的坏话。

说实话,别人要是说她弟弟,她也不会高兴。

但人得有自知之明啊。

那王家宝是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小姑子在娇纵,怎么也轮不到他王家宝惦记。

“爹娘对小妹的婚事看得重,一般人入不了眼,我估么着,小姑子的婚事,姑姑肯定想着呢,能给小妹介绍一个城里的小伙子。”

“而且呀……”

大嫂减小音量,就怕被婆婆听见。

“小姑子前段时间一直对那个陆知青很上心,你就是看也知道,小姑子眼光高着呢,一般人哪里看得上,你可别糊涂,到时候影响了你跟老二的夫妻感情。”

“别老听你爹娘的,你弟弟再亲,也亲不过自家男人和儿子。”

大嫂一直是个明白人,虽然也不太喜欢小姑子,但至少面子上过得去,不会跟小姑子有直接冲突。

都说这婆媳是天敌,要她说啊,这嫂子和小姑子也不差啥。

没有哪个媳妇,会喜欢小姑子在家作威作福。

一个家的资源就那么些,小姑子多占,其他人自然就少占,尤其是外来的媳妇。

嫂子肯定是把这个家视为自己的,小姑子始终是要嫁出去的人。

自家男人还有公婆都宠着小姑子,没有哪个嫂子心里会舒服。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利益冲突的问题。

“可……小姑子这样,哪个人家会愿娶回去,谁也不傻,会愿意娶一个祖宗回家。”

在二嫂眼里,小姑子跟她弟弟没差啥。

都是无所事事,吃闲饭的人,正好一对儿。

不过是婆家的条件更好些,她娘家条件差些而已。

“嘘!”

“你可别瞎说,我什么都没听见!”

大嫂听到这话抬屁股就走,这要是让婆婆听见了,她也得遭殃。

反正她是该劝的都劝了,至于能不能想明白,靠她自己吧。

两人收拾一番,也都去上工了。

沈母看到两个儿媳妇也走了,才走向女儿的屋子。

“小五啊,你……”

“娘,我都听见。”沈春意听到二哥二嫂的争吵了。

二嫂的娘家惦记起她来了。

但她知道,爹娘不会同意的,她也就没必要非得跟二嫂撕破脸。

现在还没到那种地步,但真要是有人给脸不要脸,那可怪不得她了。

“娘放心,我不会生二哥气的,我知道几个哥哥都疼我。”

“至于二嫂,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但王家要是敢来惹我,可别怪我不客气!”

她沈春意一向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决不轻饶。

“闺女啊,你放心,他王家要是敢来作妖,看我不把他们打出去。”

沈母才不管什么亲家不亲家的呢,打她闺女的主意可不好使。

“好了娘,咱们不为那些不值得的人生气。”

“你看,这是四哥带回来的,说是两个表哥给我的钱和票。”

沈春意将沈学文带回来的钱和票拿了出来。

“这俩孩子,他们也真是疼你。”

