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高质量小说

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高质量小说

昆吾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是作者大大“昆吾”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叶轩魏忠贤。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张的竹纸,等朕旨意,下去吧!”“臣明白,臣告退!”李若涟就这点好,有疑惑但不会问,陛下说啥就是啥,照做就是了。“大伴,晚膳朕去皇后那边,多加两个菜!”......

主角:叶轩魏忠贤   更新:2024-07-07 07: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高质量小说》,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是作者大大“昆吾”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叶轩魏忠贤。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张的竹纸,等朕旨意,下去吧!”“臣明白,臣告退!”李若涟就这点好,有疑惑但不会问,陛下说啥就是啥,照做就是了。“大伴,晚膳朕去皇后那边,多加两个菜!”......

《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高质量小说》精彩片段


真可谓客氏跌倒,内帑吃饱。

他记得有野史记载,当年崇祯为登极赏赉边军,要出三十万,但内帑没钱,还是让户部从太仓库拨的。

但过了两个月后,又突然从内帑拨出了一百三十万两。

这两个月中,魏忠贤和客氏先后被处死,后世由此推断,应该是从两人家中抄出来的。

看着如今抄出来的数据,当年查抄的时候,肯定都被锦衣卫和负责的官员给贪污了一部分。

崇祯心中感叹,论捞钱,还是抄家来的快,客氏、陈德润两个案子,就获得白银一百三十万两。

有这一百万三十万两白银,打造腾骧四卫、练新军的银子就有了。

这一刻,他是真想将钱谦益等五人给抄家了,其他四个就算了,钱谦益的钱家是江左三大家,地区有名的首富,将钱家抄了估计现银都得有数百万之多。

辽东一年的军费开支算是有着落了。

可惜他现阶段不能这么干,说句真话就被抄家灭族,朝中大臣都人人自危,谁来给他干活?

虽然现在这群人也干的不咋的,但至少还在有序的运转着。

“朕只要银子,其余的事情你看着处理!”

“还要,管好你的人!”

“臣明白,敢乱伸手,臣剁了他们的爪子!”

李若涟回应后,继续道:“客氏儿子侯国兴、哥哥的儿子客光先等169人,已经全部抓捕,随时可以问斩,请陛下示下。”

“严刑拷打,将他们所犯罪行全部记录下来,等朕旨意!”

崇祯将清单放在龙案上,继续道:“再说说其他事情。”

“陛下,第二件事情就是钱谦益等五人的事情了。”

“怎么?有困难?”

“陛下,臣得到情报,京城中有一府邸,名为江南会馆,乃是江南学子聚集之地,今日夏朝钱谦益五人被处死的消息传出后,有数十人先后进入江南会馆,具体聊了什么,因为守卫森严,臣不得而知。”

“目前已证实身份的有兵部主事钱元悫……”

崇祯手指有规律的敲打着桌子,过了许久,才出声道:“由他们去吧。”

听着崇祯的话,李若涟有些懵。

这明显就是东林党在搞事情,由他们去吧是几个意思?

但皇帝发话了,他也不敢多问。

“陛下,第三件事情,就是国丈周奎大人,这是调查结果。”

李若涟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不自主的小了下去,实在是调查的结果太过于触目惊心了,他真怕陛下一怒之下下旨将周奎给砍了。

陛下刚登基,就杀了自己的岳父,传出去还不知道那帮读书人说成啥样呢。

崇祯看了一遍清单后,也很佩服周奎的敛财手段和速度,从周皇后加入信王府到现在也才一年半的时间,家产折合白银竟然有六十余万两。

光是查到的现银就有三十三万两,其中有二十八万两是他登基这个把月收敛的。

后世历史记载周奎被严刑拷打交出家产折合白银三百万两,看来是却有其事了。

将罪证放在龙案上后,淡淡道:“朕知道了,这件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

“李若涟,你一会回去在京城中挑一个大一些的店铺,找一些印刷刻字的匠人,再找一些底子干净的读书人,多备一些四尺整张的竹纸,等朕旨意,下去吧!”

“臣明白,臣告退!”

李若涟就这点好,有疑惑但不会问,陛下说啥就是啥,照做就是了。

“大伴,晚膳朕去皇后那边,多加两个菜!”


张嫣放声痛哭!

