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优质全文

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优质全文

紫炀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紫炀”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赵征朱重八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臣有半点虚言,微臣甘愿追随前家主而去!”反正附身在傀儡身上,赵征直接重重的把头磕到了地板上,假装没有听懂朱重八的拒绝。待他再度抬头,瞬间鲜血滴落,从他的额头滴落,染红了他的官袍。朱重八:“......”群臣:“......”他们现在心里都冒出同一个问号,又来?“咱......看!”朱重八......

主角:赵征朱重八   更新:2024-05-07 00: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征朱重八的现代都市小说《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优质全文》,由网络作家“紫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紫炀”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赵征朱重八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臣有半点虚言,微臣甘愿追随前家主而去!”反正附身在傀儡身上,赵征直接重重的把头磕到了地板上,假装没有听懂朱重八的拒绝。待他再度抬头,瞬间鲜血滴落,从他的额头滴落,染红了他的官袍。朱重八:“......”群臣:“......”他们现在心里都冒出同一个问号,又来?“咱......看!”朱重八......

《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优质全文》精彩片段


台下。

赵征缓缓说出了问题所在。

“陛下,开国皇亲以及勋贵的封赏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是官员的根本俸禄,却依旧是一个隐患。”

朝堂上的清贫官员,听到了赵征的谏言,一时间泪目。

终于有人敢提出这个问题了,是他,还是他。

赵府人可真是我们的恩人啊。

可是高台上的朱重八却忍不住脾气了。

“这件事,绝对是你放屁!各级官员的俸禄我早做过精打细算,绝对足够一家人的花销,你莫不要为了找出问题,而找问题!”

朱重八最恨贪官污吏,所以在他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对手下的各级官员俸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赵征现在的这些话,他是半点都不想听。

但与此同时,他也扭头提醒了身边的太监王半,让他先把太医叫到大殿外等候。

因为他现在生气归生气,但更多的是,对赵征的看好,昨日赵征的先服毒再上书的操作,实在是给他震惊到了,忘不掉。

再加上,自灭北元皇室后,几个月来,朝堂上几乎歌舞升平。

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日月王朝国土之上,大事小事,不可能事事顺利。

这样的氛围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臣们已经安逸下来了,放松下来了。

朱重八正打算整治一下这样的氛围,这时候,赵征冒出来了。

所以只要朝堂上一直有这样的人存在,他就有足够的理由找朝臣的麻烦。

“陛下,微臣万不敢莫须有!”

“可是陛下,以现有的俸禄体系,只会导致未来土地兼并加剧,无官不贪,清官无活啊!”

“还请陛下细看文书上的,由微臣统计出的俸禄数据!”

“如微臣有半点虚言,微臣甘愿追随前家主而去!”

反正附身在傀儡身上,赵征直接重重的把头磕到了地板上,假装没有听懂朱重八的拒绝。

待他再度抬头,瞬间鲜血滴落,从他的额头滴落,染红了他的官袍。

朱重八:“......”

群臣:“......”

他们现在心里都冒出同一个问号,又来?

“咱......看!”

朱重八几乎是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了这句话。

他已经做好了打算,今日退朝后,他一定要让锦衣卫把赵府上下所有人都给调查个干干净净。

怎么一连三个人,都是这种,这种,头铁之人?

朝堂上,于是就只有朱重八默默念着各级官员俸禄的问题。

“自正一品年一千石,至九品年七十石......”

“难道这样还不够吗?就算是九品官,年七十石也足够开支,一个人一个月吃一石米还不够,那多少才足够!”

朱重八还是没有看出自己定下的官员俸禄体系中,存在什么问题。

而其他官员虽然能够看出来问题,但却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口。

清官无势,贪官有权。

朝臣中已经有人对赵征生出了敌意。

可惜,赵征别的没有,就一个字,头铁。

“陛下,为官者寒窗数年甚至数十年光阴,到头来,俸禄却只是如此,真的足够吗?”

赵征抬头,望着朱重八,继续说到。

“天下官员何其之多,居一品者少如锦鲤,居九品甚至不入品小吏者多如江鲫。”

“以九品为例,年七十石,不过满足五口之食,此外再无余粮。”

“双亲在上,正妻在侧,少子在下,为官者中,已去五口矣!”

赵征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甚至不能再明白。

他没有说皇帝后宫三千,没有说国公府房屋连绵,而是只谈九品官的生活拮据。

朱重八在高台上,想了一下后,突然就沉默了。

但赵征还没有停止自己的输出,而不少官员听到他接下来的话,只觉得背后冷汗直流。

“陛下,人岂能无欲无求,为官倡廉,可上孝父母,下育子女也需要更多俸禄。”

“只有七十石,家中六口之官该如何,七口之官该如何?”

“长久以往,借无可借,为官不如为农,为官者必贪啊!”

贪字再一出,又直接就触动到了朱重八的神经。

“他们敢!”

“咱还每逢节日,赏下钱财,又怎么会不够!”

朱重八还在嘴硬,但也只能嘴硬罢了。

赵征也直接就戳穿了这个泡沫。

“赏钱几何,得帝宠者又几何,居何位?”

“再者,年俸七十石,实际到手几斗米,又有多少比例是其他金银细软替换......”