“行了,既然给你了,你就收着吧。”沈母没有把钱没收。

沈春意很高兴,又有五块钱进账,还有好几张票,她看了有肥皂票、粮票和糖票。

自己的小私库算起来有三十九块八毛二了,也不少钱了,都快赶上城里一两个月的工资了。

这时候城里的工资,也就十八九二十来块,工资高些的,三十多。

钱是人的底气,沈春意还是希望自己手里能多攒些钱,这样才有安全感。

这个家虽然还没有分家,但大队长和沈母都比较开明,没有把所有的钱都把在手里。

像老大老二这种成了家的,每到年底分了钱,沈母都会让他们自己留一部分,大概三分之一,剩下的放在家里,留做正常开销。

老三老四虽然都是单身,但情况不一样。

老三当兵,在部队,但他每个月都会给家里邮寄钱和票。

但沈母并没有都花在家里,而是每个月留下五块钱,剩下的都给老三存了起来,等他以后成家交给他。

老四呢,则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每年也会给他存一些钱,留作娶媳妇的。

至于唯一的闺女,沈母当然不能忘记,早早就开始准备嫁妆。

要说沈家这么多孩子,还有四个男孩子,日子应该过得挺难的。

虽然沈父是大队长,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况还是四个大小子。

但沈爷爷早在给两个儿子分家的时候,就把家里的东西给分了。

老沈家祖上是出过秀才的,也算有过一点儿薄产,但不多,主要是都识字,且有头脑,保住了家里的东西,还平安无事。

到了沈爷爷这一辈,当了兵。

后来退伍转业,回到老家娶妻生子。

老沈家有不少银元,少量金银财宝。

两个儿子结婚的时候,沈家将这些东西分了。

老两口自己留了一些养老,其他的都分给了两个儿子。

沈父,也就是大队长,分得了一罐子银元,五根银条,一个金镯子,一根银簪子。

这些年遇到难事儿的时候,就拿出去换一些钱。

如今一罐子银元所剩无几,家里还剩五根银条,一根银簪子。

两人合计家里正好五个孩子,一人一根银条,至于银簪子,沈母自然是想留给唯一的女儿,留作念想。

所以沈家的条件在农村,算是拔尖的了。

一排正房五间,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仓房和厨房各一间。

几个儿女也都养得非常好,男孩子个子高大,女孩子白白嫩嫩。

沈家的几个孩子都不愁说亲。

王家不就是看上沈家的条件了,还有沈春意长得好看,但注定是妄想。


“你就嘴上这么说吧,到时候怕是女大不中留噢!”大队长也打趣自家闺女。

“爹!”

“哈哈……”

沈家人下工回来,看到院子里的自行车,都很激动。

老四更是骑着它满大队跑。

现在整个大队都知道大队长家里买了自行车。

都很羡慕呢。

他们羡慕也没办法,先不说这买自行车的钱,就说这票,可不是一般人能弄得到的。

要是到了黑市,一张自行车票,得值个几十块呢,不是特别需要,谁会花冤枉钱买它。

“瞧你四哥,一点儿都不稳重。”沈母看着性子跳脱的小儿子,无奈的摇摇头。

这都要结婚成家的年纪了,还这么爱玩爱闹。

“娘,四哥这样不是挺好的,结了婚自然就稳重了。”

沈春意倒是觉得四哥这性子挺好的,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搁,是个心大的。

这种人活得更开心。

“老三,赶紧给老四叫回来,马上就要吃饭了,瞎嘚瑟啥。”

“诶,我这就去。”

老三去找老四去了。

那边老四骑着自行车,沿着砂石路往下走,知青点的知青们,看到后,都出来看看。

“大队长家这是卖自行车了?”

“没看都骑上了么,肯定是当兵的老三拿回来的。”

“还是大队长家里条件好,这可是咱们大队第一辆自行车,不光是票难弄,这一辆车就得一百五六呢。”

“学文,家里添自行车啦,让我们也开开眼。”几个男知青围了过去,来了这么久了,跟大队长家的几个儿子都比较熟悉。

“有啥开眼不开眼,我这不是骑着溜溜,你们看吧。”老四自来熟,笑呵呵的下了车。

几个男知青都上去试了试。

“诶,怎么没买二八的呀,这二六的骑起来,总感觉差点儿意思。”马建兴骑了一圈回来。

男生个头都挺高的,腿也长,起二八的会更舒服些。

这二六的自行车,更适合女生用。

“我爹想着小妹也能用,就买了二六的,要是二八的,小妹骑着不方便。”

“你们家可真宠闺女。”几个男知青听了,满是惊奇。

谁家买自行车,还要考虑闺女用着方不方便啊。

女儿都是要出嫁的,这最后还不是家里的男人用。

也就是大队长家这么宠闺女吧。

“二六的挺好,小巧方便。”老四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老四,该回家了,娘晚饭都要做好了。”老三看到四弟跟知青们在唠嗑,走了过来。

“三哥。”

几个知青赶忙跟沈学军打招呼。

“你们好。”

女知青听到动静,都出来了。

冯洁拽了拽衣服,弄了弄头发“沈同志,进来坐会儿吧。”

沈学军听到女知青的邀请,眉头紧蹙,“不了,你们也该吃饭了吧,我和老四先走了。”

大家看到哥俩离去的身影,望了又望。

“走吧,别看了,人都走远了。”李梅将冯洁拽进了院子,知道她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哼,给瞎子抛媚眼,白费功夫!”许佳丽讽刺冯洁。

“你!”

