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热门小说说话的心理学

第3章 不要把话说绝,留有余(1)

发表时间: 2024-07-04
某公司新研发了一个项目,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下属小张,问他:“有没有问题?”

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

过了三天,小张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老板问他进度如何?

他才老实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拍胸脯的信誓旦旦己经开始反感。

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人说话时是斩钉截铁:“我一定行我一定能办到你还不相信我呀?”

……类似的话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当然,这样的话语里蕴含了一个人的自信,这是无可厚非的,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就是做人要有自信。

但是有时候我们说话必须要把握分寸,你就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实来说话,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我们还是不要把话说的太绝对了。

客家有句俗谚:“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生活中很多尴尬事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

其中有一些就是因为说话的太绝造成的,凡事多些考虑,留些余地,总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在外交辞令中是最常见的。

每个外交部发言人都不会说太绝对的话,要么是“可能,也许”,要么是含糊其辞,以便一旦有变故,可以有回旋余地。

话不说绝对是一个人老练成熟的标准。

自以为是的人,容易把话说满,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见解没有错,根本不容分辩,于是马上盖棺定论,不留余地。

可是,要知道杯子留有空间,是为了轻轻晃动时不会把液体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是为了不会因轻微的挤压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是为了防止“例外”发生而让自己下不来台。

人人都讨厌空说大话连篇的人,吹得天花乱坠。

实际行动却不见几分,难免让人觉得你华而不实,难以信任。

不如低调一点儿,做的比说的多,多干活,少说话,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然,也有人话说的很满,而且也做得到,即使这样,说满话也不可取,毕竟,谦虚一些,能留给人美好的印象,而一味拍胸脯,总是让人觉得你不够稳重。

何况,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的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

在做事的时候,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最好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要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得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使事没做好,也不会太责怪你。

用不确定的词句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的做成某件事情,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最后总能谅解你,而不会对你产生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杀你的成绩;如果你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话不能说满也表现在不要对他人太早下断论,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浪子,还有回头的时候,人一辈子很长,变化还很多,你怎么能凭主断就评定别人的一生?

无论何时,我们说话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这好比在战场上,进可攻,退可守。

这样有了牢固的后方,可出击对方,又可及时的退回,自己依然处于主动的地位。

这样虽然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会处于战无不胜的地位,但是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败的一塌糊涂。

要把握分寸,给自己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