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精品选集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精品选集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一叶遮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是作者“一叶遮目”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元童渊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快看快看,他醒了!”“我怎么会在这?”“你从上面的悬崖上摔下来了!”……一睁眼,整个世界都变了,从一个现代有为青年变成了一个抠脚大汉。还身在三国?好在记忆没有受到扰乱,凭借上一世的知识,他在三国群雄并立的时代脱颖而出,一战封神。江湖英杰:“他是我见过,最稳健的将士!”三国统帅:“得他者,定能得天下!”...

主角:李元童渊   更新:2024-08-19 03: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选集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是作者“一叶遮目”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元童渊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快看快看,他醒了!”“我怎么会在这?”“你从上面的悬崖上摔下来了!”……一睁眼,整个世界都变了,从一个现代有为青年变成了一个抠脚大汉。还身在三国?好在记忆没有受到扰乱,凭借上一世的知识,他在三国群雄并立的时代脱颖而出,一战封神。江湖英杰:“他是我见过,最稳健的将士!”三国统帅:“得他者,定能得天下!”...

《精品选集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精彩片段


散朝后,李元和蔡邕一起返回府邸,回到府邸后蔡邕对李元赞不绝口:“哈哈哈哈,文忠,你果然不负我们所望,为我狠狠地争了一口气,看看大将军那不自然的脸色我就觉得好笑。”

蔡琰听闻蔡邕回来便拿着心汤进来,蔡邕上了年纪,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所以蔡琰每天都会亲自熬心汤给蔡邕,进来的时候看到蔡邕笑逐颜开,不禁问道:“爹爹,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

“文姬,文忠大胜归来,天子封他为偏将军,我们应当为他好好庆贺一下。”蔡邕把今天早朝发生的事地说了一遍。

蔡琰得知李元打了胜仗,走到他身边祝贺道:“恭喜李公子剿灭反贼有功,晋升为偏将军。”

“蔡小姐客气了,如若不是蔡大人的举荐,我又怎么会有如此机会表现呢?”李元倒没有多少自得,而且脸上还有一丝忧虑。

蔡邕看见李元的脸色不太对劲,问道:“文忠,你打胜仗归来本该是喜事,为何愁眉苦脸的?莫非你担心何进会对付你吗?”

何进身居大将军一职,现在李元晋升为偏将军,按理说也是归何进管,日后何进要对付他还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李元摇了摇头,“我并不是担心何进会对付我,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情?”

李元没有回答蔡邕的问题,反而问道:“蔡大人,对于现今的汉朝你是怎么看的?”

蔡邕愣了一下,不知李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回答道:“身为大汉臣子,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天子被宦官摆布,我等应当尽力铲除贼党,整治朝纲。”

“蔡大人,还请你说出心中之话,你觉得现今这汉朝还能拯救吗?”李元一脸的严肃,用满是质疑的语气询问蔡邕。

蔡邕身体颤抖了一下,脸色微变,斥责道:“文忠!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什么蔡大人应当比我清楚,大人你为官多年,应该早已看透朝上之事,既然你不愿意说,那就让我来说句不敬的话吧,”李元走到蔡邕身前,丝毫不畏惧,“当今天子不喜贤臣,独宠宦官,朝上之臣皆报喜不报忧,殊不知洛阳之外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蔡邕厉声说道:“文忠,你别妄论天子,张让等宦官花言巧语欺骗,这并不是天子的错,而是张让实在狡诈!”

李元被气乐了,以蔡邕的才智肯定知道是灵帝的错,但因为传统的观念让他不能责怪所谓的天子,所以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张让等人。

李元冷哼一声:“蔡大人实在是自欺欺人。”

“我怎么自欺欺人了?”蔡邕也来脾气了。

“我大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作为一国之君,可以不懂统筹兵马,冲锋陷阵,可以不会筹集粮草,出谋划策,但是不能不识人用人,如果天子连贤臣和奸臣都分不清,又如何整治国家,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李元引经据典,一番话把蔡邕说得哑口无言,蔡邕虽然有心反驳,维护天子权威,但李元说的都是事实,现今灵帝宠信张让,疏远贤臣,大汉朝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

蔡琰听完这一翻话对李元的多了几分佩服,这些事情或许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没人敢说出来,唯独李元有这个胆识。

蔡邕直直地站在那里,嘴巴张开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李元继续说道:“蔡大人,张角黄巾起义后,虽然被迅速平叛,但是各地的百姓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差,起义军也越来越多,就像我刚剿灭的李木一样,今天出了个李木,第二天又出个王木,这贼军犹如野草一般,火烧不进,越打越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蔡邕还真是无法回答,一直以来他们只想着如何剿灭起义军,却从来没想过为什么会有起义军,而且还越打越多,仿佛永远无法消灭一般。

“这些起义军也不过是由百姓组建而来,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无论哪个朝代都离不开百姓,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若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试问又有谁愿意去当强盗,去做叛军,做反叛朝廷之事?”