“我用你管!”

“还是管好你自己吧,把人得罪个遍,我要是你,都没脸继续待下去。”

冯洁瞪了一眼许佳丽。

她有什么脸说自己,她又好到哪里去。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依然在收小麦。

不过最让沈家烦恼的就是,冯洁这个女知青,总是往沈学军身边凑。

大家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老三呐,你跟娘说说,你对这个冯知青到底有没有意思?”

沈母其实不喜欢冯洁这个知青,性子不得她意。

但要是儿子喜欢,她也没办法。


但还是遭人嫉妒,被人举报。

老太太怕连累儿孙,登报跟儿子儿媳以及两个孙子解除关系,然后上吊自杀了。

失去媳妇的老爷子哀痛不已,宁可下放,也不签离婚协议。

陆锦程为了照顾爷爷,选择了爷爷所在的地方当知青。

沈老爷子见这小伙子不错,自然不会拆穿他。

这孩子是个孝顺的。

孝顺的孩子,差不了。

“娘,姑姑,爷爷奶奶来了。”沈春意跟二老一路慢悠悠晃荡,回到了家里。

“爹,娘,二嫂留我吃饭,就让小五儿去找你们二老了。”沈慧敏看到爹娘进了院子,走上前挽着老两口的胳膊。

“慧敏呐,家里都还好吧?”老两口也好久没有见到女儿了。

“家里一切都好,两个臭小子都上班呢,等他们有假期,我让他们过来看你们二老。”

“不用,知道你们都忙,工作要紧,我和你爹挺好的。”老两口知道女儿在婆家不易。

佟家老太太一直不太喜欢女儿,因为女儿是农村的,看不上,要不是女婿非娶不可,佟老太太哪会松口。

后来给他们佟家生了两个大小子,佟老太太这才对女儿好很多。

“娘,小妹拿了五花肉过来,我做个红烧肉,炖得软烂些,你们也能吃得动。”

小姑子对自家女儿好,沈母自然不会吝啬。

二斤肉全都做了。

“好。”

老太太满意的点头,她这两个儿媳妇都是不错,跟女儿关系也处得好。

岁数大了,最喜欢的就是团团圆圆,家和万事兴。

“听说家里买自行车了。”老两口自然听到村里人议论二儿子家里买自行车的事情。

“这不老三回来弄了一张票,想着他爹去县里开会也方便些,家里人也都能用。”

“爹娘,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就跟振邦说,现在有了车子也方便了。”

“好好,你们过得好,我们就高兴了,我们老两口都这么大岁数了,没啥需要折腾的了。”老爷子摆摆手。

老两口跟女儿在院子里叙旧,沈母在厨房忙活,沈春意就守在沈母身边,帮忙跑跑腿儿。

拔个葱,剥个蒜。

沈家人回来吃饭,闻到香味儿,就知道家里做好吃的了。

“娘,今天又做肉了,这么香!”老四跑到厨房寻找香气来源。

“你姑姑过来买的肉,赶紧洗手去吧。”

“姑姑来啦!”

“二哥。”沈慧敏出来跟二哥打招呼。

“小敏来了,怎么过来的?”大队长知道妹妹家里就一辆自行车,院子里没看到,肯定不是骑自行车来的。

“我在县里遇到隔壁大队的牛车,搭车到岔路口,走过来的。”

“回去的时候,我送你回去。”家里有车了,哪能让妹妹走回去。

“不用了二哥,你忙你的,地里事情那么多,我自己走回去就成。”

“姑姑,我送你,正好我也练练车。”老四沈学文一直惦记起自行车呢。

“你行么你,别把你姑给摔着了。”大队长怕小儿子虎了吧唧的,在给妹妹摔着了。

“那成,那就让学文送送我。”沈慧敏是看出来了,小侄子就是想骑车。

吃完了中午饭,大家坐在一起闲聊。

两个嫂子自然看到小姑子身上的新衣服和新鞋子,不用想,一定是姑姑给买的。

这沈家人可真是怪,几个侄孙子不在乎,反倒给侄女买衣服穿。

“小妹,你这新衣裳可真好看,雪白雪白的,这就是城里流行的那个的确良吧?”

“还有这鞋子,是那个什么大力的,听说一双十多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