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小说 > 现代都市 > 我,洲际导弹之父,此生不辱华夏魂!畅销书目

我,洲际导弹之父,此生不辱华夏魂!畅销书目

老雪糕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叶知寒学森   更新:2024-05-13 21: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知寒学森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洲际导弹之父,此生不辱华夏魂!畅销书目》,由网络作家“老雪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我,洲际导弹之父,此生不辱华夏魂!畅销书目》精彩片段


叶知寒解释道:“末端军工体系,主要涵盖了两个军工研发思想。”

“第一,就是整合当下我们所具备的所有技术储备和工业储备技术,然后思考我们可以造什么。”

“第二,就是集中物力人力进行战略武器研发。”

“这个军研思路是很适合当下国情的。”

“我们可以造出来的……”刘志民拇指使劲的按压着食指关节。

一道“噼啪”的声响过后,他才沉声道:“曾经中科院邀请沙苏的科学家过来对我国工业化发展进行蓝图规划,你知道他们怎么评价的吗?”

叶知寒摇头。

“他说就凭我们当下的工业基础,只能造桌椅板凳,”刘志民摘下眼镜,心酸道:“我们能造什么?我当时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叶知寒沉声道:“不用管他们怎么说……

这样,您说军队需要什么,其他的我来解决。”

“军队需要……”刘志民几乎是不假思索:“战斗机。”

原子弹和战斗机几乎成为了当下军工人的执念。

“好,那接下来我们按照末端军工体系的研发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叶知寒反问道:“现在我国是否有造战斗机的能力?”

“没有,”刘志民叹了口气:“十年,二十年,或许有可能。”

“那好,”叶知寒道:“既然我们无法生产出战斗机轰炸机,”他提示道:“那我们是否有可能研发出和战斗机具有相同作战属性的武器装备?”

刘志民来了精神,但更多的是疑惑:“和战斗力有同样作战属性?”

叶知寒:“战斗机投入战场的意义是什么?”

“远程轰炸,”刘志民:“将打击距离从榴弹炮的几公里,提升到了几十公里,几百公里。”

“那也就是说,这个军工研发的本质逻辑,并不是为了让飞机飞那么远,而是为了让炮弹飞的更远,”叶知寒道:

“飞机的技术我们没有,火箭弹的技术我们也没有,

那我们就只能用我们有的技术储备去思考,用什么东西,可以带着导弹飞几十公里,然后把导弹丢下去。”

刘志民毫无思路。

“我的想法是,设计一个不需要飞行员,可以根据规定路线进行定点攻击,并且能够自动返回的轻型惯性飞行器,”叶知寒喃喃道:“我把它叫做返程无人机。”

刘志民不解:“不要飞行员,怎么保证飞机不会乱飞?”

叶知寒:“没有思想的物体,是最规矩的,他们会按照物理法则的约束,循规蹈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那这个无人机……能飞多远?”

“如果不装备备用引擎,提供足够大的初动能,可以飞几十公里,”叶知寒道:“虽然远比不上真正的战斗机,但至少弥补了我军远射程火力的空白,可以实现类似高射炮和火箭炮的功能。”

“制造不出远射程高射炮,那就给炮弹装个翅膀。”

叶知寒从口袋里取出一沓草纸,从胸前的口袋里抽出一根铅笔,低头写了起来。

一边写着,一边自顾自的说道:“其实这个设计我之前计算过很多遍,但原稿找不太到了,不过这个不难,我临时算一下就好。”


返程无人机的纯动力模型,是叶知寒之前在加州理工任教时布置过的一个课堂作业。

他作为出题人,自然是有标准答案的。

所以现在计算起来也是轻车熟路。

刘志民看着这个作风干练的年轻人,想说些什么,但还是忍了下去,没有再打扰。

取出了一根香烟,刚点燃。

“把烟掐灭,”叶知寒突然发声:“烟草的味道会影响我思考。”

刘志民嘴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捏着香烟放在脚下把烟头给踩灭,然后把多半根香烟放回了烟盒中。

接下来,就似乎更无聊了。

过了没多久,叶知寒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但目光还是盯着一沓草稿纸。

“怎么样?”刘志民问道。

他现在就像是一个面试官。

等待着面试者当面展示自己的能力。

“是可行的,”叶知寒抚平了演草纸:“我用气动力学、以及电磁学组合分别得出了两个归程函数,都可以做无人机的理论指导。”

“不过区别是单独用气动力学的归程函数,战斗机的覆盖半径要比组合函数小的多。”

“不用引擎?”

“如果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初动能,五至十五公里的短程滑翔任务,可以不需要引擎,利用气流飞行。”

刘志民一怔,问:“折纸飞机?”

叶知寒摇头:“严格来说属于德意志杜尔姆斯都特高等工业学校固定翼无动力滑翔机的改进,不过由于不需要驾驶员,所以按您说的,就叫纸飞机项目倒也合适。”

军工项目的命名很有讲究,一方面有关联性,一方面也要有误导性,虚虚实实,亦真亦假。

而纸飞机来命名返程无人机,确实非常合适。

“这个,这个什么无人机,滑翔机,”刘志民眼巴巴的看着叶知寒手里的草稿,激动道:“你仔细同我说说!”

“还是理论,根据气动力学大致对一个既定飞行器进行航道运算,这个很容易理解,当一个飞机拥有一个初动能,然后在非人为操控的情况下,他一定会按照气动力学的规律飞出一个特定的飞行路线。”

“而归程函数,就是在飞行中程的时候,改变动能造成不同机翼的升力改变,从而让飞机产生变向,实现返航。”

叶知寒说完。

刘志民的思路断断续续,最终还是艰难的跟上了叶知寒的思路。

“大概明白了你的想法,”

刘志民虽然不是气动力专家,但身为中科院院士,理解能力自然是极强的:“可有一个问题,战场毕竟不是实验室环境……风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归程函数的航道测算需要区间,只要测准风速区间,且天气不会突变的情况下,机翼会根据重力锥自行调整。”

“可行性大吗?”

刘志民每说三句话,至少会提到一次可行性。

没办法,现在的局势下,他没有经历去追求长远,只求能够研发出可以尽快投入战场的武器。

叶知寒把草稿递了过去:“根据归程方程来看,理论层面是完全可行的。”

刘志民仔细的看着一张张他看的不怎么懂的数据。

“我看你推演过程中出现了引擎参数。”刘志民担忧道。

“这个不需要担心,”叶知寒道:“纸飞机的主要动力源是初动能,所以引擎只是作为一个备用选择,甚至可能用不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