在李元看来汉朝的百姓都是非常善良的,只要满足他们的温饱,他们就不会轻易反叛的,然而现在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做到,可见灵帝是多么的无能,大汉唯一的繁荣,恐怕只剩下洛阳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蔡邕口中不断重复这句话,脑中似乎明悟了某些东西,他抬头看向李元,“文忠,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如若是你,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拯救这汉朝?”

“唉,”李元叹了一口气,“蔡大人,你为官多年,懂的道理肯定比我多,其实你应该早已发现,只是你不愿意这样想而已,就让我说一句忤逆的话吧,现在这汉朝已经是病入膏肓,日落西山,气数将尽!”

“气数将尽……文忠你……”蔡邕看着李元久久不能言语,其实李元说的他都懂,而且他也曾经想过,但就是不敢细想,甚至连提都没有提过,因为他已经为汉朝尽忠数十年,又怎么愿意看着汉朝的江山逐渐没落。

“洛阳乃是天下中心,也是是非之地,不久之后将会多灾多难,现在的繁荣不过是虚像,我敢保证两年之内,这天要变了!”李元用手向上指了指,他清楚地记得,不久之后宦官张让将会设计杀害何进,袁绍等人斩杀张让和一众宦官为何进报仇,接接着就是汉朝黑暗的开始——董卓入京!

听到天要变这一句的时候,蔡邕身体不禁踉跄一下,差点跌倒在地,扶着一旁的桌子才稳住,然而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连忙开口问道:“天要变了?文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是指?”

“蔡大人,汉朝很快就是名存实亡,我奉劝你一句,如若想保住一家人的性命,还是尽早找借口离开洛阳吧。”李元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蔡邕的问题,而是劝说他离开洛阳。

“这不可能,”蔡邕脸色坚定道,“我身为大汉臣子,岂能轻易离开!”

“蔡大人,你不要只为自己考虑,还要为你家人考虑一下。”李元看了一眼一旁的蔡琰,他这一句话正中蔡邕的软肋,蔡邕现在除了蔡琰外就再无其他亲人,蔡琰是他的掌上明珠,把她看得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

“文姬。”蔡邕把目光看向蔡琰,坚定的脸色逐渐缓和。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明天我就会带着许诸和王武离开,你自己好好考虑吧。”李元摇摇头,又叹了一口气走出大厅。

晚上,蔡邕独自在书房,桌上点了一根蜡烛,柔和的烛光照在他脸上,满是皱纹的面孔出现了一丝疲倦,虽然手上拿着一卷书,但心中却是不断回想着李元说的话,情不自禁地自问一句:“莫非我大汉真的没救了?”

“爹,爹?”门外响起了温柔的呼喊。

蔡邕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放下书走去开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女儿蔡琰。


大汉犹豫道:“你为何要如此厚待我?”

我今天看你演武,觉得你是武艺高强之人,可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又因孩子重病,四处奔波寻医,一身好本领无处施展着实可惜,更何况现今天下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相信不久将会出现群雄并起之势,凭你的本事必定能够名震四方,所以有意将你招揽至麾下。

听到“名震四方”四个字大汉身躯情不自禁地颤抖了一下,李元说中了他内心所想,他自认武艺超绝,却没有人能够重用他,他何曾不想征战沙场,建立一番功名,但奈何儿子重病,让他不得不放下一切四处求医。

大汉抬头看向李元,神色复杂地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李元,字文忠。”

“什么?难道就是那位大破荥阳的李文忠?”大汉目露惊讶,没想到竟然会在这破庙碰到如此人物。

“正是在下,阁下抬举了,不敢说大破荥阳,只是运气而已。”李元微微一笑,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南阳一带。

“李将军,久仰大名了,我黄忠今日能够一见实在幸甚,可惜此时不是个好时候,不然的话我一定与你痛饮一番。”作为一名武人,黄忠自然想要结识像李元这样的英雄人物,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元这么年轻,但也没有因此而小瞧对方。

“什么,你是黄忠?莫非你就是南阳的黄汉升?”这回轮到李元惊讶了,没想到眼前的大汉竟然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怪不得刀法如此厉害,与许诸相比也丝毫不差。

在历史上黄忠本是刘表麾下的中郎将,直到后来才归属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黄忠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于定军山,随后刘备封其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从此名震天下。在后世黄忠更是与廉颇一起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早年可以说是怀才不遇,在刘表麾下没有得到太多的表现,直到跟随刘备后才大放异彩,他的武艺能够与关张匹敌,一手箭法更是出神入化。

在关羽奉诸葛亮命令攻打长沙的时候黄忠曾经与其交手两次,头一次黄忠马失前蹄败于关羽手下,但关羽爱黄忠勇武,所以没有杀他,第二次交手的时候黄忠诈败引诱关羽,后回马射箭故意只射关羽头盔,以报关羽上一次的不杀之恩。