金银细软,说好听一点叫做金银细软。

好一点的会以布匹替换,而坏一点的,甚至会是锅碗瓢盆,干柴黑豆。

“停!”

“你别说了......”

朱重八只感觉自己一肚子话堵在了喉咙,却怎么都无法开口,对赵征解释。

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元兵收税的场景。

元朝的统治阶级真的是傻的脑子都不长吗?

肯定还是长了一点的。

许多苛捐杂税,百姓都知道,其实是当地的元官私自加的,而不是来自元庭的旨意。

元官大多都是元人,日子过得绝对比现在日月王朝的官员要好,但也止不住贪。

所以打倒暴元后,他才对自己手下的官员俸禄,各种限制,且加以锦衣卫监察。

但若是自己的这些官员,日子也过不下去了呢。

户部,刑部,吏部?谁来管?

大家都过不下去了,肯定是一起贪。

自己怎么又埋下了这么一个祸根。

“朕最恨贪官污吏,如果被朕发现一例,就杀一例,我看天下还有谁敢!”

虽然已经意识到祸根,但朱重八也是要面子的,他不可能当着朝臣的面,再度承认自己的错误。

“陛下,贪官固然可恨,但可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望陛下早下旨意!”

“如有官员已靠借粮度日,多一时,则会多负一分利啊!”

火候快到,赵征再添干柴。

这完全是把皇帝架在火上烤,如果换一个官员来做,这绝对是断绝仕途之道。

可惜,仕途于赵征为浮云。

只要有着站到朝堂上的身份,距离皇帝远近,与皇帝亲疏,他完全不在意。

朱重八也只能答应下来,会与户部再行商议。

直到下朝后,赵征被王半叫住,去到了皇帝朱重八休息的偏殿。


“把宋连和所有考官禁闭,等结果出来,到时候再与进士排名做比较!”

“还有你,刘基!朕要你保障此次恩科的顺利!”

“为什么之前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所有试卷的评判,你都要给出意见!”

对刘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消耗寿命的工作量。

中了三十六个进士,那考生可不止这个数。

但难啊,帝命不可违。

满朝文武,也只能立刻开始阅卷。

而朱重八则带着气愤,到他的妹子那里去抱怨去了。

......

马皇后寝宫。

朱重八又开始了他的日常,大倒苦水。

明明后宫不可干政的命令,是他亲口下的。

但也是他,天天跑到马皇后这里,来倒苦水,询意见。

还好马皇后心思细腻,又秀内会中,平时也由得他这样。

“妹子,你说这个刘基,明明知道问题,却不早点发现,早点给咱说。”

“现在倒好,咱在那些北方学子的眼里,成了南方皇帝了。”

马皇后见着他抓耳挠腮的样子,也只能先想办法安慰。

给他取来了一个新的痒痒挠,放到了他手上。

“还是妹子懂咱!”

朱重八终于得到了几分慰藉。

当然,重点不在这个新痒痒挠,而是在马皇后对他的在意。

“重八啊,这也怪不得诚意伯,他是聪明,但也不可能提前知道会发生的祸事不是。”

“如果他真提前晓得了这祸事,那就不会听你的诱惑,离开青田,重回朝堂了。”

朱重八能说什么,他什么都不能说。

只能尴尬的点点头。

“要我说啊,你就再开一道恩科,这全是南方学子的进士名单,也不能作废。”

“不然岂不是承认我日月王朝,开国后的第一场科举,就出了差错吗。”

马皇后把朱重八的小心思拿捏得死死的,知道他最在乎自己的威严,不可能承认自己错误。

只能从其他方向出发。

“那怎么办?再开一道恩科,不还是会出现问题吗?”

拿捏群臣,朱重八这个皇帝无比的在行。

但是拿捏天下人对自己的看法,他真不行。

当皇帝,就总有人会说你做得不好。

“那这一次恩科,就改名义叫做北场恩科,不许南方学子再行考试不就行了吗。”马皇后提出建议。

“那怎么行,那不就轮到南方学子闹了吗,他们也说自己没考好怎么办?”

朱重八摇头,觉得不妥。

“他们又怎么会闹呢?”

马皇后也摇头,知道自己丈夫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继续说道。

“重点在于名义。”

“你就下一道指令,说礼部上书,北方学子因为路途遥远,加之南方气候与北方气候差异过大,身体不适应,所以耽误了行程。”

“特别是在恩科结束后,都还有北方学子才刚刚入京,才导致的进士名单中,就全是南方人。”

“所以需要再开一场北场恩科,这样不就可以了吗。”

朱重八一听,这办法确实可以啊。

郁闷之气,一扫而光。

“还得是咱妹子!”

然而马皇后却又是摇了摇头,没有居功。

“其实那赵给事给的奏章里,就早有提示。”

“只是重八你没有细看。”

“什么!”朱重八不敢相信,刘基都没有能够提前想到的事情,赵征居然可以。

“我也是估摸出来的。”

“那赵给事的奏章里,不仅仅提了重开科举,还写了修改职业籍贯世袭不可修改的意见。”

“大概意思里,不就有人各有命,不可强求的意思吗。”

“不说这南北学子的差异,就是放眼南方,那江南之地,也比其余地方的进士,高出不知道多少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