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署总管为宫正,之下的十二衙门主事称为掌司,与内六局一样,掌司可以由女子担任。
沈师师想了想,起身郑重地将掌司令接了过来。
既然要换一种活法,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是!民女定当全力以赴!”
太后笑着看向沈师师,“这女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能否服众,要看你自己的本事,若想成为正式的掌司,还要经历几番考核,这条路会很艰辛,你怕不怕?”
沈师师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这世上没有一条路是好走的,没有路,便趟出一条来,民女想竭力一试!”
“好!哀家就喜欢你这种从不畏首畏尾的劲儿!”
说完了正事,太后又想起沈师师要与谢青辰和离的事情,便询问起了因果。
沈师师并没有隐瞒,将事情始末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太后。
听到了事情的全貌,太后冷下脸沉声道:
“这谢家老夫人看着和善,不想竟是个歹毒的,得不到你便干脆毁掉!等你被众人嫌弃唾骂,没了退路,只能乖乖留在谢府被他们磋磨!”
太后虽然可以轻易看透谢老夫人的目的,可世人却不能。
他们只会以讹传讹,甚至推波助澜。
“你是怎么想的?可用我帮你?”太后柔声问。
沈师师摇了摇头,太后娘娘若是干预,只会让人觉得她仗势欺人,且若叫谢家知道太后娘娘如此维护她,会更不愿放她离开。
“娘娘不必担忧,民女自有办法!”
陪太后娘娘聊了一会儿天,沈师师才离开了雨山,她走后,储姑姑叹道:
“这么好的姑娘,谢二郎都不知道珍惜,真是瞎了他的狗眼!早知如此,您当初就不该破格让他去凉州历练!”
朝廷若想重用一个人,不是让他入翰林院,便是把他放在一个能干实事的职务上,让他凭着政绩向上爬。
谢二郎科考那年,圣上瞧他样貌不错,对他多留意了一二,可答完考题后,圣上看着他那华而不实的文章,摇头评了一句:
真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有了这句话,吏部那边怎还会给谢青辰安排职务,早把这个人丢在了一边。
若非太后娘娘看在师师姑娘的份儿上帮了谢青辰一把,他现在还是个闲人!
太后幽幽道;“老沈若是在世,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日的选择。不过,这也怪不得他,皇后不知在哪儿听说,老五会遇到一个帮他登上大宝的天命之女,将宏德三年出生,且与老五有交集的姑娘几乎都招入了宫中。老沈也是不想让师师丫头被关在那牢笼般的深宫里,这才将她匆匆嫁了人……”
储姑姑想起当年那些事,也轻轻叹了口气:
“老奴真是不明白,皇后娘娘为何对离王殿下这般狠心!因为这个预言,殿下至今都没有成婚,他都已经二十有二了,就只带着和硕长公主留下的两个孩子过日子,这怎么能行!”
提起这个孙儿,太后严肃的脸上却有了一丝笑意。
“那小子不成婚,可不是因为这个!”
老人家看破未说破,拈起佛珠喃喃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哀家老了,能帮他们的不多,以后,要看他们自己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