黄忠是一名大器晚成的武将,现在出现在这里很有可能还没有加入刘表的麾下,想到如此李元已经决定要把黄忠给绑回去,不对,是请回去。

“没错?在下正是黄汉升,莫非李将军有听过我名字。”黄忠觉得有些奇怪,他毫无名气,对方又怎么可能听过他名字。

“在下略有耳闻,听说在南阳有一位叫黄忠的高手,没想到的就是你,能够相遇就是缘分,我看这里也不适合治病,不如你随我回客栈,我有一谋士也得了难以诊治的疾病,已经命手下去寻找当世名医张机,如若你不嫌弃可以带上儿子跟我一起回去。”李元知道黄忠非常重视自己儿子的病,所以故意如是说道。

“这……恐怕不太好,我身上没有多少钱银。”黄忠有些不好意思,已经拿了百年人参,现在又要麻烦别人请名医治病,从来不拿别人好处的他实在放不下这个脸皮。

“哈哈哈哈,这有何不好,张机的医术相当高明,如若你不去就会错过这次机会了,难道你还想继续看着自己儿子重病难受吗?”

“李将军对我恩重如山,我黄忠无以为报,如果我儿病好,我一定会跟随你,即使做牛做马也在所不辞。”黄忠跪下抱拳道。

“汉升你言重了,赶快起来吧,”李元连忙将其扶起,“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先回客栈吧。”

李元带上黄忠父子一起返回客栈,没等多久王武也把张机带回来,说起来也巧,张机本习惯四处帮人治病,平常很少回家,今天王武能够遇上他还真是踩到狗屎运了,这就是所谓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张机年纪三十多岁,比黄忠略微小一点,但身体保养得非常好,看上去和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差不多,可见其养生有道,不愧是当世名医。

黄忠紧张地看着张机为自己儿子把脉,只见张机闭着双眼,面色平静,脸上没有任何变化,让人看不出黄忠儿子黄叙的病到底是能治还是不能治。

待张机把完脉后,黄忠焦急地问道:“张大夫,不知道我儿之病能否治好?”

张机点了点头,回答道:“可治,但因为拖的时日有点久,所以已经伤到五脏六腑,短期之内想要痊愈是不可能的事,他身体实在太虚弱,还得慢慢调理才行,想要完全康复至少要一年半载。”

“谢谢张大夫,只要能够治好别说一年半载,三年五年我也等得了。”

黄忠总算把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这几年他一直都在找大夫为黄叙治病,但没有一个能治好,他甚至已经有些绝望,现在突然峰回路转,又让他再次看到希望,实在是让他既高兴又感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元帮忙,在他心中李元已经是再世恩人。

“过会我让人把那株百年人参给熬了让黄叙喝下。”李元也替黄忠感到高兴。

然而张机听到此话却阻止道:“不可,百年人参乃是大补之药,若是身体健康者食之确实有益身体,但此时黄叙身子虚弱得很,再服用百年人参不仅对他身体没有好处,还会加重他的病症。”

李元不禁大汗,幸好有张机在,否则要是让黄叙服下那株百年人参恐怕会当场毙命,到时候别说招揽黄忠,黄忠不把你当成杀子仇人都算好的了。

“张大夫,我麾下有一谋士也是得了难以治疗的疾病,不知道能否到汝南一趟为其诊治?”解决黄叙的病,李元便想把张机带回汝南,当然,要是张机愿意来他自是热烈欢迎,要是不愿意绑也要绑回去。

“哦?是什么样的病?”张机问道。

“咳嗽病,带有血丝,久治不愈,在汝南有一大夫说你医术高明,所以特意前来求医,还望你本着仁义之心能够救他一命。”

“好吧,那我就跟你走一趟。”张机听到是疑难杂症就来兴趣了,他这人没多少爱好,就是喜欢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于是李元带着众人一起返回汝南,这一趟南阳之行可以说出奇的顺利,不仅把张机带回来,还顺道把“历史”上的名将黄忠也一起带回去,收获可谓丰富至极。

现在李元手下最缺的就是能够统御兵马的大将,虽然许诸有一定的能力,但他只适合当个猛将而不是大将,所谓猛将就是只适合冲锋陷阵的高手,是先锋的上上之选,但大将就有所不同,大将不仅要武艺高强,还要熟读兵法,善用军略,能够在阵前随机应变,这对统御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以许诸的才能最多只能统御四千以下的兵马,再多的话他就难以控制,如果是黄忠的话可以放心将所有兵马交给他使用,这就是猛将和大将的最大区别。

这一次南阳之行李元非常满意,唯一不满意的恐怕只有蔡琰和貂秀儿,原本说好外出游玩,结果刚来两天不到就回去了,这让两大美女十分生气,后果很严重,在李元答应回去后一定买饰品送给她们,她们才答应不在蔡邕面前说李元非礼的事,如此调皮的二人让李元哭笑不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