这位母仪天下七年、个性严正的天启帝的皇后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她天启元年连过八关入宫,四月被册立为皇后,虽贵为一国之母,但这七年来,所受的委屈远比外人看起来风光要多的多。

先是父亲被客氏和魏忠贤冤枉,差点枉死,随后怀孕后遭到客氏和魏忠贤的毒手,生下死胎,无法再生育;

丈夫虽敬重她,但却少了一丝温暖,明知自己被害也没有去追查凶手,最后也死的不明不白。

“早年丧子,中年丧夫”,人生的悲剧莫过如此了。

看着痛苦的张嫣,崇祯暗自叹息一声,这位皇嫂的命运多舛他是最能体会的。

这一刻,压在心中的仇恨与苦闷终于在这一刻释放,那一句皇叔就是最好的证明。

按礼仪,他现在是皇帝,张嫣即便是他的皇嫂,也不能用寻常百姓人家的称呼。

可张嫣喊了,这就说明张嫣这一刻将自己和崇祯看成了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关系。

周皇后拉着张嫣的手,泪眼婆娑的安慰着:“皇嫂,你别哭了,现在陛下励精图治,有尧舜之姿,一定能再振大明国威的,客氏和魏忠贤一定会被处死的。”

哭了好一会儿,张嫣才慢慢平静了下来,眼睛红肿的朝着崇祯跪倒拜谢。

崇祯连忙阻止:“皇嫂,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以后不是重大场合不需要如此礼节,你们累,朕看着也累。”

“凤儿,你在这里陪陪皇嫂,朕还有要事处理!”

崇祯站了起来,朝着周皇后说了一句,走到门口后又转头低声道:“今日之事,你们千万别传出去,免得打草惊蛇!”

两人点了点头,崇祯相信即便他不说这句话,两人也不会乱传的。

崇祯的銮驾刚出慈庆宫,拐角处一名太监便一路朝着司礼监跑去。

“参见九千岁!”

来人行礼后,立刻道:“九千岁,陛下在慈庆宫内待了近半个时辰,陛下一进慈庆宫便将所有随侍的太监、宫女都被赶了出去,

外面有方正化守着,我们无法得知陛下在里面做了什么,但陛下出来后脸上满是笑容,精神振奋了许多!”

“下去吧,继续盯着,陛下有任何的举动都要速速来报!”

房间内,魏忠贤、王体乾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古怪之色。

过了好一会儿,王体乾低声道:“尚公,陛下会不会对懿安皇后……”

说到这里就没有说下去了,魏忠贤也明白王体乾的意思。

思索了一会儿后,魏忠贤道:“体乾,你去宫外选几名绝色女子送给陛下!”

怕王体乾不明白,又补充道:“穆宗、光宗……”

“尚公高明!”

王体乾拍掌称赞。

穆宗朱载坖,长期服用春药,夜夜笙歌,最后精尽人亡;

光宗朱常洛,纵情声色,服用了太监进贡的大补药“红丸”后驾崩,时年38岁;

如果皇帝刚刚在懿安皇后那里做了某些事情,那就说明皇帝好色,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弱点来达成某种目的。

如果皇帝沉迷女色,耗费精神,那他们就可以慢慢将皇帝变成傀儡。

如果皇帝不好色,那送几名绝色美女,也会让皇帝龙心大悦,不管怎样都不亏。

回到东暖阁的崇祯自然不知道魏忠贤在算计他,从金匮中取出昨晚做到一半的大明可持续发展计划,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后,眼中满是无奈。

这份计划实施的前提是大臣们配合,朝廷上下同心,以目前的形势看这绝对不可能。

所以,他必须要掌控兵权,听话则罢了,不听话那就砍了。

但掌控兵权的前提就是得有钱,京营是指望不上了,九大边军和地方军的调动那都得大把的钱撒出去,自己组建新军也得花钱。

所有的问题汇总出来,就是钱和粮,而且还得是大把的钱。

作为后来人,他自然知道大明的钱去哪里了,贪官、商人手中有大把的钱,大明的灭亡,大明的官员和商人百分之九十都是有责任的。

十七年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压榨出了七千万两白银,多尔衮又弄出三千万两,现在可能还没那么多,但搞出个三四千万两应该还是可以的。

八大晋商可能也能抄出几千万两白银,江南那个地方也能搞出几千万两,还有曲阜孔家也能抄出一两千万两。

还有宗室皇族,福王等几个亲王抄家了,估计也能搞出几千万两。

但将这群人抄家灭族就得手上有兵权,没有兵权,这群人联合起来,估计大明得提前灭亡好几年,自己可能都得死。

掌兵权就得有钱,抄家改革又得有兵权,兵权就得有钱……

至于说让魏忠贤去搞八大晋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这其中的问题绝对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

“妈的,真是个无解的问题。”

他甚至想去开采银矿,作为后世人自然知晓华夏的八大银矿的位置,例如河南的桐柏银矿、河北丰宁银矿、廉江银矿等等。

任何一个银矿开采出来,都能满足整个大明数十年的国库所需。

但想想还是放弃了,一是开采难度太大了,时间上来不及,

二是没有可靠的人,让现在这群人去搞,估计会上报没找到,然后私下开采,

三是单纯的增加银子,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还是得让市场动起来,钱流通了就好办了。

作为后世之人,玻璃、镜子、香皂、香水、酒、石灰、水泥、细盐等等,他都会做,但这玩意他上午搞出来,下午配方就泄露了,只能为他人做嫁衣。

崇祯揉了揉发胀的眼角:“罢了,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先拿几个人开刀搞点钱把腾骧四卫弄起来,后面就容易多了。”

“王承恩回来了吗?”

崇祯话音刚落,王承恩就走了进来:“皇爷,奴婢回来了!”

随后双手递过一份折子:“皇爷,这是昨晚抄了陈德润家所获得家产清单,白银共计12万两,良田500亩,各种店铺庄园五处,各种珍稀古玩字画若干,总得估算下来,至少值二十五万两白银。”

崇祯扫了一眼清单,脸色却是没有什么变化,崇祯年间的大太监、朝臣就没有几个不贪了。

“尽快将所有东西变卖,换成白银!”

边军士兵的军饷是一年18两,二十万两也只够一万将士一年的饷银。

白杆兵具体有多少人,目前尚未得知,而且腾骧四卫组建起来满编是22400人,单单是这些人,一年就得五十万两白银。

不够,远远的不够。

放下清单,崇祯又道:“李若涟来了没有!”


围观的百姓们沉默了,看热闹可以,但捐银这事直接关系自己人的温饱问题,得慎重慎重再慎重。

现场气氛有些尴尬,阮康文扫视了—圈后,朝着几个方向隐秘的点了点头。

“少东家,老汉年纪大了,没什么余钱,这二两银子是老汉准备买寿材的,就捐给陕西吧,就当积点阴德吧!少东家不会嫌少吧!”

—位身材有些佝偻的老年人颤颤巍巍的走出了人群,慢慢的走到了记录的桌子前,从怀中掏出—块破布,打开是是—块块小小的碎银。

阮康文愣了—下,这人并不是他事先安排好的,但此刻竟然也站了出来。

当即脸色—肃,将老人家扶到桌前的:“老人家,我代陕西的父老乡亲谢谢您了。”

亲自给老人家登记后,高声道:“有如此老者,是我陕西百姓之幸、是我大明之幸。”

“哎,想我康清河在北京商人中也算是—号人物,如今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的还不如—位贫瘠的老者,真是惭愧。”

又—位中年汉子到了登记的长桌前:“我大康米坊,别的没有,粮食倒是有—些,我捐粮—千石!能帮—些是—些吧!”

两人的举动算是激起了围观人群的恻隐之心,—个接—个的站了出来。

“康老板,我庭轩客栈也凑个热闹,捐银—千两,算是给自己积点阴德吧!”

“哎,我们也就是仗着投胎的好,生活在北京城,要是生活在陕西……我鸿运酒楼捐银两千两。”

……

又有几名阮康文的好友站了出来,出手就是千两。

昨日阮康文在找他们的时候,他们就纷纷表示赞助,千两白银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花钱买个好名声,这笔买卖做的值当。

围观的人都愣住了,什么时候这些有钱人如此的大方了?

但不管怎么说,捐出的都是真金白银。

十几张登记的桌子前都排满了人,消息越传越广,整个京城的人都知晓了,百姓们都陆陆续续的赶来了,其中不乏商贾巨富、达官显贵、勋贵士绅。

这些人其实不想来的,但此次的捐银活动已经形成大势了,官府已经派人介入了,最后的名单肯定会直达天听。

更有甚者,朝中大臣们都认为这是皇帝搞出来的,否则朝会上皇帝说缺的银子他来想办法,然后第二天就闹出了这么—出捐银的把戏?

皇帝看了名单以后,有些商人捐了,他们—毛都没有捐,到时候会不会被惦记上?

从这几次的的事件看,这位新帝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随便暗示—下某位大臣,他们就吃不了兜着走。

虽然恼恨阮康文,但该捐还是得捐,而且还不能少。

坊市门口的百余张桌子都是长长的队伍,每—名桌子前都有—名锦衣卫持刀而立,这些锦衣卫就是崇祯让李若涟安排的。

第—天,捐银人数高达—万七千余人,捐银二十二万两;

第二天,捐银人数六万六千余人,捐银四十八万两;

第三天,捐银人数三万两千人,捐银十九万两;

……

活动—共持续了七天,总共捐银人数十六万余人,占了北京城近两成人口,捐银—百五十余万两。

东暖阁内,崇祯看着户部尚书郭允厚,轻笑道:“郭爱卿,合计两百五十万两,够了吗?”

郭允厚笑的嘴都合不拢了:“陛下圣明,支撑到明年秋收措措有余了,还能多出数十万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